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建房风水攻略(建房前)
51 2025-07-04
回复“人人都能学易经”,有惊喜~
临卦第十九
【原文】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译文】
《临》卦象征监临:至为亨通,利于守持正固;但是到了(阳气日衰的)八月将有凶险。
《彖传》说:“监临”,说明此时阳刚正气日渐增长,临人者和悦温顺,刚健者居中而上下相应。获得至大亨通又要守持正固,这才顺合大自然的规律;“到了(阳气日衰的)八月将有凶险”,那是因为接近消亡、好景不能长久。
《象传》说:水泽上有大地,象征“监临”;君子因此花费无穷的思虑教导百姓,发扬无边的美德容纳养育民众。
【说明】
临:卦名,下兑上坤,象征“监视临察”。案,“临字,《说文》:“监也”,《尔雅·释诂》:“视也”,《穀梁传》哀公七年“有临天下之言焉”范宁注“临,抚有之也”:此三说,实均明“临”字含有“由上视下”、“以尊临卑”之义。至于《序卦传》所谓“临,大也”,亦是就“临人”者必须崇高、尊大而言。本卦初、二两爻阳刚浸长,从全卦之象看,正寓以德临人的意义。《正义》曰:“以阳之浸长,其德壮大,可以监临于下,故曰‘临’也。”
元亨,利贞:此谓以德临人必然至为亨通,利于守正。《正义》:“刚既浸长,说而且顺;又以刚居中,有应于外,大得亨通而利正也。”
至于八月有凶:此句以时令为喻,说明“监临”盛极必有衰落的危险。《礼记·月令》仲秋之月云:“是月也,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故谓“八月有凶”。《程传》:“圣人豫为之戒曰:阳虽方长,至于八月,则其道消,是有凶也”。
胡炳文说,“不徒曰‘教’,而曰‘教思’,其意思如兑泽之深;不徒曰‘保民’,而曰‘容民’,其度量如坤土之大”。(《周易本义通释》)此从“教思”“容保民”的措辞蕴义,分析《大象传》的论象特色,似颇可取。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临者,大也。以大临小,以上临下,内悦外顺,婚姻上卦。居官升进,人财和雅,纵有灾殃,不能相惹。
迫临、临下,下兑为悦,上坤为顺,悦快而顺从,保证可以亨通。此卦为蔡琰困于番卜得之后,知必返故国。
古人举行大祭,遇此卦,记为元亨,利贞为有利于占卜。筮遇此卦,举事则利,但限于八月,八月以外则凶。
古天时:久雨,三日不止,午未日晴。
风水:丁癸向,其山火烧,穴中边湿润平坦,前山低,主子孙富贵。
家宅:有外姓人同居,若无则有口舌是非。
求官:迁职之兆,应卯酉日。
望事:与人相约日求无虑,吉。
婚姻:虽有人破终成,有口舌是非。
交易:多有口破;不成之兆。
见贵:只宜守旧,若要进前,恐有未遂。
胎产:主贵子,若春夏占只生女,无险。
寻人:不宜急,急则空,行迟缓,必相遇,其人目下身动。
出行:三人同行,当有一人在别处去,自身虽有疑不为患。
行人:三人等一人,不久即见,有口舌。
求财:与人同求,先难后易,两重财,一重空手可得,一重将花本求。
