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常道“坟后莫有树缠藤,坟前莫有桃花红”您家祖坟周围有吗
在咱们农村,老一辈讲究 “入土为安”,祖坟大多选在靠山傍林的地方。过去走在山野里,总能看见坟头旁长着各种各样的树 —— 槐树、松树、柳树,可唯独少见藤蔓和桃树。
村里的老人总念叨:“坟后莫有树缠藤,坟前莫有桃花红。” 这话听起来像句顺口溜,背后藏着的,可是老辈人对祖坟风水的讲究和对先人的敬重。

先说坟后为啥不能有 “树缠藤”
您瞧那藤蔓,不管是野葡萄藤、牵牛花还是爬山虎,都爱顺着树干往上爬。刚开始看着挺热闹,可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藤蔓长得快,层层叠叠把树裹得严严实实,阳光晒不进去,树根吸不到足够的养分,慢慢就枯了。村里张大爷就说过,早年他家祖坟后有棵老槐树,被野藤缠了三年,树干中间都空了,最后整棵树歪倒在坟头上,把墓碑都压裂了。
这还不止呢。藤蔓的根须特别厉害,顺着坟土缝往底下钻,时间长了能把墓室的青砖缝撑开。老家李叔家祖坟就遇见过这事,迁坟的时候发现,藤蔓根须都长进骨灰盒的缝隙里了,收拾起来特别麻烦。老辈人说,这藤蔓就像 “缠人的麻烦”,缠上树就毁树,缠上坟就破了 “安稳”。
从风水讲究来看,祖坟的后方在老辈人嘴里叫 “玄武位”,得稳稳当当的,就像有座山护着才好。可藤蔓没个正经根,全靠攀附别人往上长,风一吹就乱晃,看着就不稳当。您想啊,要是祖坟后整天晃荡着这些歪七扭八的藤蔓,大晚上月光一照,影子在坟头晃来晃去,别说小孩,大人看着都瘆得慌。老辈人图个心里踏实,自然见着藤蔓就赶紧拔掉。
再讲坟前为啥忌讳 “桃花红”
春暖花开时,桃树枝头挂满粉嘟嘟的花,看着确实喜庆。可要是这桃花开在祖坟前头,老辈人准得皱眉。为啥?首先这颜色就不对付。祖坟是庄重的地儿,讲究肃穆安静,粉艳艳的桃花一衬,跟办喜事似的,老辈人觉得这是对先人的不敬。就像去祭拜时,没人会穿大红衣裳,道理是一样的。
再说桃花的寓意。老辈人常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是说大姑娘出嫁的喜事,象征着姻缘、热闹。可祖坟是缅怀先人的地方,要的是宁静追思,您说坟前开着这么热闹的桃花,来上坟的人心里能踏实吗?村里王奶奶就讲过,早年有户人家在祖坟前种了桃树,结果每次上坟,小辈们总开玩笑说 “爷爷坟前走桃花运”,老人听着就来气,觉得是对祖先不尊重。
还有个讲究和桃木有关。老辈人都知道,桃木剑是辟邪的,过去家里门上挂桃符,就是图个平安。可这辟邪的桃木要是长在祖坟前,老辈人就犯难了:虽说祖先不是 “恶鬼”,可这桃木的 “阳气” 太盛,会不会让地下的先人 “不安生”?就像家里摆个钟馗像,外人看着是保平安,可自家人整天对着,心里总有点膈应。所以早年村里看见坟前长桃树,不管多茂盛,都会赶紧砍掉。
到了现在,这讲究还有个现实原因。桃花开的时候,赏花的人多,要是祖坟在桃园边上,游客们说说笑笑、拍照留念,难免把坟头拍进照片里。您想啊,人家回去洗出照片,发现背景里有坟,心里得多别扭?对逝者来说,也难得清静。
祖坟周围种啥树合适?瞧瞧老辈人的 “心头好”
说了这么多忌讳,那祖坟周围种啥树合适呢?您去城里的公墓看看就知道,最多的就是松树和柏树。为啥老辈人偏爱这两种树?
第一,松柏四季常青。冬天别的树都光秃秃的,唯有松柏绿油油的,看着就有股子 “精气神”。老辈人说,这象征着祖先的福气和德行长存,就像老话讲的 “万古长青”。第二,松柏好养活。坟地大多在山坡上,土薄石头多,别的树难扎根,可松柏的根须能顺着石缝往下钻,哪怕干旱缺水也能挺住。第三,松柏长得挺直,树干高耸,树冠整齐,往祖坟旁边一栽,整个墓地看着就庄严肃穆,让人一进去就想静下心来好好祭拜。
早年农村还有个说法:“坟头栽松,后代得福。” 倒不是说松柏能带来啥财运,而是看着这些挺拔的树,后人心里就有股子敬意 —— 就像祖先在天上看着,咱得好好做人,不能给老辈人丢脸。
这些老讲究,藏着对先人的一片心
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这些说法有点 “迷信”,但您细琢磨,老辈人对祖坟周围的一草一木这么讲究,说到底是份心意。怕藤蔓缠坟,是想让祖先的安息地整洁安稳;忌桃花红艳,是觉得庄重的地方不该被热闹打扰。就像清明扫墓时要除草添土,端午要在坟头挂艾草,这些都是后人对先人的惦记。
时代变了,可对逝者的尊重没变。下次去上坟,您不妨留意一下祖坟周围的草木:要是有藤蔓,随手拔一拔;看见杂树歪了,顺手扶一扶。这些小事,既是顺着老辈人的讲究,也是咱心里对祖先的一份牵挂。
您说,老辈人传下来的这些话,是不是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