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刘三好对万宝贤避而远之。
曾经,万宝贤对刘三好瞧不上眼。
万宝贤出身名门,天之骄女,是权臣马元贽的干女儿,手握兵权的万将军的亲生女儿。刘三好虽然是尚宫局司珍房的一房之首——司珍,也仍然只是一个宫婢。
一个是妃子,一个是宫婢,本来只是尽职尽责地服侍就可以了,但是刘三好却和万宝贤产生了交集,而这个交集起源于刘三好的好姐妹姚金铃。
皇上同时册立两妃,一个是马元贽举荐的万宝贤贤妃,一个是自己选的姚金铃丽妃。
姚金铃出身低微,是司珍房的女史。作为大将军家的独女,万宝贤被娇宠惯了。以后自己一个千金大小姐竟要和一个卑贱的奴婢平起平坐,对此,万宝贤非常不开心。
大婚之日的晚上,皇上留宿太和殿,哪个妃子都没有宠幸。
万宝贤空等了皇上一夜,她以为皇上去了金铃那里。第二天她去向太后请安,在路上迎面碰见了金铃。金铃对她面露微笑示好,但她看来,这就是在向她示威。宝贤怒火中烧,照着金铃的脸就是狠狠一巴掌。
金铃把自己的委屈告诉了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刘三好。
身为宫婢,刘三好也知道主子们喜怒无常,经常毫无道理的打骂奴才。但是金铃是和贤妃平起平坐的丽妃,贤妃此举未免过于嚣张霸道。
刘三好为人一直平和,对于贤妃的无礼,她只能劝金铃忍让。对这样的主子,三好自己也尽量能躲就躲。对贤妃的印象,她止步于“刁蛮任性”的认识。
这天,刘三好在御花园里发现一只兔子困在功德碑的缝隙之中。缝隙狭小,她想尽办法也不能把兔子救出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这只兔子在石碑的缝隙中着急,它的伴侣,另一只兔子也不肯离去。
正在焦急时,贤妃突然走了过来。刘三好将事情告诉了贤妃,没想到,贤妃竟果断的让人劈开了功德碑,救出了兔子。
功德碑乃太宗皇帝所立,后辈一直敬若神明,现在贤妃竟然毁坏,皇上听闻很是生气,怒气冲冲到贤妃的仙居殿向她问罪。
之前,因为贤妃的母亲使用厌胜之术被执行死刑,贤妃祭奠母亲洒在河里许多纸钱,被罚禁足。皇上本来就对她的恃宠而骄非常反感,现在又犯下大错,皇上更是厌恶。
刘三好心细如发,她猜想到皇上会责怪贤妃,所以安顿好两只兔子,匆忙赶到仙居殿。
刘三好向皇上道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贤妃是因为要救兔子,才不得已毁坏石碑。
皇上得知事情因贤妃的善心而起,便不再责怪。皇上反而对贤妃诚心礼佛、真心改过感到欣慰。自此,皇上对贤妃大为改观,解除了她的禁足,恢复了对她的宠爱。
贤妃之母万夫人想要用厌胜之术来残害姚金玲腹中之子,虽然未能成事,却被姚金铃反戈一击,施计构陷,惨死狱中。
失去母亲的贤妃悲痛欲绝,夜里去御花园祭奠。
刘三好巧遇贤妃祭奠。她自己幼年丧母,对贤妃的悲痛心有戚戚。她把万夫人生前送来司珍房修整的首饰交还给贤妃做纪念,还陪着贤妃一起悼念亡母。
刘三好对贤妃的印象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她发现贤妃其实非常善良、单纯,之前的刁蛮任性只是被宠坏了而已。特别是刘三好发现了,河中洒的纸钱其实是姚金铃陷害贤妃,她对贤妃更多了几分同情。
而贤妃经过生离死别的变故,痛思己过,已经变得温婉和善。
就这样,两人的隔阂渐渐消失,逐渐变得亲密。
刘三好为人处世“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的“三好”原则深入人心,贤妃对她的善良也铭感于心,以至于在画观音时,不由自主的将刘三好的面容画在了观音画像之上。
刘三好为贤妃和丽妃打造的首饰,已经悄然发生了区别。
刘三好为贤妃打造的是一支石榴花钗。石榴多籽,寓意祝福贤妃早得皇子,开枝散叶,多子多福。
而给丽妃的只是一串珍珠项链。虽然珍珠圆润剔透,尽显华贵,但和石榴花钗的美好寓意比起来,未免过于普通了。
后来,因为吐蕃王子求亲,三好准备离宫,临行前送给贤妃的发钗是并蒂花开,祝福贤妃和皇上鹣鲽情深,送给丽妃的只是流苏耳坠。
多年的好姐妹姚金铃,在三好心中的分量已经比不上贤妃了。
对刘三好的厚此薄彼,观众多有非议,认为是刘三好对不起姚金铃。其实不对。
自从刘三好发现金铃在河中洒纸钱陷害贤妃,又从金铃祈福未燃尽的河灯中发现她陷害万夫人,她就和金铃产生了很深的芥蒂。
金铃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三好做人的原则,两人就不可避免地越走越远。而贤妃娇纵外衣下的善良却让三好欣赏,因而愿意给予她真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