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年后再读书有哪些优势?
佚名
2025-05-15 15:07:22
0

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工作后再读研_大学毕业迷茫

大学毕业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方向的工作

申了几所学校,offer来了

感觉自己又沉不住心学习

很犹豫要不要一毕业就读研

毕竟不是一笔小数目今天Uni酱想聊聊其实有时候

工作几年再去读书是不是更好?

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大学毕业迷茫_工作后再读研

工作两年后去英国读书:

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2012年我本科毕业,拿了10所国外研究生offer,交了两所英国大学的定金,但是,最后的最后,我没有去读研,而是选择了先工作两年。2014年,我辞职再去英国读研,2015年底回国,现在在上海一家外企做市场部经理,同时也是一枚业余的上海美食博主。

清晰的自我认知,是一切决策的前提

首先我觉得,在讲优势之前,一切的前提都基于:这是一个值得你花时间去进修的项目。

无论这个项目是否排名靠前,又或者它在国内还是国外,你都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楚的『Self-awareness,自我认知』:

自己进修真正的目标是什么,对于进修后的预期是什么,本科后继续读书能否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断在读书的过程中,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on the right track,以便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现状,或者如果有更好的机会,也可以调整自己的目标。

比如你想要从事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想知道如何做个网红,你应该现在去咪蒙那里面试,上一个北大的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够帮你。比如你想要做教授,那你应该一路读书做科研,争取在国内外各大行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比如你想要进某个高科技领域工作,作为一名技术人员,那你最好还是至少有个研究生学位比较稳妥。哪怕你说,我去读长江商学院就是为了嫁个有钱人,也可以,it doesn't matter。

拿我自己来说,我当时本科是商科毕业,对于职业发展比较迷茫,确实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不喜欢什么样的工作,研究生的申请大方向都是市场营销和管理学。Offer拿了不少,却仍然对于自己今后的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是觉得『我身边的朋友都去读研了,我也应该读一个』,或者是『我爸妈说我一定要去读一个研究生』,『去国外读研究生很有趣。』等等

其实当时我也跟很多人聊过,我爸妈,我身边在国外读书的牛人,我当时在国外呆过很多年的男朋友,我的大学老师、学长等等,每个人都给出了他们模棱两可的回答。所有人在最后都会告诉我一句,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可以说他们的回答很负责任,也可以说,他们的回答并没有什么卵用。毕竟,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后在我爸妈强烈的反对下,我还是坚决的列出了几个我不出国,先工作的原因,后来他们在我有理有据的论述之下,也同意了我的做法。

当时我的理由如下:

所以,在我自己想清楚以后,我就大义凛然的在所有人的诧异之中,留在了西安,开始我的第一份工作。

工作后再读研_大学毕业迷茫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

而在工作两年之后,我又在周围一片人的诧异之中,大义凛然的辞职,去英国读研,当时我的理由如下:

所以,我爸妈在听了我的论述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拿出一笔钱给我,说,我们支持你出国读研。

非常感谢我有一对儿开明的父母,从小就在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非常尊重我的意见,从读文科还是读理科,到出国还是不出国,再到身边的人开始谈婚论嫁的时候,我辞职进修,他们都非常支持我。

当然,他们的要求是,我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要后悔。

工作后再进修,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既然讲清楚了前因后果,那么就讲讲工作后再进修,对于我自己来说,带来的一些优势吧。

首先,在读书的时候,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我们班48个同学,加我17个中国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男生有工作经验,其他中国人全都是应届毕业生。外国同学,99%则都有工作经验。所以很多工作后的优势,很明显在Case Study和Team Work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同学更具备优势,更能够快速高效地与队友合作。后来我的外国同学们,基本都在毕业之后在英国找到了工作,留在了伦敦、曼城等大城市。

拿我自己来说,我应该是当时我们班上唯一一个在毕业之前就已经拿到了,两个世界500强大公司offer的中国人。

当时,入学的第一个学期的不到一个月左右,我们大家去参加曼城的一个中国的job fair,就是说很多跨国企业会在国外为中国学生举办一些宣讲会,希望他们毕业回国以后能够选择自己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现场的招聘会,只是一个分享会,很多人只是去听听,了解一下情况,而我在当时就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在今年秋天为第二年的毕业后回国的工作做准备了。

我带着自己的简历,在job fair上,开口就直接对来参加job fair的HR Head说,我已经有过两年的工作经验,balabalabala......

