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雍正泰陵,清西陵首陵(二)。
接上文……
越过泰陵的石像生,前方呈现出一段蜿蜒的神道。泰陵神道在蜘蛛山处弯曲的设计,旨在巧妙地绕过前方的蜘蛛山,这座山在风水学上被视为泰陵的案山。案山,类似于皇帝的龙书案,其功能在于挡风聚气,这一原理在民间常被体现为“影壁墙”。此外,弯曲的神道不仅增添了美感,更符合皇家尊贵的地位,同时,在风水学上也有着深远的寓意。

暗山蜘蛛山
雍正皇帝的泰陵神道,全长2500米,神道是连接历代帝王陵墓的重要通道,象征着皇家的血脉相连、永盛不衰。在皇家陵寝的规划中,通常都会精心布局三座山即朝山、暗山和靠山,对于雍正皇帝的泰陵而言,其靠山是永宁山,案山为蜘蛛山,朝山则是元宝山。
过了蜘蛛山,便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龙凤门。寓意着皇帝和皇后如同龙凤般尊贵,他们的棺椁一旦通过龙凤门,便象征着踏入了西方极乐世界。
越过龙凤门,通过三路三孔石桥便是泰陵的陵宫区,这里有隆恩殿、宝城等陵寝的主体建筑。
三路三孔石桥。
神道碑亭内有赑屃碑一座,碑面镌刻着雍正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徽号。
过了隆恩门就是隆恩殿,泰陵隆恩殿是清西陵陵区内最大的。
隆恩门。
焚帛炉。
隆恩殿。
丹壁石。
隆恩殿内设神龛,宝座,供奉雍正皇帝的牌位
过了隆恩殿就是琉璃花门,三个门连在一起。
进了琉璃花门就是二柱门,也叫棂星门,此地阴阳两隔,跨过此门,进入阴间世界。
二柱门。
二柱门后是石五供和方城及明楼,石五供中间是香炉,两侧是花瓶和烛台。
香炉。
穿过明楼就进入哑巴院,中间是哑巴院的琉璃影壁。
照壁中间还留有盗洞痕迹,这个盗洞,似乎表明泰陵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考古发掘通常都是跟着盗墓贼的屁股后面进行的。
1980年泰陵考古发掘也提到日程。但发掘队挖了两米左右,就发现下面是原封土,封存的完整无缺。也就是说盗墓贼只挖了两米就挖不动了,这也就说明泰陵地宫并没有被盗掘过。发掘工作立即停止。
哑巴院
哑巴院内有几根过梁,据说是当年为了发掘泰陵准备的。
明楼内有石碑一座,碑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刻着“世宗宪皇帝之陵”
哑巴院。
雍正泰陵宝城,下面就是泰陵地宫,泰陵的宝城是清西陵唯一栽有树木的地方。中间隆起的巨大土丘,便是雍正皇帝的坟墓,叫宝顶。
地宫中葬有雍正帝、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敦肃皇贵妃年氏。
泰东陵在泰陵东北1.5公里处,是雍正泰陵的陪葬陵,埋葬着雍正皇帝的熹贵妃(电视剧甄嬛原型),即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
泰妃陵寝与泰陵同时兴建。园寝内按地位尊卑,埋葬着雍正皇帝的21位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