遗失;生物在三窟中,或藏于三人家,死物宜灶下寻,在外不在内。
捕盗:有三五人相同,在东南,火烧山下,难捉,逢已辛日见信。
疾病:夜梦颠倒,狂言妄语,或因酒中得病,心腹疼痛,往东南方求医。
词讼:乃三人之事,一人望信,宜求口姓贵人,本欲讼他人,反伤于己,身宜和。
北宋易学家邵雍
以上临下,相佐相互;居安思危,时时慎戒。
得此卦者,好运来到,诸事如意,人情和合,但行事不宜过于急进。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活水流行,好运方来。
财运:经营有成,获利可期。
家宅:家业正旺;两姓和合。
身体:疾病拖延,不致危险。
《高岛易断》
“临(臨)”字从“人”,从“臣”,从“品”。人中属君王最尊贵,臣是把人作为臣民来统御,品是区别人的品类。就是说,君王临朝统御天下,统率臣民,辨别他们的贤良与否而加以任用,即君王莅临百姓,尊贵者莅临卑贱者,上位者莅临下位者。临又有监守的意思,所以“监”字从“临”省文。
另外,临卦兑在下卦而向上,坤在上卦而往下,象征彼此关系密切。卦体兑为泽,坤为地,地在泽上,这是以地临泽;上面是四个阴爻,下面是两个阳爻,阳爻要上进,这是以阳临阴。所以下卦喜悦而依附上卦,上卦柔顺而反降到下卦。附于上卦是从下附上,降到下卦是以上临下,总之是莅临之象。卦爻辞有“临”的字样,于是以临为卦名。
临卦兑在下,坤在上,兑为悦,坤为顺。坤卦的“元享”是顺导致的,临卦得到坤元的顺,所以也说“元亨”;兑卦的“利贞”是悦导致的临卦得到兑卦的悦,所以也说“利贞”。元亨利贞四德首先具备于乾卦,乾为天,临民的人应该效法天,所以临也具备这四德。
“八月”的说法,众多儒者的议论多样,但《周易》之道不外于阴阳消长。就辟卦来说,临为二月的卦,二月值仲春,阳气方长。八月值仲秋,阳气渐消;阳消阴长是凶道,所以“至于八月有凶”。说至,是未至而防至的意思;说有,是没有而防有的意思。如果是已至已有,那么凶险已经临身,要躲避也来不及了。圣人用《周易》垂诫,希望临民的人事先防备,也是“履霜,坚冰至”的意思。这样,凡事有吉而无凶,天下就可以常治不乱了。
刚指兑下面的两画,即初爻和二爻。浸,渐的意思,指两阳渐长于下面而上进。内卦为兑,外卦为坤,象征内悦而外顺。“刚中”,指二爻阳刚得中,应指五爻以柔中应刚中,说明刚爻与柔爻相应。大即元,以即利。《象传》中的“以”字,都用来解释“利”字。具备元亨利贞四德的卦,有乾、坤、屯、随、临、无妄、革七个,各卦的四德都从乾卦的六个阳爻而来。乾为天,故说“天之道”。“浸而长,说而顺”是得到了亨通之道,“刚中而应”是得到了正道,即所谓“尽人以合天”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临值二月,“刚浸而长”,到八月柔浸而长的时候,刚就浸而消了。“不久”指将消,即浸的意思。刚浸而长,君子应天而行事,才能“大亨以正”;刚浸而消,君子应当预先警戒,这样才能免于凶险。阳长阴消,拿天道来说,叫做寒暑往来;拿世道来说,叫做君子进而小人退。圣人特别在临卦反复垂诫,其用意太深了!