很多HR立马给了我名片,希望我会后跟他们直接沟通,发过去我的简历,而面对其他的本科毕业直接毕业来读书的大部分学生,HR都拒绝给名片,只是发一本宣传册,说,希望你们关注我们今后的校招.....

后来,我跟两家我最有兴趣的公司联系,他们的总部都在上海,符合我之前的目标。其中一家在1星期之后在曼城给我安排了面试,一家在第二年4月份给我安排了面试,都给了我比一般entry level高一个级别的position,并希望我回国后尽快加入他们的公司。

所以,在第二年,我的中国同学们都在头疼回国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已经手握两个offer,去撒丫子的满世界旅行了。

这就是,有了工作经验再去读书,对我带来的优势:

后来,我回国以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加入之前那两份工作,主要是在了解和接触了一些工作之后,我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喜欢非常structural的大公司,我更渴望能够加入一个拥有创业氛围的team,让自己在职场初期就变成一个多面手,而我自己今后的目标也是能够拥有自己的公司,所以这更加印证了我上面说的第三点。

所以,我们一定要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知道自己内心真正关心的事情。

而且,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出发,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说No。但,只有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才会愿意放弃看起来很棒的机会。

就像吉姆柯林斯在《Good to Great》中所说,如果这个机会不是你最终的目标,那么这个机会就算再千载难逢,也与你无关。

可能每天都有很多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出现,只有你下定决心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你才会有意识的去甄别机会。

马后炮是没有意义的

从一个马后炮的角度来讲,如果我当时2012年毕业就去读书,2013年毕业来上海落户买房,现在应该已经净赚几百万了吧。T_T泪目......损失惨重.....

想到了前两天看到的一句话:有钱人利用机会和信息来赚钱,穷人通过提升自我而迭代升级。

但毕竟,马后炮是没有意义的。

踏踏实实面对人生每一个选择,不管选择是什么,不要后悔,为自己负责。

工作后再读研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大学毕业迷茫

工作一年后申请美国金融博士:

工作会帮你看清楚方向

本人是上海交大会计专业。一年前的我还在安永做audit intern,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往往容易反思人生,展望未来。在这一年里,我完成了许多事情,自己的想法也多了许多改变,但是回头来看,我仍然认为采取一年前的策略是个正确的决定。

毕业直接出国的限制因素

诚然,毕业直接出国会有许多限制因素:

这样看来,工作几年之后再出国,对于商科学生而言貌似是一个更理智的选择。然而,我所知道的更多情况是,本来抱定决心要出国读研的学长姐们在自己的职位上站稳了脚跟,薪酬待遇都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之后,就慢慢磨灭了出国读研的执念。

工作后再读研_大学毕业迷茫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

两手准备,加一对比

人的年纪越往上走,金钱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就越发尖锐,许多在职人员都会怀疑出国读研的必要性,再加上可能的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等因素,最后真正能做到排除万难,决定出国的人寥寥无几。如果你是一个不太有决心的人,除了在考虑出国读研的时机,还在怀疑出国读研的必要性的话,建议你不要选择工作后再出国,因为这么一来基本上就再也出不了国了。

既然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那么我还是简单说说自己目前的打算:出国读研的时机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你所获得的学校Offer质量有高下之分,而后申请季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工作机会,那么为何不做两手准备,最后加以对比呢?

我目前的硬性指标基本都已经准备充分,GT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成绩,虽然GPA不高,但是实习经历,ACCA证书等软性指标应该也能为我挽回一些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拿到好的学校Offer就要看我个人的造化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不需要再为出国读研投入什么额外的成本,所以我可以放开手脚找全职实习,为以后可能的工作机遇奠定基础,同时静待Offer的到来。

如果到时候没有满意的学校和专业,而在实习过程中又发现了适合自己的职位,那么不妨把出国读研的事情放一放,先工作两年,用高含金量的工作内容为申请材料添砖加瓦,同时也可以伺机磨砺一下自己的GT成绩,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重新申请。

