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军谊所饰演的钻山豹,在《乌龙山剿匪记》中展现了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的形象。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反派。这样的角色设定,让观众们对他是又爱又恨,情感复杂。
申军谊在《乌龙山剿匪记》中的出色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这也使他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焦点。值得一提的是,申军谊并非表演科班出身,他曾经是北京地铁的一名普通员工。然而,他对演戏的热爱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在27岁时踏入了演艺圈,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两年后,他凭借在《乌龙山剿匪记》中的出色表现,一举成名,并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的最佳男配角奖。在那个万元户稀缺的年代,他凭借一部戏就获得了高达8000元的片酬,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甚至不输于当今的顶级明星。
《乌龙山剿匪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在“东北虎”刘玉堂的英明领导下,深入张家界的土匪巢穴,与土匪头目田大榜、狡猾的钻山豹,以及国民党女特务四丫头等反面角色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剧中每位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性格特征刻画得入木三分,有时甚至让人对这些反面人物的亮相充满期待。时至今日,四丫头那冷艳绝伦的容颜与苗条优雅的身姿,依然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追完《乌龙山剿匪记》后,我又在地方台观赏了另一部作品——《血溅津门》。这部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天津卫的英勇抗争故事。虽然许多情节已随时间流逝而模糊,但其中三个剧中人名却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中:郝明、李园莉、郭运启。此外,关贵敏所演唱的片头曲也令人印象深刻,那激昂的旋律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对白主要采用天津方言,这对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语言启蒙。从小对方言就充满兴趣的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吸收着这些方言的精髓。如今,每当遇到陌生人时,我总能迅速判断出他们的籍贯,这或许正是那些年不经意间积累的方言知识的馈赠。
同年,我观看了由老舍先生原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该剧充满了地道的京腔京韵。它讲述了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北京老百姓遭受的深重苦难以及他们奋起抗争的壮丽篇章。剧中,李婉芬老师饰演的大赤包一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将角色的复杂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既令人痛恨又让人同情。最终,她在监狱中发疯而死的结局,无疑让人感到大快人心。
李婉芬,一位献身表演艺术长达50年的老艺术家,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北京人艺话剧《茶馆》中的庞四奶奶,还是《骆驼祥子》中的虎妞,亦或是《武则天》中的武则天,都展现了她的精湛演技。此外,她在春晚小品《送礼》中的表现同样令人难忘,一人分饰四个操着不同方言的老太太,演绎得既有趣又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