以这一卦比拟人事,或者登高远望,或者临渊羡鱼,或者临事而知道畏惧,或者临钱财,或者临险难,都是临。人事的危害,不是失于过刚就是失于过柔,只有在刚长时能以柔顺相济,在柔长时能以刚健相济,和悦而巽顺,刚柔并济,才能万事亨通,政事公正,成就最好的人事。
阴阳消长属于天道循环,虽然不是人力所能挽回的,但人事的吉凶却就在其中。用浅显的话来说,平时不谋划好衣物,严寒到来的时候就会受冻;平时不谋划好食物,饥饿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恶行还不显著的时候如果不自我检摄,那么恶行必定逐渐发展,以至大到不可改正;邪念还不炽盛的时候如果不自我闲防,那么邪念必定逐渐炽盛,以至发展到不可收拾,都是凶道。任凭欲望产生并且放纵它,邪僻奢侈,这就是盗跖为什么终究是盗跖;恢复本性而澄明它,戒慎恐惧,这就是伯夷为什么所以终是伯夷。天道的阴阳寒暑在转移之间,人事的善恶邪正也在一转移间。临卦六爻,只有五爻刚柔得中,称为“知临”,智则明达,能察知几微,自然有先见的吉祥而无后于时机的凶险。人事的趋吉避凶之道,不外是这一点。
通观全卦,象征英明的君王在位,为天下大悦的时期。坤地在上卦,却卑低而顺下;泽水在下卦,却浸长而悦上。水和土本来相亲近,犹如君王平易而亲近百姓,百姓都欢乐地亲附君王,这就是临卦为什么为临卦。初九和九二同样为“咸临”,指泽水从山上流下。在初九时泽还没有盈满故说行;九二泽水已经盈满,故说“无不利”;六三水已经到岸,故说“甘”;六四地与水相接,故说至;六五为地泽正应的爻,有智者乐水之象,故说“知临”;上六地更厚,泽更深,故说“敦临”。
咸是临的快速,甘是临的祸害,至是临的诚恳,知是临的明智,敦是临的久远。“咸临”体现德行的感通作用,“甘临”体现性质的过于阴柔“至临”体现地位的得当,“知临”体现临道的明智,“敦临”体现心志的笃厚。六五君王不单独临民而能用人,所以称为“知临”。运用咸、至、敦,君子之道就长;去掉甘,小人之道就消。阳爻喜悦而浸长,阴爻柔顺而消退,于是天时得正,人事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光明而祥和,天下大治,这实在是莅临百姓的最高境界。
上卦的坤地高,下卦的兑泽低,以上位者莅临下位者,所以叫临。莅临下位者的方法不外教导和养育两种。兑为悦,教导而能愉悦,可以用来集思广益;坤为顺,养育而能顺从,足以容纳百姓。教导而有所思虑,如同兑泽的浸润;容纳而又保护,如同大地的博厚而能负载。“无穷”体现泽的长远,“无疆”体现地的广大。另外兑为口,所以能教导;坤为腹所以能容纳。君子取象泽和地而莅临亿万人民,教导的目的在于培育英才,保护的至诚如同抚育赤子,恩泽普遍地施予众生,德量广大地包容世界,这是临的极致。
问时运:目前作事,恰如一潭活水,流行自在,好运正长。
问商业:泽是货物,地是贩运的地方,得到这一卦,获利不但丰厚,而且特别绵长。大吉。
问家宅:住宅必定在接近水泽的地方,家业正兴旺,人财两方面都昌盛,大吉。
问征战:阵地适宜在临水处,不但一时能够得胜,而且有万民归附之象。
问疾病:性命可以保住,但疾病必定绵延很久,一时难以痊愈。
问讼事:恐怕许久不能了结。
问婚嫁:两姓和合,五世子孙都昌盛,大吉。
问胎孕:生女孩。
问行人:一时不会归来。
问失物:在河岸处寻觅,保证可以得到。
传统解卦
这个卦下兑上坤。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喻君主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
大象:池泽之水灌溉地面万物,相辅相成,生生不息。
运势:诸事亨通,上下和合,前途有望,但不宜过于急进。
事业:正是成功的极好时机,务必抓紧,不可失去良机。但却不可就此满足,时运会很快消失,一定要从长计议,注意总结经验,团结他人,共同开拓新领域。
经商:会十分顺利,并有收获,但须随时注意市场动向,兢兢业业,防止出现意外的事故,尤其应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求名:自己的努力已到了收获的季节,应更加虚心,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小心地实现目标。很可能出现意外,应以刚强的意志应对,过于软弱将失去机会。
