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角色之所以能成立,往往源于观众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他人,看到了众生,看到了真实。本文以经典剧《金枝欲孽》男主角孙白杨为例,对他的爱欲选择进行心理剖析。
剧中,有许多女人都对御医孙白杨芳心暗许,默默付出,孙白杨却偏偏爱上一个对他最无情的女人,甚至为之献出生命。看似匪夷所思的选择,由其命运的脚本所推动,暗含着他与父母的关系模式。
于是,在心理分析的视角之下,可以理解孙白杨的爱欲选择,推测剧情中的暗线:孙白杨的原生家庭关系模式和他母亲的性格特质。
一 缘起
因父亲常年公事缠身,生于御医世家的孙白杨从小就取代了父亲成为母亲最亲密的陪伴者。母亲病逝前想见父亲最后一面,也因父亲被宫中要务耽搁而未能如愿。此后孙白杨一直怨怪父亲,为母亲不值。
母亲当然可怜。封建时代里的女性被隔绝在家宅之中的方寸世界里,加上吃人礼教的倾轧,个体价值被尊重是一种痴望,除非能够媳妇熬成婆。这意味着女性的价值不来自于本身,而取决于生儿子,儿子就像她们身上生长出来的阳具,使得她们可以摆脱作为女性之身的匮乏感。
孙白杨的母亲无力填补匮乏,她的世界小到没得选择,痛苦反而令她更有存在感,也因为受苦之身,儿子才会一直同情、关注、陪伴着她。
她幽怨不满的情绪,缠缠绕绕、年年复复。孙白杨努力做个好儿子,试图使母亲快乐。然而母亲并不快乐,或者说以反刍痛苦为乐、以儿子感同身受自己的痛苦为乐。
母子之间缺乏边界和空间,就像是一体共生的存在,难怪孙白杨认为,母亲是这个世上最好的、却是被辜负最深的人。
他对父亲和妻子的拒绝里饱含着对母亲的忠诚,然而这样的忠诚代价很大:孙白杨为了给生病的母亲冲喜娶了不爱的女人,然而即便如此,母亲仍然郁郁而终;皓雪被当作工具人嫁进门,得不到丈夫的关爱;父亲有苦难言,与同为御医的儿子形同陌路。
一个家,没有人不可怜。
二 选择
在工作场合中的孙白杨真是一个暖男,对和母亲命运相似的女性深怀怜悯之心。深宫中孤寂的女人身上有他母亲的影子,他总试图拯救她们——代偿性的送温暖的举动,像台中央空调,太缺乏边界感。
这些女人之中,尔淳和福雅暗暗的对他动了情,不顾性命安危的为他付出;唯有玉莹自我的不得了,总是将他当作工具使用,利用他扳倒对手,甚至不惜要毒死他来保全自身。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偏偏和玉莹这样的互动模式,散发着孙白杨或熟悉或迷恋的味道:
1.工具化
或许当年他就是这样被母亲使用的:母亲陷入到无边的痛苦之中,没有能力看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苦衷,将儿子牢牢得箍在身边,用儿子来代谢自己代谢不了的情绪毒瘤。
孙白杨早就习惯且沉醉于被当个工具使用了,自热会被将他工具化的个体所吸引。
2.我命由我不由天
尔淳、福雅、皓雪、香浮,个个在孙白杨面前都温文尔雅,善解人意,看上去更加隐忍与“接受命运的安排”。
母亲对命运不满,除了幽怨,却没有做些什么来尝试改变。
唯独玉莹,秉持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生存信念,行动力超强、战斗力爆表。而且她在孙白杨的面前情绪表达非常直接,常常恣意任性、张牙舞爪,却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与真实感。这是其他女性不敢在他面前流露出来的姿态,也是压抑的他难以表现出来的特质,更是多年来他希望母亲活出来的样子。
所以,一方面,玉莹像母亲一般将他当作工具使用;另一方面,玉莹又活出了哀怨的母亲和压抑的自己没活出来的样子。这些皆是孙白杨的心魂所深深认同的,这该死的吸引力引诱着他一次又一次飞蛾扑火,最终焚身火海。
三 因果
儿子与母亲过于亲近,心理上的你我一体、缺乏边界的感觉,会激发强烈的想要彻底占有母亲、干掉父亲的冲动,也就是“弑父娶母”的冲动,同时又伴随着强烈的焦虑,害怕占有了母亲会被父亲割掉阳具施以惩罚。当然这都是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的,难以意识化和用言语表达。
如果说皇帝是所有臣子象征性的“父亲”,那么后宫妃嫔就是象征性的“母亲”。孙白杨强迫性的重复了和母亲没有边界的命运,爱上了最符合内心世界中母亲原型的对象——玉莹,并突破了两人之间的禁忌关系。
孙白杨与玉莹发生性关系之后,害怕事情败露,于是割掉自己的手指(阳具的象征),完成自我阉割与惩罚,达到辞官隐退的目的,以逃避杀身之祸。
其实,孙白杨的母亲不见得有那么完美和悲惨,父亲也不见得有那么糟糕和无情——既没移情别恋,又无不良嗜好。宫中形势波谲云诡,处事为人如履薄冰,又有谁能够摆脱被工具化的命运?一向在沉默处的父亲,苦衷和无奈俱要独自咽下。
这些孙白杨原都不知道,待到他躬身入局、亲历深处,方体会到老爹的不易和对家人的担当,父子终于冰释前嫌。
大梦初醒,又昏昏睡去。本已决心与父亲一起远离是非之地的孙白杨又一次折回去拯救玉莹了。这一去,和父亲的约定便永远不可兑现了......
宫中的烈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了两具烧焦的骸骨缠绕在一起,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孙白杨和玉莹执手葬身火海的结局,似乎也暗示着,在融合共生关系里的“拯救”不仅救不了对方,还得搭上自己。宿命的枝桠,在人生的根上生发出来,纵是盘根错节,也总有迹可循。
番外
乌鸦叼走尸骸中的玉扳指,箭一般的冲上天际......
城外八百坡,父亲眺望着道路尽头,盼望着儿子的身影出现。
沉寂的等待被不期而至的乌鸦打破,它扑棱着翅膀盘旋,蓦地抛下一枚玉扳指,正正坠落在老人跟前。
他自然认出了这是儿子日日佩戴、从不离手的物件,倏地被抽走了力气,瘫倒在地,向着空荒一片泪眼叨念:“好孩子,我知道你回来了,我知道你不想对爹食言,爹明白,爹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