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里选车位也有讲究,这3种车位最容易被刮蹭!
134 2025-07-06
前两天在村口闲溜达碰到王大爷,他说起张叔家大门锁得严严实实的事。原来这老张以前总在门口摆竹凳和邻居家唠嗑,去年承包工地挣了钱,现在连院墙都加高了两米。我寻思这事真有讲究,就挨个去瞅了几户亲戚家门。
李姨家大门常年敞着,门框上还挂着竹编的凉帽。她老公是瓦工,去年腰伤住院时,左邻右舍凑了八千块医药费。对门赵叔家倒是安了铁将军,听说他闺女在城里开了连锁店,过年回来连大伯大妈递烟他都不接。我发现这种差别真挺明显的。
有天下午跟着放羊路过村西头,看到刘婶家院子里停了辆新能源车。他们家门锁得可紧,连狗都不让出来溜达。但隔壁周伯家门轴都生锈了还开着,他儿子在县城打工寄回来的快递都被邻居帮忙签收。
村里老人说这跟人情往来有关系。比如王会计家孩子上大学时缺学费,是他东家五户凑的。现在他家富裕了反而不愿意借东西给邻居,连浇地的水管都不敢借人。不过也有人反驳说,像李师傅开挖掘机赚钱了,还天天坐在门口招呼人喝茶。
前阵子暴雨天我亲眼见着,那些大门关着的家里,谁家东西坏了都没人搭理。反而是敞开大门的,左邻右舍互相帮忙修屋顶换窗框。我家门平时开着,上周洗衣机坏了,是斜对门李叔帮忙找师傅修的。
其实也不绝对。像村主任老赵家门是锁着的,但每次村里开大会都会请街坊一起吃便饭。后来听说是担心太多人上门借发票章耽误正事。还有陈老板超市开得很红火,他家大门白天开着做买卖,晚上才锁上。
最近观察发现,新搬来的年轻人多数装电子锁大门常关,但逢年过节还是会放糖果在门口。老一辈住的老房子基本都敞着,早上还能闻到邻居们互相送来的豆浆香味。
昨天看见张叔家大门口贴了"施工中"的纸条,听说他在扩建车库。但他还是没让谁进来看看工程进度。倒是旁边王奶奶家翻新房子,每天都有七八个帮忙的在院子里转悠。
说到底就是这个道理,门开不开能看出大概情况。但这不是绝对的,还得看具体情况。大家家门开开合合,其实都有各自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