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与梳洗室的风水:吉凶方位有说法,不卫生容易患病
122 2025-07-20
他是我国历史上的风水第一人,他前半生入朝为官 担任国师,后半生离开朝堂救济百姓,他是地理风水的开山鼻祖,留下的撼龙经,让无数的地下工作者牢底坐穿。其中一句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更是被多数编剧改编搬上荧幕,他就是人称救贫先生的 杨筠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轨迹,看看历史上的杨筠松,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我国风水学在历经秦汉之后,到了隋唐时期,可以说已经非常完善了,而名气最大堪舆大师,莫过于李淳风和袁天罡了。在我看来,杨筠松的水平完全不亚于两人,
杨筠松字叔茂后世称之为救贫仙人,也是唐代著名的堪舆大师,杨筠松出生于834年的 窦州马贵,也就是今天的广州高州,他自幼聪慧过人,17岁便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因为自幼喜爱 风水学,并且有极高的造诣,因此被唐僖宗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加封国师,掌灵台地理事,也就是负责历法制定和天文观测的工作,直到公元880年,农民起义军黄巢率军攻打京城,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杨筠松果断辞掉了工作,
临走还将宫中的风水秘术带了出来,要知道那时的风水学属于秘术,皇室大多都会依靠风水学来保住龙脉,一般的普通人很难有所接触,想学更是难上加难, 黄巢之乱,宫廷动荡,杨筠松这才有机会将风水秘术带出宫门,将风水学 传入民间,离京后杨筠松一路用自己的地理之术帮助百姓,因此在民间还有个称号,叫救贫先生。在到达 虔州时,落脚黄禅寺遇到了自己的大弟子曾文辿 , 交谈中曾文辿被杨筠松的风水学深深吸引,虽虔诚拜入杨筠松门下,后来跟着杨筠松云游四海 寻龙捉脉,逐渐的掌握堪舆之术,后来曾文辿也成了一代风水学大师。
唐朝末年,赣南起义军的首领卢光稠占据虔州自封卢王,但是他认为,自家祖宗的安葬之地,还是要找一个风水宝地,助自己夺得天下,于是找到了曾担任国师的杨筠松,要说杨筠松实力果然不凡,很快便找到了龙脉,为此卢光稠开心不已,但同时又问了杨筠松一个问题,天下除此龙脉,还有天子地否?,毫无防备的杨筠松当场作答,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大意就是,天下的龙脉数不胜数,听完卢光稠瞬时起了杀心,其实此时的杨筠松也感觉到了卢光稠的杀意,于是交代自己的弟子曾文辿,如若自己遭遇意外,便设法让卢光稠在 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在十字路口挖上一口井,骗他说能保卢氏一族世代出天子,曾文辿虽不懂师傅的用意,但也没有多问,不久后 杨筠松被卢光稠杀害,曾文辿游说卢光稠,按照杨筠松此前交代的装了水碓,挖开了水井,不久后卢光稠背长痈疽 疼的死去活来,最终自缢而亡。曾文辿这才明白了杨筠松的用意, 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此法一出,赣州的天子气被迫,转而成了煞气。杨筠松终是用自己的办法复仇成功,
那么杨公又是如何被搬上神坛的呢?相传杨筠松一有赶山鞭而有赶山术,他寻龙捉脉 走面赣闽边区,那里有山挡着老百姓,他既能赶山到不碍事的地方,或是哪里有水患,又能将山上的石块赶到水中形成水坝,蓄水供老百姓灌溉农田。但奇术必有破绽,相传赶山之时不能被女性看见,如若看见赶山山必是瞬息停在原处。
另外嘉靖《赣州府志》记载
旧传乡人有馆谷杨筠松者, 久而臧获厌之,筠松辞去,乃以杖叩石,出泉凡三坎,用酬其汤沐之劳。后人异之,环砌以石建亭其上,遗址尚存。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杨筠松在赣州地区已经不风水大师了,而是排到了仙人级别。
杨筠松生于834年,于公元900年离世,终年67岁。杨公一生著作了,《撼龙经》《疑龙经》《三十六龙》《天元乌兔经》等多部著作,被后世风水家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