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绿植别瞎摆!要注意这3个细节,有实打实依据,绝非迷信
163 2025-07-28
以前家里厨房的台面大多是一个高度,炒菜和备菜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操作。
这种统一高度的台面看着整齐,可实际用起来问题不少。
炒菜的时候得一直弯腰,时间长了腰累得不行;备菜时又得频繁抬手,肩膀也跟着酸痛,操作起来特别不顺手,一点都不符合人体工学。
好在我老婆有远见,装修时坚持把厨房台面做成“高低台”。
一开始我还担心不合适,没想到住进来之后,全家人都夸这个设计太好用了。
可能有人会问,到底啥是厨房高低台呢?说白了,就是把厨房台面按不同功能区做成不一样的高度。
一般来说,炒菜的烹饪区台面高度会比切菜、摆放食材的备菜区低一些,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大概在5 - 10公分,具体可以根据家里人的身高来定。
厨房高低台有什么优势?
那厨房高低台为啥越来越受欢迎呢?和传统的统一高度台面比起来,它的优点可不少。
1、操作更舒适
以前统一高度的台面,不管是炒菜还是备菜,身体姿势都不舒服。
炒菜时炉灶区域要是和备菜区一样高,就得弯腰对着炉灶,时间长了腰部压力特别大;备菜时在同一高度的台面上切菜、摆放食材,手臂得抬得较高,肩膀很容易酸痛。
而高低台把烹饪区高度降低,刚好符合炒菜时手臂自然下垂的高度,不用弯腰,腰部轻松不少;
备菜区升高高度,切菜时手臂能自然弯曲,肩膀也不会累,做饭时的身体疲劳感大大减少,做饭也变得轻松了。
2、更贴合人体自然姿势
人在做不同操作时,合适的高度能让动作更顺畅。高低台的设计要按照人体工学来设计,高低太差一般在10CM左右。
这样炒菜时手臂能自然发力,翻炒起来更轻松;切菜时不用弯腰驼背,视线也更清晰,就像专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一样。
3、功能分区明确
传统统一高度的台面,整个厨房看起来比较单调,功能分区也不明显。
而高低台通过不同的高度,自然地把厨房分成了烹饪区和备菜区,哪个区域是做什么的一目了然。
而且,高低台还能根据厨房的整体风格选择合适的材质和颜色,比如烹饪区和备菜区可以选同一种材质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材质但搭配协调的,让厨房看起来更有层次感,既好看又实用,整个厨房的颜值和实用性都提升了不少。
做厨房高低台的注意事项
厨房高低台的优点很突出,但是施工的时候如果不注意细节,也很容易出现问题,要想拥有一个好用又好看的厨房高低台,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这几点:
① 确定高度差和各区域尺寸
首先测量家人的身高,一般来说:
烹饪区的高度 = 使用者身高 ÷2 - 5cm
备菜区的高度 = 使用者身高 ÷2 + 5cm
然后确定各区域的长度和宽度,烹饪区得考虑炉灶的尺寸,一般不小于80公分;
备菜区要考虑日常备菜的需求,最好能有90 - 120公分左右,这样摆放食材和切菜都更宽敞。
尺寸定好后,还要考虑厨房的整体空间布局,别让高低台影响了厨房的动线,得让人在厨房操作时能顺畅地走动。
② 选对材质和衔接方式
材质这块很关键,烹饪区挨着炉灶,温度高,得选耐高温、好清洁的,像石英石、花岗岩就挺合适;备菜区可以用同样的材质,或者找质感差不多的,保证整体看着协调。
高低台的衔接处处理也有讲究,常见的是直角和圆弧过渡两种。
直角衔接简单,但边角容易积灰,打扫起来麻烦;圆弧过渡不仅好看,还没有卫生死角,清洁更轻松。
建议大家选圆弧过渡,不过这种对师傅手艺有要求,得提前沟通好。
③ 做好防水和排水
厨房台面经常有水,高低台也一样,防水排水必须做好。
装台面之前,记得在下面刷一层防水涂层,防止水渗到柜体里。
备菜区可以稍微做个坡度,让水自然流向水槽,烹饪区要是溅水,也能顺着坡度流到水槽或者地面排水沟,避免台面积水。
④ 柜体设计和收纳要考虑好
高低台下面的柜体得跟着台面高度调整,烹饪区下方可以按炉灶尺寸定制,确保安装合适;备菜区下方做成抽屉或者隔板,收纳厨房用品更方便。
同时注意柜体的深度和高度,既要能装东西,拿取也要顺手。
另外,在高低台侧面或者上方装开放式置物架,放常用的调料和餐具,增加收纳空间。
结语:
厨房高低台设计好了,做饭更舒服,厨房也更有设计感。
不过前期一定要和设计师、施工师傅多沟通,把细节都考虑到位,才能做出满意的高低台,让厨房变成家里温馨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