婚恋:加紧进行,全力以赴,双方以诚信相待,美满、和谐。
决策:头脑灵活,善于同他人交往,有主见,具有领导才能。务必加强个人修养,诚信待人,树立威望,要有远大的眼光,长久的计划,可保事业发达、前程光明。
【原文】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译文】
初九,感应于尊者而施行监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象传》说:“感应于尊者而施行监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初九的心志行为端正不阿。
【说明】
咸临,贞吉:咸,通“感”,犹言“感应”(参阅《咸》卦译注)。此谓初九当“临”之始,阳刚处下,上应六四,犹如下者感应于尊者而施监临,故以守正获吉。《集解》引虞翻曰:“咸,感也。得正应四,故贞吉也。”《程传》:“四,近君之位。初得正位,与四感应,是以正道为当位所信任,得行其志。获乎上而得行其正道,是以吉也。
上能感下,下则应上。初九处位虽卑,其德已足以临人、临事。但此时为“临”之始,尽管见信于上,尚不宜大用,故须谨守贞正,可获吉祥。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初九,咸临,贞吉。【吉】
咸读为感,君子志行正,方可以感人,《说文》:“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论语·颜渊篇》:“君子正已以感下,则民自向化,故曰咸临贞吉。”
讼有理,谋事成,出往吉,行人至,病安。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会交好运,营谋称意。做官的会得到众人的拥戴,能升迁。读书人参加考试者必能考出佳绩。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初交好运,守正大吉。
财运:新货推出,自然获利。
家宅:吉事临门;佳偶可成。
身体:初起之病,可保治愈。
《高岛易断》
山泽通气的卦称为咸。本卦泽上有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所以初二两爻都说“咸临”。初爻居卦的开始,其阳气还微弱,与四爻相应。四爻阴柔而当位,初爻阳刚而得志,都得到了正位,所以能相应而共同辅佐大君的“知临”,所以说“贞吉”。《象传》说“志行正也”,指初爻居正位,所以立志进行的事没有不正当的。
问时运:目前刚交新运,能守自己的正道而行,就没有不利。
问商业:值新货上市的时候,市价平稳正常,尽可以贩运,没有不如愿的。
问家宅:一定是忠厚、中庸、正派的人家,现在正有吉事临门,非常有利。
问征战:初次临阵,应该从大路进军。吉。
问疾病:病是刚得的,正气充足,可以保证马上痊愈。
问婚嫁:门户相当,品行端正,是一对好配偶。
问讼事:一经审判就可以了结。
问胎孕:生男孩,临盆时有喜事。
【原文】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译文】
九二,感应于尊者而施行监临,吉祥无所不利。
《象传》说:“感应于尊者而施行监临、吉祥无所不利”,说明九二并非由于顺从君命。
【说明】
咸临,吉无不利:此谓九二处《临》下卦之中,上应六五,也具“咸临”之象;因其又含“中”德,较初九之阳更见盛美,故“吉无不利”。《程传》:“二方阳长而渐盛,感动于六五中顺之君,其交之亲故见信任,得行其志,所临吉而无不利也。吉者,已然,如是故吉也;无不利者,将然,于所施为无所不利也。
未顺命:未,似含“并非由于”之意。此谓二与六五相感以临人,并非由于顺承君命。《程传》“未者,非遽之辞”,“九二与五感应以临下,盖以刚德之长,而又得中,至诚相感,非由顺上之命也,是以吉而无不利”
《象传》“未顺命”之义,前人有不同看法。如:一、孔颖达释为:“未可尽顺五命,须斟酌事宜,有从有否,故得无不利也。”(《正义》)二、朱熹曰“未详”(《本义》),主于阙疑待考。三、马其昶本李光地之说,释为“不委顺于命”(《重定费氏学》)。诸说并可参考。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平】
