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命不争,克去讼念,转危为安——《讼》卦九四的哲理意义

147小编 123 2025-06-21

命不争,克去念,转危为安——卦九四的哲理意义

时间:2015年11月20日22:00-22:30

导读老师:

林文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刘正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尚旭(中华易医研究院秘书长)

课程秘书:张馨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导师简介:

林文钦,台湾省南投县人,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台湾周易养生协会创会会长,教育部高中文化基本教材咨询教授,高雄师大进修学院易经研究班讲座教授,雄师大市民学院易经研究班讲座教授。曾任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考试院典试委员,高雄市政府复审委员会委员,高雄医学大学兼任教授暨通识教育咨询委员,高雄文学馆驻馆作家,高雄道德院修真道教学院讲座教授、南台道教学院研究部讲座教授、佛光山中国佛学院讲座教授。著有《易传变易思想研究》、《周易时义研究》、《现代诗鉴赏教学研究》、《周易参同契疏解》(付印中)等书。

刘正平,甘肃庆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宗教与文学、中国民间宗教,学术著作有《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发表过《<山海经>刑天神话再解读》、《<问答宝卷>解析——江南无为教觉性正宗派的传世经卷》、《南屏诗社考论》等论文 。

课中记录:

21:57:09尚旭欢迎各位老师为大家讲解。

21:59:07林文钦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从卦象上看,九四已经进入上卦,并且属于刚爻居阴位,失位且不中,过于刚健好胜,不得人心。九四明白自己的过错之后,改变与人好争的性格,从而获得吉祥。

不克讼—《诚斋易传》:“九四之讼初六,以上讼下,挟贵而讼,以强讼弱,挟力而讼。初非四之敌也,然举二者之讼质之,九五刚明中正之君,何贵之私,何力之挠哉?故初六之辨遂明,而九四之讼不胜。”此言九四恃强凌弱,与初六争讼。而九五之尊依其中正刚明之质,公正的辩明初六的实情,作大公无私的判决,以伸初六之信实,故言:“初六,……,小有言,终吉。”而争讼的另一方九四则“不克讼”。克,胜也。“不克讼”,谓讼不胜也。

复即命、渝—《周易正义》孔疏:“复,反也;即,就也。”命,理也,犹言正理。《诚斋易传》:“渝者,变而改也。”通句即谓:九四不克讼之后,能归就正理,自改其过。

朱熹《周易本义》:九四刚而不中,故有讼象。以其居柔,故又为不克,而复就正理,渝变其心,安处于正之象。占者如是,则吉也。

另解: 金景芳《周易全解》:九四以刚健居不中不正之地,按其本性说,是好讼的。但是它没有争讼的敌手。九五君位,不可与之讼。六三阴柔而居下,不至于生讼。初六与九四正应而顺从,不能与之讼。左右前后都没有可与之讼的对象,九四虽欲讼而无由讼,所以“不克讼”。在这种情况下,九四若能克服躁动欲讼之心,复就正理,变其不安贞为安贞,则必然得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象传说:“复即命渝”说明安顺守持正固必无损失。

孔颖达《周易正义》:“若能反从本理”者,释“复即”之义。复,反也;即,从也。本理谓原本不与初讼之理。当反从此原本不争之理,故云“反从本理”。“变前之命”者,解“命渝”也。渝,变也。但倒经渝字在命上,故云“变前之命”。“前命”者,谓往前共初相讼之命也,今乃变之也。“安贞不犯”者,谓四安居贞正,不复犯初,故云“安贞不犯”。

通说:九四知道争讼失利,无法获胜,服从审判,回复到未争讼前的状态。安于现状,坚守正道,停止争辩,应该可以安然无事。

22:06:11温海明@林文钦 九四认命不争

22:06:59林文钦@温海明 此说有智慧。伴君如伴虎。

22:08:21张国明:二多誉,四多惧

22:08:51叶亮九四变为巽,又居柔位,又有正应,自有取吉之道!

22:11:12靖芬此爻一变成巽卦,整体成涣卦,浮在水上的巽木则为舟楫,能够帮人渡河、济险,化解危险。

22:11:35林文钦九四有智慧,能识时务而不争。

22:13:02叶秀娥讼的智慧在于可而止,从初爻到九四,都在讲这个道理。所以识时务为俊杰好像是讼卦的卦义,老师在星期一的卦辞就总结而出

22:15:35明易及时调整自己状态,由争到不争,确有智慧

22:15:50李伟东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2:16:24张国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2:16:28叶秀娥不克讼,看到的解释多是不胜讼,因不胜讼,所以及时改变态度。

