搜狐娱乐专稿( 帼杰/文)每年五月,戛纳如约迎来全球电影人的朝圣之旅。红毯、星光、菲林,电影节的喧闹华丽总能短暂遮蔽现实的暗涌。而今年的开幕片《Partir un jour》(暂译《终有一别》),则用一曲轻盈的法式乐章,为这个复杂动荡的时代带来一丝温柔的慰藉。
《Partir un jour》由法国年轻女导演阿梅莉·博南执导,是她在同名短片基础上延续创作的第一部长片。影片讲述一位事业上升期的女主厨塞西尔的故事——她刚赢得法国最知名的烹饪节目《Top Chef》冠军,正准备在巴黎开设自己的餐厅,却在开业前夕意外得知怀孕的消息。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她选择隐瞒同为事业伙伴的男友,准备独自消化这个“人生规划之外的意外”。就在此时,父亲突发重病,将她拉回了那个曾一心逃离的故乡。
故乡,是她来处的锚点。那里的老餐馆、老狗、唠叨又深情的父母,还有少年时代的初恋拉斐尔,都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些被搁置的情感与记忆。与拉斐尔的重逢,并非狗血的重燃旧情,而是一种关于成长、遗憾与理解的情感回望。人到中年,许多问题无法再用激情解答,而是在拉扯与放手中寻找方向。
影片延续了法式话痨电影特有的松弛,也在温柔语境中蕴含深刻主题。女性自我选择、家庭责任、社会阶层流动,这些现实议题被女导演以细腻视角嵌入日常生活的情境之中,毫不生硬。最令人惊喜的是影片对音乐元素的自然处理——它并不追求传统音乐片的炫技与华丽,而是将经典法语流行曲点缀于角色生活之中:厨房、滑冰场、舞厅,人物随性而唱,采用现场收音的方式,保留着声音的质感与真实,甚至是不完美。
《Femme Like U》《Ces soirées-là》《Pour que tu m’aimes encore》……一首首承载时代记忆的旋律,在片中被赋予新的语境与情感重量,唤起观众心底深处对某段人生片段的记忆回响。
塞西尔这一角色由法国创作女歌手朱丽叶·阿尔马内饰演。她曾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致敬列侬的《Imagine》。在银幕上,她饰演一个40岁、事业有成却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女性。塞西尔不是理想化的“女主光环”,也不是浪漫幻想的载体,她敏感、脆弱、倔强、自我,复杂得像我们自己。她怀着秘密,背负责任,却依旧不肯放弃追寻。
而由巴斯蒂安·布永饰演的拉斐尔,则承载了那种“如果当年选择不同,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淡淡忧伤。他代表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那段“来不及”的青春,某种未竟的可能性。
导演阿梅莉·博南说,这是一部“给观众的电影”。福茂选用这部年轻导演的长片首作为开幕片,是一次大胆的冒险,它不高举议题,却用极具共鸣的细节,讲述一种我们都懂的情感——离开与归来、遗憾与继续。
《Partir un jour》像一封写给“生而为人”的我们的情书,也像一张通往未来的车票。我们都曾离开,也许还会再次离开;我们与家乡、与故人、甚至与曾经的自己“终有一别”。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愿一次次地重返故土、回望来路,在目光交错中拾起勇气,再次出发。
当戛纳用这样一部温柔克制的作品作为开幕,也许正是在告诉我们:在这不确定的世界里,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确定。它提醒我们,即使一切都在改变,我们依然可以相信——有人还在讲故事,有人愿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