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其实并没有延续以前的嫡长子继承制,按照满洲的习俗还是以立贤为主,而且从雍正帝开始就不再公开立储,而是皇帝私下选定继承人,将其名字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皇帝驾崩再取出,只是乾隆帝这个人偏爱嫡子,他原本想着册立孝贤纯皇后所生的孩子作为储君,但是,富察皇后的两个皇子都年幼夭折,其本人在乾隆十三年崩逝。
孝贤纯皇后两个皇子都早夭
更碰巧的是,在富察皇后的丧仪上,乾隆帝长子永璜与三子永璋面露喜色,被乾隆帝严厉斥责训诫,基本失去了被立储的可能,后来的继后那拉氏虽然也生下了皇子永璂,但其实在年幼而且资质也一般,乾隆帝也没怎么考虑册立永璂为储君。
如此一来,永琪的优势被放大了很多倍,虽然乾隆帝并没有公开说什么,但是在清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为永琪指了一门亲事,而永琪福晋的人选,引起了前朝的震动。
永琪是乾隆帝诸子中最早封王的
夫贵妻荣,妻贵夫荣,来历非比寻常的五皇子福晋
当年雍正帝有意册立弘历为储君之后,就为其安排了一门了不得的亲事,让弘历迎娶了家世显赫的富察氏作为福晋,这也成为了后来乾隆帝的极大助力,而乾隆帝为五皇子永琪所安排的福晋,家世与富察氏相比,也毫不逊色。
永琪的福晋西林觉罗氏,出身满洲镶蓝旗,她的先祖是努尔哈赤的伯父,也是满洲的觉罗后裔子孙,其祖父就是雍正朝的重臣鄂尔泰,乃雍正帝心腹,原本鄂尔泰按照雍正帝遗诏在去世后配享太庙,入贤良祠,但在乾隆二十年,因为胡中藻案牵连,被撤出贤良祠。
永琪福晋西林觉罗氏
话虽如此,西林觉罗氏家族在前朝仍旧强势,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曾是两江总督,次子鄂实为正二品的前锋统领,四子鄂宁为云贵总督,而第三子鄂弼就是西林觉罗氏的父亲,当时乃是正红旗副都统,之后一路升迁做到了总督地位,入贤良祠。
整个西林觉罗氏家族,一抓一大把的封疆大吏与朝廷重臣,迎娶的也都是重臣与皇族家庭的女儿,朝野上下盘根错节,显赫得非同一般,即便是与当年乾隆帝元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娘家比起来,也并不逊色。
《还珠格格》中的成婚
乾隆帝给永琪找这么个福晋,意思实在非常明显,前朝的大臣们自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也已默认未来的储君,恐怕就是这位五皇子永琪,而乾隆帝找的儿媳妇西林觉罗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未来的皇后。
永琪与福晋
本来前途无量,没想到丈夫英年早逝断送一切
清乾隆三十年年底,乾隆帝正式册封皇五子永琪为亲王,封号“荣”,按照清朝规矩,每五年才册封一次王爵,而乾隆帝诸子当中,被封亲王爵的只有三个,除了永琪,成亲王永瑆的王爵是去世后追封,而嘉亲王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一大群兄弟里,永琪是最早被册封为亲王的,而且荣亲王这个爵位也不一般,顺治帝偏爱董鄂皇贵妃所生的皇子,当初顺治帝有意册封其为太子,而其封号就是荣亲王,乾隆帝的册封意思也就不用多说了。
苏有朋版永琪
如果一切顺利,永琪毫无疑问就是未来储君与皇帝,西林觉罗氏就是皇后,但命运偏偏开了个巨大的玩笑,董鄂皇贵妃的孩子受封之后没多久就夭折了,而永琪被封王后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因病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五岁。
永琪去世之后,年轻的西林觉罗氏也成为了孀妇,她即便贵为荣亲王福晋,却也只能在王府当中孤单度日。
老佛爷考虑小燕子无法成为皇后
西林觉罗氏在永琪封王之前一个月曾生下一个男孩,只可惜尚未满月就直接夭折了,而永琪其他五个儿子,也有四个早夭,仅存的血脉绵亿,乃是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的孩子。
原本十拿九稳的皇后之位,却犹如梦幻泡影,西林觉罗氏先是丧子,接连丧夫,既没有亲生孩子也没有丈夫,作为皇室的儿媳妇,她也不能改嫁,只能在王府之中慢慢消磨岁月,直到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离开了人世。
永琪的孩子大多早夭
受到《还珠格格》的影响,很多人以为清代的公主都被称作是格格,实际上并非如此,清朝被称作格格的,绝对不是公主,因为清代的公主,仍旧还称作是公主。
在满洲话中,“格格”的意思是小姐,在后金时期,那些贵族家的女儿与汗王的女儿几乎都可以称作格格,但到了皇太极时期,就正式规定,皇帝的女儿称作公主,不称格格,入关之后制度愈发完善,但公主就是公主,没有称作格格的规矩。
还珠格格
清朝时期,亲王、郡王与贝勒等人的女儿们,可以称作是格格,就好像之前郡主、县主这样的等级区别,清代的格格也分成多罗格格、固山格格之类,而一般旗人贵族家里的女儿也都可以称作是格格,但皇帝的女儿,皇后所生称作固伦公主,妃嫔所生称和硕公主。
《还珠格格》里,永琪的生母愉妃已去世,实际上愉妃非常长寿,剧中永琪住在景阳宫,然而清代的皇子都只能居住在南三所或者成婚出宫,不得居住在后宫,况且景阳宫在康熙时期就已改成了书库,根本不住人,再者小燕子并非旗人出身,在清代即便嫁入皇室,也不能够作为正室福晋,更何况是永琪这种乾隆帝属意立储的皇子。
永琪子嗣大多出自侧室
上一篇:尔康和福康安,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