此爻咸疑为威,以威临民,则万民服,无威则天下乱,故曰威临,吉无不利。
讼宜和,婚成,谋事先难后易,病安。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营谋获利,但宜认清时机,不然不能成事,美中不足。做官的会光明磊落,地位清高。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贵人相助,运气正佳。
财运:一再经营,依然获利。
家宅:福星高照;婚嫁亦吉。
身体:并无大碍;讼事未决。
《高岛易断》
九二为成卦的主爻,以刚健而中庸的素质,与六五柔中的君王相应虽然在大臣的位置,但是任职的日子还浅,不能保证没有众阴爻的嫉妒所以径直相临必定有灾咎,应该等到上位的君长了解了我的才德再临人这样才能得吉。爻辞说吉,说“无不利”,在六爻中得到特别的赞美,是初爻以正道相感通,二爻以中道相感通的缘故。
《象传》说“未顺命也”,指二爻在下体而不当位,所以小人不能都听从它的命令。
问时运:目前时运正好,又得到贵人的照应,大吉。
问商业:初次已经获吉,第二次更为有利。
问家宅:有福星照临之象,前后都吉。
问征战:再接再厉,行动都吉。但必须防止偏裨将领中有不服从命令的,以致坏事。
问婚嫁:都有利,而属羊的最理想。
问讼事:不至于失败,但一时得不到顺从。
问胎孕:生男孩,但还没有生产。
问行人:行人的归期还没有决定。
【原文】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译文】
六三,靠巧言佞语监临于众,无所利益;要是已经忧惧自己的过失而改正,就不致咎害。
《象传》说:“靠巧言佞语监临于众”,说明六三居位不正当; 已经忧惧自己的过失而改正”,说明咎害不会久长。
【说明】
甘临,无攸利:甘,《王注》:“佞邪说媚,不正之名”,指甜美巧佞的言辞。此谓六三居《临》下兑之上,阴柔失正,犹以言辞巧佞临人,故“无攸利”。《程传》:“三居下之上,临人者也。阴柔而说体,又处不中正,以甘说临人者也。在上而以甘说临下,失德之甚,无所利也。”
既忧之,无智:此从正面设诫,谓六三若能自知不正,心有忧惧而改过,则可“无咎”《程传》:“既知危惧而忧之,若能持谦守正,至诚以自处,则无咎也。
众不可欺,“临”不可“甘”。六三以“甘”临人,正是哗众取宠之象。爻辞又设“忧之”之诫,则体现《周易》作者的劝勉意味。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吉】
甘为甜,甘临为严临,忧与优通用,宽和之义。以宽和临民,无咎。
出入谋事不利,婚成,讼无气,求财无。
北宋易学家邵雍
凶:得此爻者,有忧愁,会受苦劳累。做官的会受到小人的谗言攻击,志不能伸。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知悔改正,后运可期。
财运:糖业有利,其余未必。
家宅:迁徙为宜;婚姻不合。
身体:药不对症,可服苦辛。
《高岛易断》
甘在五味中最受人们的嗜好,有使人恬然快乐的含义。“甘临”指不能以德临人,而以甜言蜜语谄媚别人,没有真心实意。三接近二爻,见二爻没有从命,就以花言巧语寻求进步。言说虽然甜美,位却不当,究竟说来有什么利益?既知道这样做的错误而“忧之”,而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也足以弥补前日的非,从而免去灾咎,叫做“既忧之,无咎”。
《象传》说“位不当也”,指阴爻居阳位,交位不正;“咎不长也”指幸而忧虑得快,所以灾咎不至于长。
问时运:运势既不好,行为也不正,幸而能知道改悔,以后有希望。
问商业:店址不得当,只有贩运糖业有利。
问家宅:屋运不好以迁徙为吉。
问征战:屯营的位置不当,迁营才吉。
问疾病:药不对症,应该服苦辛的药剂。无害。
问婚姻:不合。
问行人:在外面不得利,近期可以归来。
问失物:可以得到。
问胎孕:生女孩,恐怕难以长大。
【原文】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译文】
