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永镇河是有龙脉的,出了几十个达官贤仕

147小编 174 2025-06-19

(网络图片,致谢原创)

外婆的永镇河

文/田园风光

一条蓝得发亮的溪流,如飘逸的绸缎,舒缓,轻盈地向外河漂去。漂近河堤底的涵洞处,像红领巾般打了个结,再旋进涵洞。外河的出口处,被涵洞挤扁了的溪流一半是水,一半是雾,涌入大河,溶进河流,顺着宽阔的河床向远方奔去......­

外婆告诉我,这里早前叫黑夜(鱼)湖,是个出土匪强盗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这条溪(排灌渠),把永镇河与涔河相连,涨水时往外河排水出去,天干时从外河放水进来。从此,这个土匪窝就没了,这一片烂湖就变成了良田......

小时侯差不多年年都会跟着母亲去给外婆拜年。从如东铺去梅家港的外婆家,永镇河是必经之路。从如东铺下一个大长坡,就是永丰的天星村,再过牌楼岗就是永镇河。永镇河原来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我看到的时侯就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由窄渐宽,由低渐高的单边河堤,形状像条卧龙。

我们从龙尾巴处上街(母亲称过永镇河叫上街)。有一大截是没有人家的。堤窄,也不平。骑自行车都要考技术。往南走,堤渐阔。一边有了人家,一边是路。再往前,两边是人家,中间是街道。我舅嗲就住这里,是为躲洪水从魏儿(家)岗搬过来的。母亲要我喊舅嗲,我不喊。隔了一辈,就像隔了一座山。

舅嗲不生气。一脸的笑,如牡丹花开。母亲小声对我说,这里是外婆的娘家。她小时候也跟着我的外婆去她的外婆家拜年。母亲这么一说,我突然感到好亲切,以至后来每每路过,心里便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好像,好像这永镇河是外婆的永镇河。

上得街来,才见街不是直的,。蜿蜒状,似一条灵动的龙。

有铁匠铺,篾匠铺,粑粑铺等等。路过铁匠铺,我就停下来隔着老远看。那时候没有电视,看个电影也是几年一遇。只有小人书(连环画)看。看打铁是个好玩的事,乡里的小孩差不多都喜欢。听大锤小锤落铁盘的叮当,看快如闪电,艳比烟花的火光四射。比西洋镜还西洋镜。不等你看过瘾,甚至才看到个“序幕”,母亲会立马车转身,一把拉起我逃也似跑开去。

粑粑铺满街都是。当然没有现在的药店那样三步一店五步一铺的壮观。粑粑铺之所以多,是有故事的,千万别误以为是这里的人好吃。永镇河地处平原,其北边尤为低洼,遇上多雨年份便是一片汪洋。这里的老百姓特聪明,栽培出了一种会游泳的智慧水稻,俗名叫泅水糯。水涨它也长,是与水同呼吸共命运的好伙伴。泅水糯又称求水糯(大概是寻求水神保佑的意思吧)。泅水糯由于在深水中浸泡生长,与普通稻谷不同,具有粘,软,糯,绵的特点。特别适合打糍粑,煮甜酒。最有诱惑力的是糍粑,软糯如棉的糍耙拌上红糖,再撒一把香芝麻,今天想起来,还会咽口水。还有用糯米熬制的锅巴糖,簿如锅巴,亮似镜子,掰一块丢进嘴里,落口消融,沁甜的。锅巴糖是纯糖,不掺别的东西,成本高,一般会收藏在自家瓷坛里,蛮久蛮久舍不得吃。

沿街摆小人书摊的,卖湖藕的,野生鱼虾的,油炸麻花的,串串糖葫芦的,隔几步便是,.......

永镇河是有龙脉的,方圆就那么几平方公里的地方,出了几十位达官贤仕,其中不乏权倾朝野的钦差大臣。

永镇河的春天来得早。大概是风水好加上土地肥沃的缘故吧。春节一过,便见春风杨柳万千条,桃红李白十里香。不到五月,又见小荷就露尖尖角。有人说永镇河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我看一点都不夸张。我说永镇河是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好喝不上头,常喝长养身。她的故事,在我记忆的内存里,不点鼠标都会蹦出来。

岁月的变迁,原来的永镇河已不复存在。但那条绸缎般蓝得发亮的溪流还在流淌,还在滋润着这一方人家,这一方田地,那是永镇河的血脉,那是永镇河不老的生命。

昨天和一位乡友聊天,他说别人最难忘的是初恋。他说他没感觉,没印象。一说起永镇河,他连说记得,记得----每到过年的那些天,十里八村玩狮子,舞龙灯,打三盘鼓,渔鼓筒的都喜欢朝永镇河跑。这里的人家不会关门,敞起大门迎接。还生怕少给了钱。会追上去,大包小包地送上自制的泡儿糖,芝麻糖,锅巴糖.......

永镇河的人就是如此实在,纯朴.善良。图热闹,图喜庆。盼风调雨顺,盼国泰民丰。

半个世纪过去了,记忆如昨。不晓得这算不算作乡愁,如果算,那乡愁是不曾褪色的美丽。

乡愁,像一杯浅红的葡萄酒,淡淡的甜,微微的苦,蕴含着人生无尽的回味。

记住乡愁,记住那一抹忧伤让以后不再忧伤。记住乡愁,记住那一种快乐让以后更加快乐。

编辑:玫君

上一篇: 救命!去道观千万别踩这个地方!不然后果……
下一篇: 南怀瑾错了!穷人修一辈子风水,不如富人投胎时选对子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