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酉阳永和寺,原四川三大古寺之一,渝东南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147小编 116 2025-08-28

万木三章

(1)永和寺

历史从这里进入,时间化为灰烬。

千百年来,永和寺就像一位得道高僧,闭目静坐。

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年古刹永和寺吗?

一千多年前,一个叫慧源的和尚化缘到此。

太平山麓,乌江水畔,青山默默,江水悠悠。云游四海,看破红尘的惠源一定是被这里的风水迷住了,于是破例住宿一晚。

惠源留宿的地方正是现在修建永和寺的地方。打坐之间,惠源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道佛光飞向远方。这难道不是佛祖的指引吗?

惠源决定不走了,便四处化缘,修了这样一座寺庙。

遥远的钟声,虔诚的香客,不息的香火。任凭雪雨风霜,永和寺都千年不倒!

但我们才猛然发觉,

但时间越久,永和寺留给我们的谜就越难解。

惠源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

永和寺是谁取的名?究竟哪年修成?

《酉阳直隶州总志》是这样记载永和寺的:“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去城子头四里,有古碑一段,字文剥落,唯永和八年字可辨。考永和年号有五,一汉顺帝,止六年;一后秦姚长,止二年;一五代闽主王嶙,止一年;唯晋穆帝建永和者十二年。此寺建于东晋者耶?寺兴废于古无征,明代常加培修,故古钟一枚,镌有万历年号及酉阳土官名氏。至国初,里人李忠重修。嘉庆间,僧开慧增修石柱石壁及殿前一井。寺之四围,古树修篁,参差掩映,酉阳诸寺,无古于此寺,亦无胜于此寺者。”

揣摩州志这段文字,原来百多年前,永和寺就成了一个谜。除了那块块刻有“永和八年”字样的石碑,永和寺究竟哪年开始修建根本无法考证。

我们都想亲眼看看那一块刻有“永和八年”石碑!

那块石碑呢?

据工作人员说,它被贵州人偷去。说贵州人想修建永和寺,拿去作镇寺之宝!

又是贵州人!

在永和寺,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

比如寺内几根石柱上雕刻(阳刻)的对联。

不管是石柱还是木柱,寺庙建筑的柱子上都要有对联,这点永和寺也不例外。遗憾的是,参加采风的这伙文人骚客居然没有一个人认识上面的“文字”。

说是文字,其实也不准确。因为这些文字并不是字,甚至也不是象形字,更像是一幅幅画组成的。

如果是用一幅幅画组成的对联,那么这些“画联”究竟是什么意思?

创作对联的作者是谁?能弄出这类对联的作者是不是很有水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字被人为破坏严重。据说“文革”期间破“四旧”,寺里的香炉、佛像及其他寺内财产被砸烂,一些值钱的寺内物品散落民间。我想石柱上雕刻的对联应该是那个时候被砸毁的吧?

但不管怎么样,虽能还原这些对联的原貌,读懂其中的真意呢?

(2)李家桶子

在渝东南,乃至武陵山区,桶子是形似北方四合院的建筑。最有名的当然数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余家桶子。而我们眼前的这个桶子叫李家桶子,位于万木乡棺木岩这个地方。

棺木岩距永和寺一步之遥。

永和寺一位外出化缘的高僧死了,就有积善的乡民用棺材殓了,抬回永和寺安葬。没想到抬到棺木岩这个地方,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大家只好放下棺材,到农户家避雨。没想到奇事发生了,只见山崩地裂,装和尚的棺木滑进岩缝不见了踪影。

不知道这个故事流传了多久,反正棺木岩这地名就这样得来的。

棺木岩除了一户姓田,其余的都姓李。李文忠今年八十了,是这里岁数比较大的人。但眼不花,耳不聋,每逢赶场天,还要步行两个小时到万木赶场。

说起李家桶子,仿佛也打开了李文忠老人的儿时记忆。他说,他父亲曾给“三老汉”做过事。小时候,自己也经常在四合院里玩耍。

李文忠提到的“三老汉”就是李家桶子的主人之一。李家桶子五弟兄,当地分别称其为大老汉、二老汉、三老汉、四老汉、五老汉。但三老汉是李家桶子最有名望的人物。据说曾当过在民国时期的省代表,娶的老婆也是来自遥远的省政府——成都!

