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警示背后的深意。
由邱礼涛执导的《猎金游戏》于五一档上映,揭开资本市场的冰山一角:当不法分子操纵股市,将之变成“赌场”,股票涨跌之间股民的血汗钱被轻易收割。截至5月5日24时,《猎金游戏》票房突破1.35亿元,成为五一档票房亚军。
香港导演邱礼涛以高产和类型多面手著称,仅2023年和2024年间,就有六部执导影片公映,涵盖犯罪、动作、灾难等类型,其中《莫斯科行动》获得6.64亿元票房。在邱礼涛的代表作《拆弹专家》和《扫毒》系列中,可以看出他对动作戏的掌控力,通过高密度的爆炸、追车和枪战场面制造感官刺激,同时也将故事讲述得圆融精彩。
《猎金游戏》是邱礼涛从未挑战过的金融题材,这一次终于不用拍“飞车”,“每一部戏都要拍一场飞车戏,想象力也有枯竭的时候”。对邱礼涛来说,拍不同类型的影片才会“比较好玩”。
在邱礼涛看来,今天的人们身处经济社会,金融、股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好莱坞拍过《华尔街之狼》,港剧也有《大时代》这样的经典,但反映这个时代的金融题材影视作品仍少见。
“时代不一样了,就连买卖股票的方式也变得不同,现在非常方便,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键盘上按几下就能操作。”因此,邱礼涛决定讲一个故事,将金融市场里的投资者、大公司和小股民联系起来,拍一部属于这个时代的金融犯罪片。
给普通人以警醒
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邱礼涛谈到拍摄《猎金游戏》的初衷,自己曾经炒股,生活中接触过许多普通股民。他发现,很多人对股市缺乏基本了解,“很多股民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听人推荐了一个号码,至于哪家公司,做什么的,都不清楚”。
邱礼涛大约有六七年没有“入市”,一个原因是拍电影的工作量太大,他无暇研究股市。“你真的不能听消息就买进。”邱礼涛称,自己是一个很谨慎的股民,“我真的花很多时间做功课,学技术分析,研究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了解经济大环境的变化”。
股市沉浮数年,邱礼涛看见有人赚到了钱,也有人血本无归。“太多人听到消息说可以赚钱就买进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也没有风险管理的意识,跟风把自己的钱放进去,兜里没钱还加杠杆,赔钱的时候真是很悲惨的。”每次股灾,总是伴随着个人悲剧的发生,这让他觉得心情沉重,所以邱礼涛想要用电影的方式,拆解资本市场内幕,给普通人带来警醒。
他希望,《猎金游戏》是一部普通观众都能看懂的影片,因此从一对投行师徒的工作日常入手,带领观众了解金融行业的运行规则。在公司大厦的天台上,刘德华饰演的张托德与欧豪饰演的高寒师徒二人间有这样一番对话。张托德聊起17世纪,第一张股票在荷兰出现的时候,本意是募集资金和风险分散,让社会向荣,普罗大众也可以赚点钱。“我们做投行,是要让好的企业脱颖而出,让股民得到回报,现在一切都是生意。人的贪婪把金融市场变成赌场。”
邱礼涛告诉第一财经,他拍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否定股票市场。“股票的本意是好的,它是整个社会都需要的东西,是关乎所有人生计的工程。但人是贪心的,不得不承认,股市里的确存在一些坏分子,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资本运作,赚不该赚的钱。”
故事一开始,便为最后的商战埋下伏笔。科创公司卓能计划上市融资,被投行蓝石布下陷阱,蓝石联合国际资本对卓能展开围猎,致使它险些被外资吞并。这场资本战争的承受者之一就是股民。
资本操纵市场,制造信息迷雾,不明真相的股民以为掌握了内幕消息,结果损失惨重。保洁员赔光了养老金、普通白领被强制平仓、外卖小哥追涨杀跌,最后忍痛割肉——他们都是最普通的打工人,赔掉的都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赔钱的时候恐惧,赚钱的时候贪心。”在邱礼涛看来,股市的确考验人心,“大家炒股的心态都是类似的,股票涨了之后希望赚更多钱,亏的时候安慰自己还没卖出去,就不是真的亏了”。邱礼涛看到过太多这样的故事,“普通股民赚钱很难,亏钱却很容易”。
面对诱惑时该如何抉择
《猎金游戏》不只是一部揭秘金融行业内幕的电影,邱礼涛更想借金融业的背景,讲述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该如何抉择。
金融家张托德和职场新人高寒原是一对相互欣赏的投行师徒,二人为准备上市的企业提供方案,张托德在估值方面经验丰富,高寒负责尽职调查,确保信息披露真实。一开始,二人配合默契,但很快踏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作为金融界的传奇人物,张托德看上去处事圆滑,玩世不恭,在专业上却一丝不苟。他坚守金融正义,底线是不作假。他的正直和孤傲,很快成了公司小团体的眼中钉。郑则仕饰演的对头麦克背地里嘲讽他,“砍别人估值,不就是砍自己的奖金吗?”
金融系高材生高寒初入职场,凭着一腔热血闯进投行准备大展身手,不知不觉中沦为阴谋家的棋子。渴望出人头地的他,在背叛师父和升职加薪的两难中选择了后者。这一路,面对财富和名利的诱惑,欲望不断膨胀,驱使他深陷沼泽,表面上成为人生赢家,代价是失去爱人和挚友,所幸最后幡然醒悟,回归正途,与张托德联手击破了反派的阴谋。
邱礼涛觉得,现代社会对人,尤其是年轻人存在一种期待,“你要努力工作,事业有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要有一点财富。但是,在追逐这些东西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诱惑,你得知道,底线在哪里”。
这种诱惑不只存在于金融行业,在各个领域都可能存在,邱礼涛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电影业也同样如此。在一个利益至上的环境中,道德和良知往往会成为稀缺品。“很多时候,是道德问题,而非法律问题。一个人向上爬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你的选择关系到你走了很远的路,回过头的时候,要如何看待一路走来的自己。”
比如电影学院的学生毕业后投身电影工业,必定会面临选择,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还是为了生活去拍电影。“有一个你很想拍的故事,电影公司觉得赚钱几率很低,你只能用很低的预算去拍,另外一个故事,你不喜欢,但会有顶级明星参演,你怎么选。”
无论是《猎金游戏》还是此前的《拆弹专家》《谈判专家》等电影,邱礼涛用类型片的方式诉诸感官娱乐,也表现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比如在《拆弹专家》中讨论制度对人的异化,在《谈判专家》里关注社会底层的不公遭遇,人的道德与良知往往成为破局的关键。
在张托德身上,邱礼涛寄托了入世者的处事原则和不灭的理想主义。“我和张托德这个人物有很深的共情。就好像在电影行业,你会看到一些人,他们虽然看不惯一些事情,但没有选择离开。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方法,可以说他们同流,但没有‘合污’。”邱礼涛说,年轻的时候,他相信人是有底线的,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却开始有所怀疑,“我不想拍一部说教的电影,去教育年轻人守住底线。但作为一个电影人,还是希望能够发挥一点点影响力,让大家看完影片之后,可以去思考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