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啥叫“恶日”,端午禁忌是什么?看看老祖宗的习俗
60 2025-07-04
做了十几年庭院设计施工,发现一个高频“翻车点”:很多业主费心费力打造院子,却把“好气场”理解成了“吉祥物”大展览! 钱没少花,空间塞得满满当当,结果走路都磕绊,期待的舒适感荡然无存。
最近就遇到一个典型例子: 业主的院子完工几年后想做木平台翻新(老化很正常),但踏进院子那一刻,更核心的问题暴露无遗——整个空间被“用力过猛”的装饰牢牢锁死,舒适度大打折扣!
问题出在哪?
入口“堵心”: 本就不宽敞的院门口,硬塞进一对体量巨大的石雕。初衷或许是“镇宅招财”,但实际效果是视觉压迫感强,进出动线受阻,每次经过都需小心翼翼,何谈“纳气”?
院子正中央的位置,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拼出了一个巨大的、完整的八卦太极图! 图案本身是传统文化符号,寓意深远。但站在院子里,尤其想到楼上邻居俯视的角度…… 这样的“焦点设计”,是不是有点过于“抢戏”了?整个院子的活动空间和视觉重心,似乎都被这个图案牢牢定住了。再加上四周还散落摆放着不少形态各异的石雕“灵兽”,一时不知该看哪里好。
业主的初心——希望家宅和美、顺风顺水——我完全理解并尊重! 但这份美好的期待,不应被形式上的“堆砌”所绑架,更不应牺牲庭院最本质的功能:为人服务的舒适空间。
作为专业庭院设计者,我的解决思路是:做减法,重功能,回归自然。大型雕塑移位/替换,中心图案弱化/重构。当庭院回归“舒适实用”的本质: 空间流畅了,阳光洒进来了,绿意包围着你,家人朋友能自在相聚欢笑,孩子能安全奔跑……这份由空间滋养出的从容与惬意,才是最动人、最持久的“好气场”!
小编碎碎念:
古人说“福人居福地”,深以为然。 一个用心创造舒适、和谐、充满生机的生活空间的人,其内在的善意与生活的智慧,才是滋养家庭福泽的源泉。好的庭院,是这份美好的外显与容器。
与其执着于符号堆砌,不如用心打造触手可及的舒适。 你理想中的小院,更看重踏踏实实的放松感,还是特定的象征意义?欢迎评论区聊聊!
PS: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花园大家有想看的可以评论给我们哦~
有对方案设计、施工细节等等感兴趣的话,也记得告诉我们一下哟~
不定期给大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