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说,内娱资本对男明星的偏爱,真的藏都不藏了啊。
最近,陈都灵和周翊然的新剧《翘楚》官宣,原著IP是女频大热的《楚后》。这剧齐了古装爆款所有要素:重生复仇、权谋争斗、女性觉醒。
但偏偏,明明是大女主剧的《翘楚》,陈都灵被周翊然压番,成了平番剧。
【1】
先来唠唠这剧的剧情。
女主楚昭,前世那可是尊贵无比的皇后,结果呢,被她那丈夫萧珣利用的那叫一个惨,最后含恨而死。重生之后,她摇身一变,以“女将军之女”的身份,重新杀回朝堂。
换了身份的楚昭,那可不得了,直接切换大女主模式,手撕渣男就跟玩似的,还扶持幼帝,更厉害的是,她还推动女学制度改革。而且啊,楚昭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还倡导婚姻自主、女性独立,思想觉悟太超前。
这设定简直就是把《黑暗荣耀》和《庆余年》揉在一起,再撒点女权觉醒的佐料,光看简介都觉得带感。
咱再盘一盘这些年的大女主古装剧,从《梦华录》到《国色芳华》,只要是跟女性觉醒沾边的,哪个不是火得一塌糊涂,直接爆出圈了。
所以啊,《楚后》的关注度那是蹭蹭往上涨。再加上这剧题材好、剧本也棒,业内都把它称为“优酷2025年古装剧战略级项目”。这饼啊,又香又大,谁看了不眼馋呐?
而当这个香饽饽,落到陈都灵手里时,她家粉丝和那些对她有好感的路人,那可都高兴坏了,欢呼“恭喜姐姐终于熬出头”。
为啥这么说呢?
要说陈都灵的这些年,真是不容易。当年顶着"南航校花"的光环出道,《左耳》里的“小耳朵”灵气逼人,结果转头就被扔进各种无脑偶像剧里打转。
最惨的是剧版《七月与安生》,被影版按在地上摩擦。但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她,影版的制作阵容和经费,那可不是剧版能比的。
直到这几年靠"题海战术"在横店拼命接戏,一门心思地锻炼演技,才终于用《长月烬明》里的叶冰裳,和《永夜星河》的镜妖,杀出一条血路,这两个配角的高光时刻,不夸张的说,许多高光时刻比主角还抢镜。
眼瞅着94年出生的她,够不到95花的行列,已经迈过30岁大关的她,终于凭借《雁回时》中的“庄寒雁”一角,被大家看到了不同于柔弱小白花的大女主另一面。
而这次,“楚昭”这种女将军角色,层次感更高了,就意味着演员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能让观众们看到她更多的可能性。说不定啊,陈都灵就能慢慢从流量小花,往演技派小花那边靠拢了。
结果官宣海报一出,粉丝集体炸锅,堂堂大女主剧,陈都灵居然要和00后的周翊然平番?
【2】
这就很有意思了,周翊然是谁?
2017年,他以男团爱豆身份“方锐翔”出道,结果在易安音乐社当背景板,到2018年才开始演戏。虽然参演过《小敏家》和《乔家的儿女》,但都是镶边角色。真正当男主的第一部偶像剧《你是我最甜蜜的心事》,扑得连水花都没有。
反观陈都灵,出道就是电影女主,国民度、代表作、资历样样碾压,这平番,平得实在没道理。
更魔幻的是,周翊然手里还握着跟张婧仪、王影璐这些当红小花的待播剧,还是吕皓喆喆执导的古装剧《江湖夜雨十年灯》的男主,搭的依然是热门小花,资源好到离谱。
网友都在调侃他是"鹅厂亲儿子",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这下可把陈都灵粉丝气坏了,要是碰上肖战、王一博这种顶流,平番也就认了,但输给资历浅的新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超话里哀嚎一片,事业粉纷纷脱粉回踩,骂陈都灵太佛系。姐姐只能连夜写小作文安抚粉丝,字里行间都是"我真的尽力了"的辛酸与无奈。
而周翊然那边,倒是岁月静好,粉丝忙着吹彩虹屁,正主也发博表示要"和粉丝共同成长",这对比,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其实这事儿,真不怪演员。
在资本面前,明星也就是高级打工人。
看看85花们的进阶史就懂了,赵丽颖拍《楚乔传》时在沙漠里吃沙子,杨幂当年也是从小角色摸爬滚打过来的。等她们混成资本本身,才没人敢压番。现在赵丽颖的《风吹半夏》,杨幂的《狐妖小红娘》,哪个不是妥妥的大女主?
反观男明星就轻松多了。演技差点没关系,台词说不清可以配音,年纪大了还能演"古偶丑男"。关键只要背后有资本力捧,资源就跟批发似的往身上砸。看看这两年突然冒头的某些"待爆帝",剧没播几部,通稿已经吹上天了。
更气人的是粉丝双标。女演员30+就开始被嘲"丫头教",男演员40岁还能在偶像剧里谈恋爱。女明星稍微长点肉,就要被骂上热搜,男明星挺着啤酒肚,照样演战神。
就说这次平番事件,要是换成女爱豆压番男演员,怕是要被喷成筛子。
还有啊,在剧本选择上,女明星的选择面也相对窄一些。很多大女主剧虽然看着火,但竞争也激烈啊,而且有时候剧本质量还不一定好。
男明星呢,各种题材的剧都能演,古装、现代、悬疑、喜剧,啥都行。就算演个配角,只要人设好,也能出圈。
再说说这宣传资源,男明星的宣传力度,那可比女明星大多了。各种热搜、通稿,铺天盖地的。
女明星呢,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个作品,宣传资源却少得可怜。这就导致女明星要付出比男明星更多的努力,才能被大家看到。
【3】
陈都灵一路走来,多不容易啊。
从被吐槽演技,到现在努力转型,好不容易有个大女主剧,还遇上平番的事。她已经很努力地在争取了,可在资本面前,还是显得那么无力。
说到底,内娱这套"重男轻女"的潜规则,早该改改了。
观众天天喊着要看大女主,结果制作方还是变着法给男演员抬咖。
“陈都灵们”想要真正突围,恐怕还得学学前辈,要么像赵丽颖那样用实绩说话,要么像杨幂那样自己当老板。毕竟在这个名利场,话语权永远和商业价值挂钩。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风波,未必是坏事。
至少让更多人看到,所谓"大女主剧"的番位游戏里,女性觉醒的剧本和现实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的魔幻现实。
下次再看到宣传"女性力量"的剧,咱们可要擦亮眼睛,别又被“挂羊头卖狗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