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美国就曾对华挑起贸易争端。和当时相比,中国应对本轮贸易战存在几个特点。首先,应对美国关税升级,我国政策储备充足、应对有序。经历了8年贸易战,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就如何应对美新一轮对华遏制打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可以说,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我们早有预判,对其可能产生的冲击影响作了充分预估,搭建了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应对体系,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其次,自2017年美国发动贸易战以来,我国在压力中持续发展,锤炼出中国经济的韧性,构成我们应对外部挑战的核心优势。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市场多元化,对美市场依赖度持续降低,对美出口额占比已由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我国目前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支撑。同时,通过供需两端协同改革,国内经济循环不断改善,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有出口实绩的数十万企业中,接近85%同步开展内销业务,内销金额占销售总额的近75%,内需市场的容纳效应日益显著。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我们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效应凸显。即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在人工智能、芯片、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我们还是取得了巨大突破,充分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活力。最后,美国种种极限施压、胁迫讹诈的贸易霸凌行径,使得人民群众对美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本质看得更加透彻,全民族上下的认识高度统一,为我国坚决反制美国这一轮遏压提供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