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今日蒙洼,美哩很!

147小编 179 2025-07-17

一说起阜南的蒙洼蓄洪区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洪水来时一座座庄台如孤岛般矗立的画面可最近它却因为这些火了蒙洼的湿地、日落、星空.....在朋友圈刷屏了

(资料图 李艳龙/摄

(资料图 李占淮/

火的不仅是美景还有蒙洼人的日子四年来蒙洼蓄洪区广大干部群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兴水治水取得重大成效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资料图 崔丽莉/摄

01

兴水之利,守护长河筑安澜

为实现淮河流域安澜梦想,1953年,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建成,截至目前,王家坝闸共开闸泄洪16次,最近一次是2020年7月20日

历经多次开闸泄洪的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王家坝闸管理处副主任锁雷说,开闸泄洪能够削减淮河干流洪峰,护佑中下游城市、工矿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庞诚/摄)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南县王家坝闸考察时强调,要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淮河治理方案

这句话一直刻在锁雷和同事的脑海中。

7月21日20时,王家坝闸迎来2024淮河首次洪峰,锁雷与同事再次紧张起来。“汛期我们24小时值班值守,切实做好工程安全监测,确保安全度汛。”锁雷表示,四年来,他们一直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加强工程管理,对水闸进行全面“体检”,实施水毁恢复、桥头堡及启闭机房外观加固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对淮堤段、水闸上下游护坡及翼墙顶及办公区、生活区进行绿化,全面清理上下游水域漂浮物,奋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面貌。

(资料图 杜平/ 摄)

如今,站在王家坝闸东侧的观望台眺望,淮河水流已退,王家坝闸工程岿然不动。

除王家坝闸外,沿淮地区一道道防洪减灾的关键屏障逐步树起。

——建设中的安徽省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工程,计划在阜南县蒙洼蓄洪区和颍上县邱家湖、姜塘湖行蓄洪区新建20余座重要排涝灌溉建筑物,进一步改善蓄洪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行蓄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阜阳境内建设内容已基本完成;——洪汝河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可使大洪河及洪河分洪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一批基础性、枢纽性、流域性的重大水利项目加快建成投用,推动淮河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

(庞诚/摄)

02

不必远方,家门口实现就业

阜南县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阜南的第二站,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红亮箱包负责人王恒亮始终牢记在心。

在阜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红亮箱包通过金融贷款累计获得发展资金510万元,新增机械设备80台(套);与长虹模塑开展合作,县属国企鑫科工投有限公司以代购原材料、代建生产线方式注资249万元,增设月产200吨箱壳挤板生产线2条和年产130万只箱包组装生产线4条。

资料图,庞诚/摄

一批批“走出去”的箱包为这家企业的红火作着生动注解:

——2020年红亮箱包实现产值1100万元,2023年这一数值增长至1560万元,增幅达到41.8%。

——今年,“红火”的故事又翻开新的一页:新车间正式投用后,红亮箱包厂房面积将从原来的9000平方米增加到19000平方米,带动就业人数将从90人增加到420人。

时光飞逝,改变的不仅是红亮箱包。在蒙洼蓄洪区,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家门口的产业带来稳定收入,村民充满信心地奔向新的幸福生活。

03

与水共生,产业发展路更宽

车辆驶入蒙洼行蓄洪区,道路两旁的旱稻,连片的芡实水塘,时不时有水鸟飞过。

(资料图 张跃华/摄

在阜南县老观乡顺河村的芡实基地,管理员王绍华正与种植大户徐海东通着电话:“最近气温不错,芡实的长势好,预计亩产可以达到500斤……”

“去年的芡实老果亩产有400斤,按照4元一斤的价格算,共收益1000多万元,今年的行情和产量都要比去年好。”徐海东说,近年来的发展让他对扎根蒙洼充满信心。

(资料图 张天峰/摄

以往,蒙洼蓄洪区因地势低洼,雨季时常积水,农业发展被限制。如今,蒙洼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了一条变水患为水利、顺着水路找财路的发展道路

——因水而治、因水而兴,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蒙洼地区发展以芡实、莲藕为主的水生蔬菜面积达4.5万亩;

——去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75万亩,以鸭、鹅为主的水禽发展到148.32万只,利用荒滩、坡地养殖牛羊10.85万头;

——还有“声名远播”的杞柳,目前种植面积约6.5万亩,柳木文化全产业链企业509家,年产值达106亿元。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植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图景在这里徐徐铺展。

04

自力更生,庄台之上幸福景

在蒙洼行蓄洪区,一个个垒于平地之上的“土丘”,是沿淮特有的居住形态——庄台。曹集镇利民村的西田坡庄台就是其中之一。

(庞诚/摄)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走上庄台,看望慰问当地群众,临行前的那句“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继续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人一直记在心中。

56岁的刘勤堂和88岁的母亲住在庄台,闲时在家门口摆一个冰柜,做起小生意。刘勤堂的家正对着游客经常驻足的凉亭,他对蒙洼内的“大活动”更是充满期待:“搞活动的时候,雪糕和水不够卖

刘勤堂第一次尝到“大活动”甜头是在今年5月12日,2024“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阜南王家坝站暨阜阳市第二届自行车公开赛举行,西田坡庄台作为骑游组的终点,吸引了众多骑友和骑行爱好者,刘勤堂的冰柜也因此卖空。刘勤堂笑着说,庄台游客多了,“大活动”也多了,真正尝到了“旅游饭”的味道

(资料图 杜平/摄)

刘勤堂口中的“大活动”,就是吸引人到蒙洼庄台旅游的各类文旅体、研学游活动,在活动不断丰富的同时,旅游场景、业态也在不断完善,蒙洼人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利民村党支部书记郭国青告诉记者,他们以发展庄台旅游为抓手,整合全村7个庄台资源,计划分别打造红色党建、民生风情、休闲度假等不同风格的旅游业态,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

利民村走上这条旅游路,并非单打独斗。

近年来,阜阳积极构建“一核一廊两翼多极”,打造区域性文旅中心。淮河风情百里画廊作为其中“一廊”,起自王家坝闸、终于颍河入淮口,全长120.7公里,串联淮河沿线各地景区,蒙洼行蓄洪区境内占据43.7公里。

(资料图 张伟/摄)

“按照规划,淮河风情百里画廊(阜南段)将以王家坝闸至曹台闸的道路为风景道主线。”阜南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这条线路涉及王家坝镇、老观乡、中岗镇、曹集镇、郜台乡,规划打造西田坡党政庄台、童楼柳编庄台、连台殷台爱情庄台等,将王家坝湿地公园、淮河故道等串联起来,推动阜南民俗、庄台美食、蒙洼乡韵与体育运动、音乐节庆、民俗非遗有机结合,打造一条淮河文化集中展示、互动体验型的风景廊道。

来源:阜阳日报

上一篇: 70年前王家坝闸首次开闸,听亲历者讲述那段往事
下一篇: 阜南:刚参加完高考 他酒后跳水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