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谈史说世”下拉名片“关注”王贵成公众号
近年来,各大卫视播出了许多抗日神剧,诸如《亮剑》、《雪豹》、《正者无敌》,《抗日奇侠传》、《永不磨灭的番号》、《我的兄弟叫顺溜》等等,这些神剧几乎都在讲述一个千篇一律的天方夜谭:当时大环境虽然是中国积弱,日本强大,但是,我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常能克敌制胜,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你看吧,大中国常常能天降“神人”,他仿佛天生就是鬼子的克星,再有名的日本将军,遇上他就成了松包软蛋,再善战的日本军队,碰到他就只能每战必败。这些鬼子克星尽管出身不同:要么是一个文盲壮汉,要么是一个文弱学生,抑或就是一个流氓土匪,但总能运用自己的一点儿小经验或小聪明,随时就可以将当时世界军事强国的日本官兵玩弄于鼓掌之中。
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抗日豪情,除了可以让现在一部分对抗日历史无知的观众大长虚骄志气之外,恐怕更多的就是自以为是地弘扬什么自欺欺人的正能量了,可惜这些神话在当时的抗日现场根本不可能发生。真正的历史事实是,因为侵华日军训练有素、作战有方,所以抗日战争才空前残酷而惨烈地进行了八年甚至十几年。
提起日军的作战素质,我不由得想起了在2014年1月25日《文摘报》上读到一篇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的报道,一个近30年不投降的“最后的日本鬼子兵”——原日本陆军少尉、被称作日军“最后的投降兵”的小野田宽郎,因肺炎于1月16日下午在东京的一家医院去世,终年91岁。
日军整体都已经投降了,而这个鬼子兵竟然近30年拒不投降,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读了心里真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还是先让我们听听这个“最后的日本鬼子兵”的故事吧。
小野田二战时被征召入伍,1944年11月,身为情报员的他被派遣至菲律宾卢邦岛担任守备任务。1945年2月28日,美军在卢邦岛登陆,大部分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战死。小野田却要作最后的垂死挣扎,把剩下的人分成小组,和三名同僚一起隐入丛林,继续顽抗。1945年8月15日,在盟军的联合打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派出由投降日本兵充当的军使赴各岛劝降,同时撒下大量传单。但小野田固执地认定战争没有结束,这些传单是在骗人,于是躲进了丛林深处。小野田带着三名士兵继续进行他自己的战斗。有时他突然出现在村落,射杀当地农民,然后躲入山林;有时他们偷窃当地居民的食物,偷鸡,杀水牛,捉野兔,甚至吃蜥蜴。到了1952年,他们亲人的家书与日本当时的报纸,不断地在丛林里出现。然而,小野田仍然认为这不过是瓦解他们意志的策略,冥顽不化的他做出的结论依然是:继续作战,永不投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小野田凭借在日本陆军中野侦察学校受过的野外生存训练,竟在异国的山林荒野中像原始人一样秘密生活了近30年。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74年2月20日,小野田在山里偶然遇到日本探险家铃木纪夫。这个探险家告诉小野田,战争早已结束。小野田这才半信半疑,但还是坚持必须有指挥官的命令才会投降,并要将保存良好的军刀亲自交给天皇。铃木回国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小野田的老上司谷口义美。1974年3月,小野田终于接受了亲自上岛的谷口义美的投降命令,身穿半旧日本军服,来到卢邦岛警察局,他向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后,郑重地把步枪放到地上,说:“我是少尉小野田。我奉上级的命令向你们投降。”
一句轻巧的投降之语就能抹掉这个“最后的日本鬼子兵”所犯的罪行?要知道,小野田在30年的战斗中共打死打伤了130名菲律宾人,包括士兵、警察和平民。许多菲律宾人主张把小野田绳之以法。但由于日本政府的积极斡旋,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赦免了他,并允许已经52岁的小野田返回日本。
1974年3月12日,小野田与两名同僚一起回到日本。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成了所谓日本“英雄”精神的象征。他接受过无数次媒体访问,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上百个受伤与至少30个无辜死亡的农民与破碎的家庭时,他坚决认为自己没有错,因为他身处于作战之中,故而不必为这些人的死亡负责。他脸无愧色,他的自传甚至成了畅销书,书名是:《绝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战争》。
这个“最后的日本鬼子兵”尽管在日本成了“英雄”精神的象征,但这样的英雄对于那些深受日军蹂躏践踏的人们来说,却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带给受害者的永远是挥之不去的噩梦。我在此不想再无谓地谴责这个“最后的日本鬼子兵”什么了,只是想让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明白,鬼子兵绝不是我们那些抗日神剧里所臆造的松包软蛋,如果他们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中国人还用坚持十四年抗战吗?还用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吗?国共两党难道一直是在消极怠工跟日本人闹着玩吗?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和铜墙铁壁不就成虚构捏造的了?
虚无的历史只能培养出人民的虚骄之气,这无疑是饮鸩止渴。我们应该清楚,抗战时的中国,始终是因为落后而挨打,军事技术、指挥水平和兵员素质方面都比日本落后很多。幸运的是我们最终避免了亡国,一是因为得道多助,有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同仇敌忾,得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援;二是因为无数军民舍命相拼,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才得以长久相持,正如《血战台儿庄》中所表现的那样。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