如果这时还没有好的Offer,那就说明我确实没有出国读研的资质和必要性,沉没成本仅为准备GT考试的精力和费用,也能省下一笔“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支付的高昂学费。当然,如果我幸运地拿到了心仪学府的Offer,那么我还是打算一鼓作气把研究生读完,不仅是因为趁着大学的学习劲头,学习考试都更有惯性;也是因为希望拿到了国外的研究生文凭后,能有更广阔的眼界和更大的职业发展。

工作帮助你看清方向

所以说,出国读研的时机不是一个绝对主观的问题,它还取决于你到时候申请和工作这两方面能达到的满意程度。花少量成本,做两手准备,可以给你更大的选择空间,也能避免因作出盲目选择而白白浪费的时间和机遇。

我较倾向于先工作后留学,工作多少会帮助你更看清方向。并且,工作经验能让你从更高的角度理解你所学习的内容,更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我的现状:目前在一家信托公司的固定收益部实习,做着性质偏消防员,哪里需要哪里搬,但却丰富而有益的工作,和一群非常优秀的前辈一起,每天都能学到不同的知识,面对不同的挑战,整个人都是从容而鲜活的。

与此同时,我还在准备北美、新加坡和香港三个地方的商学院MSF申请,目前各种文书材料都已经准备完毕,只需要按着规定的步骤按时投递即可。

个人在选校方面的策略是北美>新加坡>香港,亚洲两地用于保底,但咨询了几位教授,都认为最近的香港形势并不适合潜心研究,人才外流、经济下行、人心不稳,而且根据官网的资料,香港三所学校(港大、港中、港科)的金融硕士学费已经涨得比新加坡两所(国立、南洋)都要贵,所以个人认为性价比并不是非常高,毕业留在当地工作的可能性也比较渺茫,所以就放在了最后一位。

北美的学校主要看的是专业排名+地域(东北角及西海岸)+career service,打算毕业尽量利用OPT的时间找个含金量高的实习,如果能留当然最好(不过基本可能性不大),即使不能留也要积累点经验,最好实习半年,然后赶在当年的12月左右回上海,跟进校招进程。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按照正常时间在6、7月份回国,基本公司该招人的都已经签三方了,再挤进去难度太大,所以想趁着毕业一年之内还有应届生的身份,赶秋招的最后一班列车,还能蹭蹭母校的宣讲会。也不至于浪费一整个暑假迷茫地四处投简历,结果HR一看,简历上除了一个MSF学历之外空空如也。

大学毕业迷茫_工作后再读研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

工作一年后考研:

辞职后考研压力与动力同行

建筑行业15年毕业16年辞职考研,工作整一年。本科是老四校。真想说这个社会对本科学历对女性不是很友好,或者说有的企业本身就不是很友好,甭说什么你有多大能力,好企业非硕士一律免谈。

但依然满怀着喜悦与憧憬在北京谋了一份职业,每个月六千的工资,要租房要柴米油盐,所剩无几。入职前三个月只打杂,空有一翻热情无处施展,那是一段特别迷茫的日子,看不见未来,又走不好眼下的路,非常惶恐,因为大部分同窗还在国内国外的各种学校过着多彩的学生生活,相比之下,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后来出去玩了一遭,回来后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就是继续读书,抱着要么不读,要么最好的心态,把目标锁定了清华。

七月后正式进入暗无天日的复习中,每天清早起来都给自己先打上一管精神鸡血,然后就是十多个小时枯燥乏味的学习。可以说通过几个月的恶补,的确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基础很薄弱,而用尽全力去复习的这段日子,相当相当充实,会特别欣慰看到自己从一无所知到细数人类城市发展史,从对着A1白纸发呆到徒手画鸟瞰图,从英语句子都读不完整到词汇量七八千,学习渐渐的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处处透着趣味性吸引着我去探索。

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工作后再读研_大学毕业迷茫

最终以初试第三的成绩进入复试,遗憾的是因为缩招到只收两名学生而最终与清华无缘,但好在调剂到了一个不错的研究所。复试第一名那个小哥哥,也是名校毕业工作了两年,大概是发现了工作生活中的种种龃龉也选择了和我一样的路,特别欣慰他能如愿。

现在来总结一下:

