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史,有这样一场战役,中国投入近120万的兵力,不仅给予日军“一记重拳”,挫败了其进攻华北的阴谋,并且还长时间拖住了日本军的主力部队,令其不能从中国战场脱身前去支援“反法西斯战争”。
那么这场重创日军,改变世界局势的长沙会战到底有何特殊?中国军队又是如何取得最后的胜利?
1939年5月11日,此时的日本侵略军为了争夺诺门坎地区的归属权,与苏联发生了战争。“目中无人”的日军在诺门坎战场上,遭到了苏蒙军队的联合抵抗,最终吃了败仗。诺门坎战役的失利,让日军不得不放弃对待苏联的强硬政策。而在日后的苏德战场上,也不慢轻举妄动。
诺门坎战役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公然撕毁“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对波兰发起突然的进攻,至此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外国战场吃了败仗的日军越想越气,决定好好利用中国战场,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薛岳启用天炉战法
由于诺门坎战役上的惨败,此时的日本士兵各个都一副无精打采的面貌,日方高层为了一改现状,决定在中国战场对长沙发起进攻。当时中国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位置,日军欲在长沙战场“找回面子”,顺便鼓舞士气。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没有像日本人事前预料得那样。
诺大的中国战场,日本人为何要选择长沙作为突破口?其中还有日本人很多的“小心机”。
首先,日本人计划占领长沙,以此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从而达到自己“以战迫降”的目的;其次,日本人计划通过长沙战场,使日本军队南下与缅甸越南部队汇合;最后,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而此时的德国已经通过闪击战大败波兰,日本人见到法西斯阵营的盟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便也想以胜者的姿态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闪击波兰
其实当德国向波兰发起战争后,美国和英国纷纷为波兰发声,并且还与德国发生了战争。日本早就有“称霸全球”的野心,对于英美的势力范围太平洋地区,早已是“垂涎三尺”。所以当日本得知英美与德国之间的战事后,便迫切想要支援太平洋战场。
但是眼前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还不能够脱身,所以日本需要先解决在中国战场上的战争。为此日本高层便决定派冈村宁次为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欲在长沙重创中国军队。湖南在战争史上一直处于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湖南是中国著名的谷仓,顾名思义湖南每年能够为中国进行大量的粮食供给。在抗日战争时,湖南所生产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前线,起到了充分的保障作用。为了守卫湖南不被日军侵占,国民党军队的第9战区司令部就设在长沙,而驻守长沙的中国军队指挥官就是薛岳。
起初,蒋介石对于日军的作为并没有太大的动作。但是日军的野心却触及了美国人,这便使得美国人对日本人怀恨在心,并且希望能够通过中国战场来牵制住日本军队,不仅如此美国方面还为中国进行了战略援助,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1939年9月,整装待发的10余万日本士兵,在冈村宁次的率领下,兵分多路开始向长沙发起进攻,企图歼灭第9战区的主力部队,欲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第9战区的指挥官薛岳将军率领大军早已做好了准备,并且还使用了“天炉战法”。“天炉战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敌人困在“天炉”中慢慢消耗敌人,待敌人的资源消耗殆尽之后,便将敌人一网打尽,这正是“天炉战法”的巧妙之处。
当时发起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日军,曾计划在9月份之前完成攻占长沙的计划,为此,日本人向长沙战场派出了7个师的兵力,多架次战斗机,欲对长沙进行海陆空联合作战部署。日本人为了能够攻击长沙防卫薄弱的地区,兵分六路,采用“分进合击、长驱直入”式的作战方式。
第9战区指挥官薛岳通过对日军进攻策略的分析,特意在湖北周边设置了15支防守军队。18日,日本军队在冈村宁次的带领下,开始从湘北墙河附近地区发起进攻。日军因环境不熟,使得在前几次作战中,经常会被中国军队牵制,日军方面的有生力量,逐渐被中国军队消亡殆尽。
冈村宁次
对于长沙日军久攻不下,着实令冈村宁次头疼。为了加快长沙战场的进程,日军不仅投放了大量的炸弹,并且还悍然使用生化武器,大量投放毒气弹和瓦斯弹。日军的做法,令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河流中漂浮的战士尸体,甚至都造成了河流堵塞。
对于日军在战场上的丑陋行径,中国军队的战士们并没有进行“死顶”。中国军队的战士们在完成对敌人有生力量的部分歼灭后,便按照薛岳的要求重新撤回我方防线之内,为引诱日军进入薛岳的战术包围圈做准备。
前线正在抵挡日军的52军随着薛岳的一声令下随即撤退。日军见到中国守军仓皇逃窜,便认为是中国部队伤亡过大而选择了撤退,日军为了防止中国军队“逃跑”,便开始全力追赶企图全部歼灭中国军队。然而日军的追击,却正中薛岳的心意,为日军准备的战术包围圈早已等待日军多时。
对于在长沙战场上急于取胜的日军,薛岳一开始就制定下来自己这个“天炉战法”。对于进犯长沙的日军,薛岳并不只是打算将其抵挡在城外,他想要做的,是将日军引诱进自己的包围圈,从而拉长日军的战线,破坏日军的供给线,以此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薛岳
日军的先头部队刚刚出击便陷入了薛岳的包围圈,在长沙城外的日军进攻多日,都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时间一长,日军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已经是孤军深入,而日军的先头部队也即将面临弹尽粮绝的危险。
而反观赣北、鄂南地区的日军,在与中国军队的对战中也并没能取得突破。日军作为主力军的湘北部队,对长沙久攻不下,被迫只能作出撤退。第一次长沙会战历时24天,虽然中国军队的战士们伤亡很大,但是日军也没有吃到好果子,付出了2万多士兵阵亡的代价,击毁日军飞机、游艇更是多到数不过来。
二次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战胜日本军队,不仅阻挡了日军想要达成侵占的目的,并且对于国际战场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日军一直都有想要支援前线战场的想法,但是主力部队却被中国军队紧紧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这样一来,中国便为欧洲战场上的许多国家分担了来自日本方面的压力。
