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纳甲讲座(三)
上一次我们讲了周易的起源和发展,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如何起卦。
八卦重叠之后就成为六十四卦,在六十四卦中,我们通常用上下卦来表示一个卦体,比如上卦为乾卦,下卦为坤卦,我们就称之为天地否卦。上卦为坤卦,下卦为乾卦,我们就称之为地天泰卦。同样的道理,还有天山遁卦,天风垢卦,水雷屯卦,水火既济卦,雷火丰卦,雷地豫卦等等。
那么如何得到一个完整的卦体呢?古代起卦是非常繁琐的,要用专门的蓍草起卦,具体方法在系辞传中有明确的记载。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仂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两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上面这一段就是关于古代起卦的方法,我以前曾经专门介绍过,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后来人们用铜钱起卦取代蓍草成卦,用三枚铜钱进行摇卦一共摇六次第一次为初爻,第二次为二爻,以此类推第六次为上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卦体。
古人对于摇卦也是很有讲究的,摇卦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个人卫生清洁,衣冠整齐,选择一个干净安静的地方起卦。
起卦前,手捧铜钱,先要进行祷告,通常为:今有某地弟子某某某,诚心向神明祈祷,因某事心中不明,请神明告示。而且还要求说出声来而不是默念,因为默念容易走神,出声的状态下精力会比较集中。
科学发展到现在,到目前我们无法证明神灵的存在,或者说可能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神明。
但是周易预测是基于规律判断,而这种规律又超出了我们现在的认知范畴,所以我们姑且延续古人所说的“神明”。两千多年前孔子也不说“怪力乱神”,但他仍然主张“祭神如神在”。
因此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动机去研究易经,相信也罢,证伪也罢,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是有必要的。
硬币抛出后,三枚硬币可能会出现四种排列组合。我们把数字面称为阴,国徽面称为阳,这就如同人的前面为阴,背面为阳一个道理。
如果出现两阴一阳,称为少阳,记作“—”;
如果出现两阳一阴,称为少阴,记作“--”;
如果出现三面均为阳,称为老阳,记作“—”o;(变爻)
如果出现三面均为阴,称为老阴,记作“--”x。(变爻)
通过六次摇挂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卦体,你所卜问的信息就蕴含在其中。
到了这里,虽然你对周易纳甲筮法还没有入门,但是已经学会了如何起卦。有了这个卦体,再加上起卦时间,交给一个会断卦的人,就可以帮你解卦了。
比如预测今日财运得到:阴,老阴,老阳,阴,阳,阳。上卦是巽卦,下卦是艮卦,巽为风,艮为山,这一卦就是风山“渐”卦。二爻和三爻是老阴和老阳,称为变爻,所谓变爻,就是物极必反,会变成相反的爻,老阴会变成阳爻,老阳会变成阴爻,于是变卦就成为上巽下坎,变成风水涣卦。你得到的卦就叫做:渐卦变涣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