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为何害怕?真的吗?看看你占了几个

147小编 122 2025-10-09

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嘴里这么念着,其实不少人凌乱过。啥意思?真会出啥问题?咱们平常生娃、过日子,真要“怕”这些数字吗?你问我,我也不信这些,但你要碰上家里长辈,八成还是得皱皱眉头,非要嘱咐你一嘴。我邻居大姨还时不时啰嗦两句,“可别在这几个月生孩子,凶,懂不懂?”你看,这个老说法啊,一直在角落里晃悠着,没真死透。

讲真,中国人哪有几样事比生孩子还讲究。老家里要来了个新生命,掐指头算日子的戏码,几乎每个村儿每户人家都演过。以前生娃哪有那么科学讲究?月子讲究,名字讲究,连出生时候都得找个“八字纯阳”“吉时开门”的来。剖腹产?有条件的,一样要盯着风水先生张嘴闭嘴。你说现代孩子爸妈不都觉得怪可笑?可长辈一着急,嘱咐起来还真拗不过。谁都担心娃被命运“绊个跟头”,遇上讲究点的老人,真的会眼巴巴等一个所谓的“天赐好日”。

小时候听姥姥跟人絮叨,“三月天,谁家小崽子生人了?唉,男娃不巧啊。”旁边人也都心领神会——这不是科学,是一代代积下来的“口头规矩”。为什么?你想想,以前一年里最紧张最又急的就是农事季。三月、六月、九月,田里的活多得让人喘不过气。家里大人小孩都得下地干,不管头顶烈日还是风里雨里。那阵子要是生了儿子,真没人有空照应。小娃刚着地,家里连饭都凑合,母子俩受苦不说,一家老小都更添麻烦。你要追根问底,原来这“男怕三六九”,其实就是“倒霉产期”的另一种唉声叹气。

至于女娃怕一月、四月、七月,背后也是一肚子心酸。东北的天儿,一月和四月最冷,天黑得早,屋里冷得跟冰窖。七月虽说不是寒冬,也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衣食紧巴巴。本来女娃在农村就不讨喜,一生在“难熬月”,可不就等于添堵?老人都搓着手儿发愁,怕是这小闺女不顶事,家境薄,好日子没几天。其实,也是过日子的艰难给了这些数字一层“晦气”的色彩。

你说现在,生活好了,该不该信呢?说归说,办法归办法,许多老人还真为这点事不能释怀。你若生在这个时候,说不定过年都得穿身红,避个晦气。有的乡下人家,到现在还这么讲究。

但仔细琢磨,这几个数字也不总是那么“神神叨叨”。有个说法,男怕三六九,是不是跟男人爱喝酒也有关?三六九酒令,玩过的都懂。饭馆里推杯换盏,“三六九,喝三口!”玩着玩着,杯干了,人晕头转向。历史里男儿饮酒误事的也少不了——张飞喝大了,拎鞭子揍兵,最后葬送自己性命。明朝王爷朱聪沫,醉了就敢在葬礼跟妃子们嘻嘻哈哈,被皇帝赶下神坛,想必当时他真懊悔得想撞墙。这“三六九”,有点像给男人敲警钟,别搭上酒精毁了日子。

要说女怕一四七,听麻将桌上的人唠上一句“缺一四七胡不了”,你会会心一笑。有多少女人,午后一桌麻将,孩子扔锅里烧着,自己在屋外叫花儿胡牌。前几年真有新闻说,一位母亲下楼打麻将,把孩子留在热水炉边,一局牌让全家从此阴天。我觉得,这些数字仿佛是日子里“容易出岔子”的暗号。

再扯点别的“讲解法”,男三妻六妾九打,一堆女人孩子,男人头大。媳妇多了,吵得多,妾室有一肚子怨气,家里乱七八糟谁受得了啊?外头还兴旺香火,家里动不动鸡飞狗跳。可真是“男怕三六九”的另一层意思。每逢这些数字、那些人和事,好像日子就要起风浪。

女人那边的“一四七”,其实被赋予了更多情感的牵挂。正月十四、七月初七——说是情人节,实际上哪个古代姑娘不又盼又怕?正月十四闹花灯,心事全挂在灯火上。“会不会遇见谁”“会不会被说媒凑合了事”?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只见一面,留给姑娘的不是浪漫,而是想念、惆怅。爱而不得,对女人来说,怎么会不怕?比那麻将还糟心千倍。

有人还算过,这数字跟人的年龄也是一回事。男人逢三六九,如走钢丝——历史上的吕布、岳飞,到了三十九都没能迈过去。女人的一四七,没人能逃得掉生离死别。孝庄太后,清朝朝堂最会过日子的女人,一月份过世;长平公主七月刀下求生,断臂孤苦。世事如此,谁能不怕?

有一回,我家老爷子盘点岁数,碰见六十三忌讳得不行,红袜子红背心恨不得天天穿着——就怕差点意思。这些规矩,好像都是人们对命运的揣摩和挣扎。其实数字没错,历史没错,错的是那份“保护孩子、保全家、不出差错”的不安,那样一种怯生生的“未雨绸缪”。

想想如今,谁还盯着那些古老的数字过日子?但你要是说,它们全然没用,那是假的。它们是怕过穷,怕劳累,怕失去亲人,怕日子的苦水溢出来,是家家户户篝火边根深蒂固的温柔和焦虑。其实走到最后,人随数字变,命却自有变数。到底谁怕三六九,谁怕一四七?说到底,不过是你我都怕明天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外”。

谁说“命由天定”?我看呐,除了努力和安稳,剩下的,数字管不着。你信吗?反正我妈信。

上一篇: 为何不建议购买“顶楼带露台”的房子?内行人一语点破,问题太多
下一篇: 命是算不准的 日子是过出来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