从《李氏族谱》上看到,这五弟兄的父亲叫李迺树,号滋生。有名有号,看得出在当地算是很有地位的人。李迺树娶杜氏为妻,生了五个儿子,分别叫李祖继、李祖繁、李祖治、李祖育、李祖缨。李祖治就是李文忠老人说到的三老汉。这三老汉除了名,也有号。又称李克昌。

李家桶子是谁修建的呢?李文忠老人说,他也不知道,至少是三老汉的父辈,甚至是祖辈开始修建的。从这个时间点来算,李家桶子至少有百年历史了。

一百年风雨飘摇,李家桶子保留下来的建筑还不到一半。但从大块大块的院墙条石和各种各样精雕细刻的工艺看来,足见李家桶子当时的气派和宏大。据说,仅石工,就前前后后花了五年之久。

从建筑的布局看来,李迺树好像是给五个儿子每人修建了一个 四合院。而这几个四合院又相互连通,骑着马能到处转悠,又叫走马转角楼。走马转角楼就是这样的来历?万木当然无从得知。

通过李文忠老人的指认下,我对这复杂的建筑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以目前还保存下来的两根朝门柱子为界,上面是大老汉、二老汉居住的老房子。但除了断壁残垣,拔地而起的是水泥砖砌起的平房,万木已经看不到昔日建筑的辉煌了。朝门下面是三老汉、四老汉、五老汉居住的地方,目前青瓦木楼,保存还较为完好。但位于上的9个吊脚楼却不见了踪影。

古话说,穷不过三代,富也不过三代。李家桶子历史再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49年解放,李家被划为地主进行批斗。好在三老汉为人低调,乐善好施,当地老百姓并不恨他,即使批斗,也只是走走过长,没有受多大的苦。据李文忠说三老汉有个儿子叫李德银,在西藏,还活着,90多岁了!

(3)万木石林

看了万木石林,我对“远香近臭”这个词语有了更现实的体会。

也许你和我一样,因为云南石林的“远香”,就对近在眼前的万木石林不屑一顾。

4月16日,跟随作协摄协组织的采风团队来到万木乡,算是第一次与“万木石林”亲密接触。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真不小。

石林真的漂亮!

走进石林,真的就像踏进一座天然石景博物馆。眼前的石头,或重重叠叠,或挨挨擦擦,或搔首弄姿,或挤眉弄眼。

在这里,石头不是石头,石头有了灵气。如果秀,她秀得更婀娜多姿,如果壮,他壮得更具阳刚之美。在这里,石头不是石头,石头有了生气。有的像排兵布阵,有的像观音坐莲,有的像灵龟探海。

万木石林的石头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石头表面凹凸不平,沟壑纵横,锋利如刀,踩在上面,老是担心自己的皮鞋被划破。但精美如画,不在上面走走看看又有点可惜。所以,给想去看石林的朋友一个建议,最好穿鞋底较厚耐磨的鞋子。

万木石林不仅景色漂亮,还有一些故事传说。最神的当属神秘的石水牛。说是一村民想修房子,在打屋基的时候,挖到一个酷似水牛的石头。这石头影响到房屋的修建,于是就想用钢钎把这 “水牛”打破搬走,没想打这钢钎一打下去,石头就流出了“黄水”。这村民再也不敢打石头了,于是在旁边将就修了一个房子。没想到一年后,房子就莫名其妙倒了!

我问这村民,真有这神奇的“水牛”?

村民说有啊,就在公路边!于是就带起走进村民田远江的屋后。

果然有一个“水牛”躺在那里,身上有个被钢钎扎过的痕迹。现在用水泥补上了。

上一篇: 这几个卧室装修风水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下一篇: 锤炼“软”环境,发展“硬”实力!永和镇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