对此,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还对中国军队连连称赞:“盟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中国军队在长沙会战中所取得的成绩是分不开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突然爆发,德军的500多万大军火力全开,兵分三路向苏联发起进攻。在苏德战争初期,由于苏联内部指挥不当,使得苏军在面对德军的进攻时节节败退,不到半年时间,苏军的兵力就被德军消灭了近400万人。
苏德战争中德军所取得的胜利,使日本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此时的日军决定再次向长沙发起进攻,以此来彻底消灭中国军队。自1941年8月开始,日本方面便在湘北地区集结兵力,并且分析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兵败的原因,重新作出将日军的主力部队“并列于狭窄的正面,从而进行纵深突破”的作战思路。
1941年9月7日,日军向大云山阵地发起进攻,不日便夺取了此处阵地。之后日军相继突破了多道防线,情急之下,薛岳紧急将指挥部撤出长沙,转往湘潭。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由于第9战区指挥员的失误,使得日军一度攻占长沙,并一路追击到株洲一带。
对于突破防线的日军,中国守军与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对决。中国军队的反扑,从守卫空虚的日军手中重新夺回了多处阵地。9月28日,蒋介石为了缓解薛岳方面的压力,命令陈诚率兵向敌人守备薄弱的宜昌发起反攻。
对于中国军队优势兵力的进攻,日军的13兵团誓死抵抗。经过几天的激战,日军13师团已经伤亡惨重,敌军师长更是已经写好遗书,准备好了随时自杀的准备。宜昌战役是1941年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一次主动出击,让敌人付出了7000多人的阵亡的代价。
第二次长沙会战对于薛岳来说是“耻辱”的,经过失败后,薛岳镇定思痛,总结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仅仅过了两个月时间,薛岳便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大败日军。虽然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一度攻占长沙、株洲,但是最终日军并没能得逞,至此日军在国际上的威望开始一落千丈,而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也开始达到新的高度。
重创日军
当时日军在国际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同时日本还受到了多国的能源制裁,使得日军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此时的日军迫切想要美国方面做出让步,但是攻占美国显然日本是做不到,所以日本人决定偷袭珍珠港,以此来削弱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兵力,逼迫美国人做出让步。
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对美国发起“空袭”。日军飞机的多波进攻,使美军多架战机和军舰遭到重创。对于日军的疯狂行径,美国人愤怒无比,不惜决定举全国之力向日本开战。日军的偷袭珍珠港行动,也进一步扩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
日军偷袭珍珠港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地区,贪得无厌的日本人还向美国和英国等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发起进攻,其中也包括当时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为了支援驻扎在香港的英军,蒋介石政府便命令薛岳前往。
薛岳将要支援香港的消息很快便被日军所悉,为了阻止薛岳,日军决定再次向长沙发起进攻。不仅如此,当时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占领了不少国家的地区,日军所取得的胜利让日军变得“沾沾自喜”,日军这种胜利的态势也让日军开始计划攻占长沙,彻底击败中国。
此时的薛岳已经对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失利的原因做出了分析,并且对“天炉战法”进行了重新改良:将新墙河、汨罗江作为一、二防线。
日军凭借优良的武器装备,使得中国军队连连败退,并且日军接连突破了多道防线,但是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再一次陷入了薛岳的“陷阱”中。同时薛岳为了防止日军看出破绽,特意让战士们装作“逃跑”的态势。而就在此时,香港却传来了英军向日军投降的消息,日军指挥官得知这一消息,瞬间变得“斗志昂扬”,便决定全力进攻长沙。
长沙会战中的中国军队
就在日军孤注一掷前进时,先前“逃跑”的中国士兵却来了个“回马枪”,使日军再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见到这样的场景,日军才反应过来,自己原来早已陷入了薛岳的陷阱。
得知情况不妙的日军决定撤退,但是在中国军队的层层包围圈内,日军在四天的时间内,仅仅向后撤退了几十里路程。而前来支援的日军,也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阻拦。此次战役进行到1月12日时,日军士兵在敌方飞机的掩护下,才得以逃出第二道防线。
自此,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再次吃了大败仗,经此一役,中国军队歼灭敌人5.69万余人。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大捷。
长沙会战纪念碑
经过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不但没能占领长沙,打败中国军队,并且由于在中国战场上大量损兵折将,使得日军再也没有过多的兵力,去支援欧洲战场。
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三战三捷”,不仅重创了日军,而且还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英、美、苏等国家纷纷向中国发来贺电,赞赏了中国军队在长沙会战中的出色表现。甚至,英、美等国家还废除了一些曾经与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让世界各国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