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除了郝堂 还有哪些村庄值得去? | 豫记
178 2025-07-01
在中国人的院子里,种树从来不只是为了好看。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里,藏着对生活的期盼。石榴、银杏、桂花这三种树,能在千家万户的庭院里扎根百年,正是因为它们既带着吉祥的好兆头,又能实实在在地给日子添滋味。
院墙边种棵石榴树,是很多地方的老传统。春天看它开出一树火红的花,夏天能在树荫底下纳凉,秋天摘几个裂开口的大石榴,剥开外皮,里头挤挤挨挨的红籽儿甜津津的。老话说“石榴籽多”,谁家娶媳妇嫁闺女,桌上总要摆两个石榴,盼着新人多子多福。在山东曲阜的孔家老宅,有棵明朝留下来的石榴树,四百多年了还年年结果,读书人经过树下都要摸摸树干,说是能沾上文曲星的福气。
要说活得长久的树,还得数银杏。北京潭柘寺里有棵“帝王银杏”,一千多岁了,树冠能遮住半个院子。秋天叶子黄得透亮,风一吹就像撒金箔。老百姓觉得这树招财,不光因为黄叶子像金元宝,更因为它能活成百上千年,就像代代传家的福气。现在人种银杏不单栽在院里,还能用铝线把枝条扭成各种形状。成都杜甫草堂有盆三百年的银杏盆景,树干弯弯曲曲像条老龙,春天发新芽时,嫩绿配着青苔,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八月桂花香是最让人惦记的时节。江南人家爱在窗前种桂花,开花时推开窗户,香气能飘进屋里。老话讲“门前有桂,贵人自来”,读书人更把桂花看作好兆头,说是闻着桂花香读书,考功名都能多几分把握。安徽宏村有户老宅子,院里左右各种一株金桂银桂,花开时黄白相映,月亮门里外都是香的。现在科学家说桂花香能安神,倒是和古人说的“闻桂心静”对上了。杭州胡雪岩故居的匠人最会摆弄桂花,院子设计得拐三个弯都能闻到香,这样的巧思现在看也透着聪明劲儿。
这些老树能在院子里扎下根,说到底还是摸准了人的心思。石榴让人看见日子红火,银杏叫人想着家业长久,桂花香里飘着对好光景的盼头。如今住在楼房里的年轻人,在阳台上摆盆桂花,过年时买支银杏插瓶,中秋节切个石榴摆在桌上,这些细小的讲究,连着的都是祖祖辈辈对好日子的念想。院子里的树一季季开花结果,人也跟着春种秋收,这份人与自然相处的老道理,就像树根扎在土里, 滋养着中国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