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强化练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 主题练 1 观点明确, 表述清晰 利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与当今时政联系密切的问题时, 就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观点, 旗帜鲜明、 清晰地表达出来, 并用于论证和探讨问题过程之中。 例如, 地理《课程标准》 中“根据有关资料,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等内容, 均与此主题内容密切相关, 也是“学习有用地理” 的具体体现。 1. (2013· 四川凉山州二诊) 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 人类需要对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网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 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长廊, 其中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的多金属共生大型硫化铜矿床之一。 图中 A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 图中 B 地区农业发达。 (1) 说出图中 A 山脉的地理意义。 (2) 根据所学知识, 请提出该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具体措施。 (3) 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4) 针对图中 B 区域水稻种植业生产, 结合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 你认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A 山是贺兰山,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内流区与外流区、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 综合利用有色金属资源的措施: 利用当地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和水能资源, 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 并延长产业链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其附加值; 依托科技, 对伴生矿进行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依托有色金属冶炼, 发展硫酸制造、 建材等相关工业,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对环境进行治理, 减少环境污染。 (3) 该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是开发水能资源。 原因: 该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一、 二阶梯交界地带, 地势落差大; 该区域有多条河流汇入, 河流水量较大, 水能资源丰富。 (4)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蒸发旺盛, 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河流断流, 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盐碱化加剧。 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平坦的地理环境条件, 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 发展水稻生产, 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解析 第(1) 题, 结合图示信息并调运所学知识判断 A 山脉名称及其地理意义。
第(2) 题, 根据当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 结合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托科技, 对资源充分利用、 延长产业链、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3) 题, 根据该区域地理位置及河流自然特征判断河流开发利用方向。 第(4) 题, 这是一开放性论证题目, 答题时要求观点明确, 论证充分并做到观点与论证过程的统一即可。 2. (2013· 浙江宁波五校 5 月适应性考试) 读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 年 5 月 14 日, 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 该示范区的设立, 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整合区域优势资源, 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 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探索新途径、 新模式。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地区” 土地面积为 5. 8 万平方公里, 人口 1 700 万, 是国家煤炭和炼铝等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