22:16:30林文钦在讼卦我很喜欢讼卦九四爻,有争的能力及心智,但不乱争,能稳重、能定,认清情势,故能吉。

22:19:25叶秀娥金景芳解释没有诉讼对象,所以改变调整对讼的态度,此一解不太明白。

22:22:19林文钦金先生的意思,是九四有争讼之心,然能认清情势,故放弃争讼之心,安于现状。一念不起,是非不生。

22:23:15陈鹏飞@林文钦 问一个小问题,在说九四没有诉讼对象时,只说初六和六三不是对手,为什么没有提九二,感觉九二倒有可能是对手。

22:26:41张国明:四爻与初为应,与三爻五爻为比。一般与二爻或上爻不发生关系。

22:27:42倪木兰@叶秀娥 @林文钦 两位老师刚好对克字持不同解释:一种为战胜,不克讼为不胜讼。另一种解释刚好相反,不争胜,非不能胜。

22:27:46林文钦金先生以应与比之关系解此爻爻义。二与四无应或比之关系。

22:28:30靖芬没错!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

22:28:52叶秀娥以不克讼之二解,解为不胜讼而改变守分安命,是为生存智慧。以为欲讼而无由讼,是一种生命态度。

22:29:10林凤:应该是指有争之心,但是看清形势,发现自己争也不能胜的情况下选择了不争吧?

22:29:45林文钦同时二已不克讼,归而逋了,所以四也就不与之争讼。四若趁二之危而斗之,则非智慧之人,难吉也。整个爻辞要注意吉这个字。

22:32:32叶秀娥所以能讼而不讼,九四对九二,能饶人处且饶人,如此解对讼的处置应有比不胜讼而不讼的境界更高吧

22:33:30靖芬讼卦中互为家人卦,若真能如家人般和睦相处当然吉啰!但重点就是讼当适可而止。

22:33:55倪木兰@叶秀娥这倒让我想起孔子说过必也使无讼乎一语

22:34:01林文钦由吉字去思考必能悟出其中道理。

22:34:53叶秀娥九四展现出既智慧又慈悲,比前三爻都因阴柔不讼而更积极所以老师最喜欢九四爻辞原来是这个道理

22:36:18林文钦能得也要学习放下。

22:37:12张国明:女性解卦方能看出慈悲。

22:37:24陈鹏飞@叶秀娥 您讲得都好,很喜欢。只是把九四与前三爻相提并论感觉稍有不妥,九四毕竟是居上位啊。

22:37:51叶秀娥是,谢谢指正

22:39:03林文钦放下与上争讼之心,放下与下争讼之心,放下心中与人与物争讼之心,认清自己,认清环境。待时而动,则能吉也。

22:40:14叶秀娥本卦就仅初六与六三为阴爻,此两爻皆有终吉,讼为争执,强者尊者有理者,按理而言,应是赢家,在此卦,弱者、卑者反得终吉。此处人生智慧,耐人寻味,对弱者言,忍一时风平浪静,对强者言,退一步海阔天空。

22:40:55林文钦“和”则“吉”。

22:42:15成义讼源于心中欲念和情绪冲动,知其根源,化解有方,趋吉。想想历史,其实也是情绪决定的,很少是理性、逻辑决定的。

22:46:03张国明:群内有北方的有南方的,有大陆的有台湾的,有男也有女,不同而和,兴旺之象

22:46:17林文钦其实成大业者看似由情绪决定,其实未必如此。你看刘项之争,谁情绪?谁理性?最后谁赢?

22:46:52叶秀娥本以为讼卦的本意是不争为上,所以柔者,不能争,不敢争而得吉,阳刚者,在此卦中除九五外,都被冠以好讼,刚者于讼都是输家的,但九四卦经老师解为,能讼而不讼,境界真高啊

22:47:05林文钦这要感谢温老师。

22:47:18温海明@林文钦 谢谢林老师!

22:47:59陈鹏飞学易一个多月了,到今天好像突然有点感觉了,仿佛与这些阴爻阳爻是老朋友一样,个个性格鲜活,呼之欲出了。诚挚感谢温师林师及各位师友!

23:21:23林文钦讼卦九四的占断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吉:得此爻者,会转危为安。做官的会闲中复职。

占得此爻者,在争执、官司上不能胜诉。当出现这种结果时,虽然心里可能觉得不满意,甚至不服气,怒心冲冲,但是,要克制一下自己,接受这种结果。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不要再因为官司或争执而耽误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不要为了发泄不满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不要想着去报复对方,应接受判决,并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回到家继续自己以前的生活,这样才能吉祥。

变卦为风水涣,可解为涣散其困恼。所以,必须切切实实去努力自己的工作。

(整理:黄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上一篇: 风水地理日课
下一篇: 《易经》第59篇,风水【涣】,先王以亨于帝,立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