六四,极为亲近地监临众人,必无咎害。
《象传》说:“极为亲近地监临众人,必无咎害”,说明六四居位正当。
【说明】
至临,无智:至,极也,文中犹言“十分亲近”。此言六四居上卦之始,柔正应初,切近下体,犹亲近于所临之众,故获“无咎”。《程传》:“四居上之下,与下体相比,是切临于下,临之至也。临道尚近故以比为至。”
上者临近下者,自能有益于“监临”。《折中》引王宗传曰:“四以上临下,其与下体最相亲,故曰‘至临’。以言上下二体,莫亲于此也。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四,至临,无咎。【吉】
至当渎为质,小尔雅文言:质,信也。以诚信临民,自无咎。
谋事成,文书吉,病不犯,失物在,行人至,讼无气凶。
北宋易学家邵雍
平:得此爻者,人情和合,经营得利,但要成大事者,须谨慎而行,做好准备再进取。做官的会得到同僚的帮助。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好运已到,有吉无凶。
财运:买卖得时,无往不利。
家宅:家业正旺;婚嫁合宜。
身体:危险之志,但仍可愈。
《高岛易断》
四爻接近君位,才干和志气都弱。以柔顺的资质居台鼎这样尊贵的官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和权势在而与刚正的初九相呼应,象征尊重贤人崇尚德行,情意恳切到位,故说“至临”。大臣休休有容,诚心好善,而无自满自足的想法,以至诚感应初九,初九贤人也悦服地与它共谋国事,所以无咎。临政的吉祥没有比这更大的。《象传》说“位当也”,指有柔正的德行。
问时运:好运已到,凡事无不得当,有吉无凶。
问商业:目前贩运正是时机,贩运什么都有利。
问家宅:住宅位置得当,家业兴隆,无害。
问征战:时运已到,正可以临阵杀敌,夺取胜利。
问疾病:虽然到了危险严重的地步,但还可以无咎。
问婚姻:彼此欢乐融洽,门户也相当。
问行人:马上就到。
问失物:马上得到。
【原文】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译文】
六五,聪慧明智地监临众人,大人君主应当这样,吉祥。
《象传》说:“大人君主应当这样”,说明六五必须奉行中道。
【说明】
知临,大君之宜,吉:知,即“智”。此谓六五居《临》尊位,以柔处中,下应九二,犹如任用刚健大臣、辅已“君临”天下,正见明智,故称“大君之宜,吉”。《本义》:“以柔居中,下应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礼记·中庸》曰:“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知,足以有临也。”此义既合本爻“知临”的大旨,又与《象传》“行中”之语相切。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大吉】
知读为智,以智临民,大君当如此,故吉。
行人不至,谋事未成,求财不遂,病未安,讼失陷。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万事如意。做官的会得到上司的赏识。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正当好运,又有人助。
财运:了解商情,当然有利。
家宅:五福临门;宜室宜家。
身体:良医诊治,自然可愈。
《高岛易断》
“知”即“智”,“知临”指知人善任。以一个人莅临天下,如果以智慧自用,那正是不智,只有广选天下的人才,来担任天下的事业,知慧才能周遍万物而广济天下,从而成就恭已无为的郅治。
五爻具有柔中的品德,居于最尊贵的交位,下应九二,象征知道九二贤良而倚任它,所谓“聪明睿智,足以有临”,故说“大君之宜”。舜帝被称为大智,是由于集中天下人的智慧作为自己的智慧,说“舜好询问,善于考察切近事理的议论”,也是这个意思。《象传》说“行中之谓也”,指五爻有柔中的品德,倚重和信任刚中的贤人,来成就“知临”的功绩。行中道,即无所偏倚的意思。
问时运:目前正得气运,又得到好人的相助,应该事事成功。吉。
问商业:知道以往,了解未来,通晓商情,自然得以获利。吉。
