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泡水大起底!放错朵数小心“翻车”
117 2025-07-16
文/高树勤
频阳博物馆收藏有购买墓地记碑一通,俗称买地券。由于风俗所使,此类明清碑记并不鲜见,惟此碑中一字引起了我的兴趣。
“记墳于庄西南东西珍(畛),取申山寅向。地中长七大尺三小尺,同阔五大尺二小尺五寸,净地一分七厘四毫一系六忽三抄,護墳五分零七毫七系零八抄四,共地六分八厘一毫八系七忽五抄”。
文中度量单位虽用尺,但却有大尺、小尺之分。十寸为尺,人所共知,然而大尺是什么概念,当代已少有人知。古时度量士地,以60平方丈为一亩,故又称丈量,但此碑未用丈而用大尺小尺,其中便有了玄机。先了解丈量工具:取两根五尺长扁方木,齐头用铆钉穿在一起,可开合。两杆各有刻度,重叠五尺,开即一丈,故称丈杆子。为方便操作,一般只撑开按90度固定,如圆规状,这样,按等边三角形原理,其两脚着地时距离仍为五尺。两脚交替向前,一次五尺,俗称一杆子。量到地头一杆子不够,即用杆上刻尺着地度量。长宽相乘除以60即为田亩数。由此可知五尺即一杆子为一大尺。如遇估产或其它情事所致的非正式丈量,则不必拘泥,直接用步跷,每两步计为一杆,但除十分有经验者不能为。
随着时代进步,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地度量单位改按平方米后,“丈杆子”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除了古碑的文字记录,现实中,丈杆子活跃于打士豪、分田地以及成立合作社、人民公社等特殊时期的过往,还在许多人脑海里留下熟悉而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