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卦:风火相生,家道正天下定》

147小编 144 2025-06-21

今日讲《周易》第37卦---家人卦

风火叠灶香,家道即天道

诸位且看这家人卦,上头巽风徐徐吹,下头离火稳稳烧,恰似江南柴灶煮腊八粥——火候要文,柴薪要实,灶口进风得匀。《易经》讲"风自火出",可不是教人空谈家风,是要学那老茶客煮水,炭火红而不爆,铜壶响而不沸。昔年张英写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便是得了家人卦的精髓。

这家道兴衰,全在"各安其位"四字。就像苏州评弹的三弦琵琶,弦松了不成调,柱紧了要断音。钱镠王治家,立下"凡我子孙,陌上花开须缓归"的规矩,这才是治家如烹小鲜的功夫。诸位可尝过四川泡菜?秘诀不在辣椒多寡,在坛沿水常换,既密封又不死守。

六爻详解

▎初九:闲立家规

光绪年间,宁波商人嫁女,嫁妆三十抬,最贵重的却是卷竹帘——帘上墨书百条家规。新娘过门头件事,把竹帘挂在厨房门楣,切菜做饭抬眼就见。如今"天一阁"藏书楼里,还供着这卷"油烟熏出来的家训"。

诸位莫笑古人迂,且看重庆火锅店传代,锅底配方锁在保险柜,钥匙分三房保管。这"闲有家"的智慧,恰似中药铺配药,君臣佐使各归其位,方能煎出太平汤。

▎六二:中馈养德

天津卫"狗不理"包子铺,第三代传人高掌柜有个怪癖——每日头屉包子必亲自调馅。他说:"祖宗教的,当家人手上得沾油盐。"果然分号开到南洋,馅料配方始终未走样。这便应了"在中馈"的卦象,如同紫砂壶养久了,白水倒进去也有茶香。

治家最忌心浮气躁。苏州绣娘教女,头三年只许绣直线,后三年才准碰牡丹。看似慢工,养出的却是"平江路上一根针,绣尽江南三月春"的稳当性子。

▎九三:严慈相济

桐城方苞家训严苛,子弟晨读错字,罚抄《说文解字》十页。某年族中失火,众人抢出祠堂牌位,方家儿郎却冒死抱出训诂书箱。后辈方东美成哲学大家,仍说:"幼时戒尺响一声,抵得过万卷闲书。"

严霜不杀草根,反促春苗破土。诸君可见景德镇窑工教徒弟?新胚入窑先泼冷水,惊出冰裂纹才经得起烈火。当年梁启超给子女写信,刚批完文章"太过轻狂",转头又寄去新购法帖,这才是刚柔相济的父爱。

▎六四:德厚传家

民国上海滩聂家,年年腊月往穷人门缝塞"暗米票",票上不具名,只印莲花章。直到聂家后人捐出豫园,百姓才知持续三十年的善举。这"富家"之道,恰似扬州盐商建书院——黄金散尽时,文脉正绵长。

真富贵不在朱门深,在仁心厚。诸君可听过"义门陈氏"?北宋时三千人同炊,连看门狗都等齐百条才开饭。皇帝赐匾"天下第一家",他们却把匾额挂在粮仓,说:"全家吃饱饭,才是真体面。"

▎九五:身教成风

曲阜孔庙前的族长,祭祖时必亲手洒扫台阶。某年大雪,七旬老者跪行擦拭"万世师表"碑,身后孔氏子孙默立雪中,无一人撑伞。这般身教,胜过千条族规。如同武夷茶农传艺,师傅从不言传,只让徒弟跟着采三季青叶。

治家如写瘦金体,笔锋要藏骨力。钱钟书家训"不准借藏书",自己却常在书边批注"此页可抄"。杨绛说得妙:"他哪是吝啬,是怕人读书如走马观花。"

▎上九:信威自成

平遥日升昌票号,传家宝是张泛黄汇票——咸丰年间某掌柜误兑百两,老东家自掏腰包补窟窿,罚跪三日却留任如初。后来票号凭此信誉,汇票流通俄蒙边境。这"有孚威如"的奥义,恰似同仁堂药目序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威仪不在声高,在滴水穿石。徽商胡雪岩破产时,把最后五两银子系在母鸡脚上,托人捎给欠薪的伙计。这只"守信鸡"后来被供在胡庆余堂,成了活招牌。

家人三昧

▶ 守位如摆棋:老北京旗人教子弟,核桃要揉七年才许入怀,规矩养足了,玩物也能修心性。

▶ 蓄暖似焙茶:福建茶农焙岩茶,炭火隔灰煨三天三夜,火急了焦糊,火慢了返青。家风传承,急不得慢不得。

▶ 传德若酿酒:绍兴黄酒传代,新娘子过门要往酒缸投颗青梅,酸涩化在岁月里,启封时满室醇香。

诸位且看这灶膛灰,冷了一捣就散,热时却能保温整夜。当年百丈禅师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清规,九旬高龄仍下田,弟子藏他锄头,他便绝食。这般家规,看似严苛,内里却是"不劳动不得食"的慈悲。

临了给诸位说段真事:江南有个船娘,丈夫捕鱼失踪,她独自撑船教子。每晚船头挂两盏灯,说"你爹看见灯,就找得着回家的路"。儿子后来成水文大家,毕生研究长江航道灯标。这家人卦的学问,尽在船头那两盏不灭的灯里。

一箪食,一瓢饮,

寻常日用皆是道;

半句诺,半生守,

琐碎光阴总关情。

其实结合《道德经》来看,笔者还有一话要说:

治家要有威信,家长的威信不是自己作威作福强使家人信服,而是得知与反身修自己。身教永远重于言教。家长若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家人自会效法而行。此时才会家旺。#周易##易经#

上一篇: 中医是怎样组方的?——何谓君臣佐使
下一篇: 古老的君臣佐使香料配伍,在被引入前香、定香等概念后引发的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