辞职考研的原因

客观原因,你想要从事行业的硬性要求,只有学历达标,你才有机会进入业内前沿企事业单位。主观原因,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并有所专长,而工作过的人知道自己优劣,目标往往很明确。

工作后考研的弊端

工作后考研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就是真的看到自己一步一步在变好,你从前懒得学的和学不懂的,都在这几个月里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先是量的积累,到最后质的飞跃,全都能切!实!体!会!到!而且除了学业的精进,会增强抗逆境能力,会觉得那么暗无天日的时候熬过来,自己都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变得敢于承担,敢于决断。

此外,考研对周边人的影响,别人不知道,就我而言,让大家都知道了我是一个敢于追求理想的人,而我妹妹,我闺蜜和朋友,也在我的鼓励下,开始想要和眼下的生活作斗争,纷纷树立了新目标并打算全力以赴。

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如果有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辞职考研,建议你们出去走走,最好是往西边的辽阔天地去,几天的缓冲时间,会让人思路清明,想明白很多事,该取该舍,还得自己定夺。

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工作后再读研_大学毕业迷茫

写在最后

通过上面三个故事,可以归纳出几个共同点:

工作后再读研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大学毕业迷茫

总结一下:

作出决定之前要慎重。毅力,决心很必要

1.1 你是否有时间复习?你是否有能力复习,毕竟离开学校这么久了。

1.2 你是否能支持脱产复习的经济负担?你是否能够自己负担你的留学费用?

1.3 你是否能够承受留学失败的风险?是否有成熟清醒的认识?

1.4 你的家庭情况,是否要考虑配偶子女的问题

工作过的人出国申请很有优势

2.1 当年读书的时候,老板跟我有一次提到说,她更喜欢招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一是有执行力做事有计划,不需要人推着走;二是他们是放弃了工作的高薪回来做“穷苦学生”的,所以一般来说他们目标更明确,更有想法,对自己也更负责。

2.2 在工作之后,慢慢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技能,适合什么职业。想清楚这些,比盲目一路读上去,无论是执行力、生活、经济上,都会有优势。

UniCareer的CEOBarbara

本科毕业即获得麦肯锡全职Offer

放弃并选择了校外保送

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摩根士丹利

为何要放弃本科毕业就拿到的麦府Offer?

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的优劣势有哪些?

工作后再读研_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说说_大学毕业迷茫

如果你也想和Barbara聊聊职业选择与发展

相关内容

工作几年后再读书有哪些优势...
清晰的自我认知,是一切决策的前提
2025-05-15 15:07:22

热门资讯

法国啄木鸟系列MarcDorc... 如果你是一名老宅男,老司机,那么啄木鸟这种知名片商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法国啄木鸟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公...
抖音十大网红美女 抖音最美女主... 抖音十大网红美女 抖音最美女主播排行榜 盘点抖音超好看的小姐姐抖音上聚集了众多美女网红,下面就是一份...
江嘉敏大胆艺术照曝光:真空上阵... 本文编辑剧透社:issac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抄袭者将进行全网投诉TVB知名女星,有“是非精”之称...
挑战八卦1000位明星之:虞书... 挑战八卦1000位明星之:虞书欣,丁禹兮,白鹿,王鹤棣,张凌赫,赵露思,刘宇宁
翁青雅疑似男友发声引爆社交圈,...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关于翁清雅的疑似前男友发声的消息,一时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这位疑似男友的发言...
陈昊宇与李斯丹妮的黑历史大曝光... 近日,陈昊宇与李斯丹妮这两位炙手可热的年轻艺人又一次成为热议的中心——这一次,不再是他们的作品或活动...
麦琳评论区再沦陷!买熏鸡嘲葛夕... 广大观众终于被麦琳——李行亮的老婆,逼疯了!《再见爱人4》杨子+黄圣依的流量,都不如麦琳买两只熏鸡干...
陈奕迅的富士山下的歌词到底讲的... 陈奕迅的富士山下的歌词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这首歌大概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情侣分手后,女孩依旧对男孩念念...
1998年发行的十大歌曲 98... 1998年发行过不少经典歌曲,同样在98年也有不少热门流行歌曲,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传唱。下面MaiGo...
BIGBANG全员重聚MAMA... 天团BIGBANG,他们即将在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即Mnet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