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装修的风水禁忌指南 鞋子宜藏不宜露
159 2025-07-01
从纪念酒再议塘沽邓善沽村史
从这两瓶酒看出,有心人为了纪念消逝的邓善沽做出的努力,在这里必须点赞
“ …… 海河在这里弯出一个弧形,村子正在弧心处,地势高。会看风水的说这里是蛇地,像是一条大蛇盘伏,因而免受滋扰,可保平安。”“明清以来,无论是国内纷争,还是外侮侵扰……几百年来从未遭受兵燹之苦……”这,就是邓善沽。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村,迄今600年。其间兵结祸连不可谓不多,能一次次躲过,本身就令人讶异。故而才有了风水之说的流布。与其说这是曾经有过的历史心理真实,倒不如说这是历代村民对自己家乡的挚爱。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由石临皋、刘文树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邓善沽村史》,本身就是一本讲述的村史。
囿于时势,艰于谋生,邓善沽得以保存下来的文字资料少之又少。诸多史实被无奈地湮没在过往的岁月中。然披沙沥金,口口相传,还是有一些被保留了下来。可以想见,每当农事渐稀,秋灯有味,三几知交炕桌围坐,共话古今。谈及先人精彩之处,不觉色动而眉飞色……这是心灵的描画,是生命之根的溉植,是薪火相传的燃点。于是,就有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就有了一个个鲜活跃动的生命。“……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原则,一直为后世所遵从。旧闻者,自然不仅仅限于文献记载。当然,煌煌一部村史,如果仅靠旧闻传说编织,那也不成其为村史。于是,我们更多地见到了退海成陆、最初先民、村庄诞生;见到了盐业发展、农业初兴、天灾人祸等章节。600年的烟云过往,正一一向我们展现。
既然是村史,自然离不开对生存状态的记述,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然本书并没有为此而另辟章节,而是有机地穿插其中。比如在传闻轶事一节中,以记忆手绘的形式,勾勒出了老娘娘庙、老关帝庙、老菩萨庙。既增加了感官效果,又暗暗点出了泛神信仰的习惯。实在是善用笔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再比如码头和小火轮,对邓善沽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大举措。作者同样借助对蔬菜种植、运输的描述叙述出来。其间还穿插了解放前客运翻船伤人。这是典型的以事带物、以事带人的写法。生活从来都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缺一不可的。如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等。这都是史志的书写内容,不可或缺——最忌缺胳膊短腿,或神龙见首不见尾。《邓善沽村史》写医疗卫生,先从1958年塘沽区卫生局组织卫生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后建红十字卫生保健站入笔——毫无疑问,这是现代医疗保健的雏形——然后倒叙,回溯过往,头疼脑热,小病小灾,往往依赖民间土方,自治自疗。其后才出现了居家行医的“看病先生”,才有了药房和坐堂先生。村史同样没有回避民间求神问卜治病的传统,因为这是历史的真实,不容隐讳。接着又从中医叙述到西医,从红十字保健站叙述到赤脚医生,到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到乡卫生院的落成……至此,邓善沽完整的医疗史一览无遗,其间有人有事有治疗过程,有所擅长的科别……不枝不蔓,叙次井然,却又丰富完整。
桃花早发,满树缤纷,读《邓善沽村史》,是享受。然它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仅限于此。诚如一位村民所言,《邓善沽村史》既是全村各户集体的“族谱”,同时也是全村的纪念丰碑。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村庄,如果说没有集体的记忆,那大抵是不准确的。然如果不加以整理、梳理,任由其像流沙一样飘忽而来又飘忽而去,自生自灭,同样也是可悲的,令人遗憾的。基于这样或那样种种原因,在我国,方志的编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村史的修撰,却一直未能全面展开。远的不讲,就算环顾滨海新区,又有几个村庄,拿出了自己一本像样的村史?谁都知道,方志由于体例的原因,只能对涉及的村镇进行简略的记述,于是,村镇的历史在方志中,只能处于“有名而无实”的尴尬地位。而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不复存在,甚至连名称都无法保存下来。据此而论,《邓善沽村史》此时的公开出版,一是可以与方志相得益彰;二是在抢救性挖掘、保护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三是为全体村民及其子孙后代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不管将来他们散居何地,内心都将是柔软而充实的。
《邓善沽村史》从动议编纂到杀青付梓,都是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是村委会、党支部的积极倡导,大力推进。其次是村里各方人士的慷慨解囊——从始至终,没有动用集体积累的一分钱。其三是村民们的踊跃参与,其间不乏诸位古稀长者、耄耋老人。另有倾心尽力为之奔走服务之士。网罗放失旧闻的工作,正是在他们的参与下,才得以完成的。因此,本书的公开出版,也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随着时代的前进脚步,现在的历史研究,早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封建帝王的解读和王朝构架的考据;尤其是近现代史方面,转而注重挖掘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人群的特有心理感受(比如民间开展的对滞留海外的抗战老兵的寻访,以及前不久央视播出的易中天、马未都等人对父祖辈生活轨迹的探求。),进而突破了久已有之的国家主义大叙述。其实,这就是“讲述的历史中”的一个部分。由于对象都是某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因此,也就更能接近、更能反映历史的真实。毫无疑问,《邓善沽村史》亦应属于这个范畴。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滨海新区有更多的村庄也加入到村史的撰写中来,珠串网结,那将对新区方志会产生怎样的推进呢?
诚如是,则幸甚。
来源:津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