问家宅:有五福临门的征兆,吉。
问征战:能得军心,就知已知彼,战无不胜了。
问疾病:应当得到良医,详细考察病因,治疗后自然愈。
问婚姻:宜于婚娶也宜于出嫁,大吉。
问失物:有人拾到,久后自然知晓。
问胎孕:生男孩,并且主贵。
问行人:还在半路上,后日可以到家。
【原文】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译文】
上六,温柔敦厚地监临众人,吉祥,必无咎害。
《象传》说:“温柔敦厚地监临于众而可获吉祥”,说明上六的心志系于邦国天下。
【说明】
敦临,吉,无咎:敦,敦厚。此谓上六居《临》之极,以阴处“无位”之地,不为刚猛,犹如以敦厚仁惠之德临人,故获“吉,无咎”《本义》:“居卦之上,处临之终,敦厚于临。吉而无咎之道也。”
志在内:犹言“志在邦国",谓上六非高处“虚位”,不理“内事”者。《折中》引张振渊曰:“志在内,即万物一体之意,所以能敦’;若将天下国家置在度外,虽有些小德泽,终是浅薄。”
卦辞“至于八月有凶”,诫“监临”盛极必危。上六处“临”极之时,其性柔和,其德敦厚,故能临物有道,免凶获吉。
【解卦大全】
《断易天机》
上六,敦临,吉,无咎。【吉】
惠栋曰:敦,厚也,以敦厚临民,亦吉无咎。
行人不至,求财遂,出往不利。
北宋易学家邵雍
吉:得此爻者,多获利,无往不利,但谨防气势太盛而变衰。做官的会得到上司的器重,委以重用。
中国台湾傅佩荣
时运:好运已止,忠厚无咎。
财运:贩卖内地,尚有利益。
家宅:忠厚肃穆。
身体:培养元气,自然健康。
《高岛易断》
敦是笃的意思,厚的意思。临卦的六五既下应九二,上六又附益于它,叫做“敦临”,犹如复卦六四既应初九,六五附益它而称为“敦复”它们的道理是一致的。上爻为坤的极位,居临卦的终结,阴柔在上,与九二虽然不是正应,却有从阳的意愿。以尊贵的身份而从卑贱者,从高位上降下而就低位,礼仪和心意敦厚笃实,属于临道中善于把握终结的,所以说“敦临,吉,无咎”
上爻在卦中为极位,过极常常多危险。上爻说“敦临”,有“安土敦仁”的含义,没有过极的忧虑,所以吉而无咎。《象传》说“志在内也内指内卦两个阳爻。虽然与内卦不相应,上六的志向却只在阳交,故说志在内”。可以与泰卦初九《象传》的“志在外也”对照来看。
问时运:目前好运已经结束,只因存心忠厚,才得以无咎。
问商业:贩卖到内地,吉。
问家宅:世代都忠厚,内外都肃穆,吉。
问征战:应该增兵加饷,以保护内地,这很要紧。
问疾病:培养元气,不用药就会痊愈。
问胎孕:生女孩。
问失物:就在家里,不曾丢失。
问行人:当日可以归来。
【总论】
“临”字的特定意义,可视为“统治”的代名词。《临》卦所谓“监临”,正是侧重揭示上统治下、尊统治卑、君主统治臣民的道理。
卦辞以“至为亨通,利于守正”赞美“监临”之道;又以“至于八月有凶”为喻,发盛极必衰之诫,以期“临人”者预防盈满,长久临众。
六爻之中,两阳处下而刚健之德浸长,能“感应”于尊者以施监临,故或“贞吉”,或“吉,无不利”;四阴皆居上临下,情状各异:三以巧佞临人“无攸利”,四以亲近临人“无咎”,五以“大君”之“明智”临人获“吉”,上以温柔敦厚临人获“吉,无咎”。
综观诸爻义理,可以看出本卦的两方面旨趋:其一,“临人”除了必须根据不同的地位、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外,还要求在下者当以刚美感应于上,居上者当以柔美施惠于下,此与《尚书·洪范》“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之义略可相通。其二,凡处“临人”之时,只要善居其位,必将多吉,故诸爻均不言“凶”;其中六三虽“无攸利”,但若能自惧改过,也获“无咎”。
可见,本卦的核心思想是为“临人”、“治人”者着想。
至于《大象传》所发“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的意义,似又流露出统治者在“治人”的同时重视“教育”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这一点实可借以印证古代教育与政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