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偶然事件也提醒我们,所谓入乡随俗,当传统民俗遭遇直播新事物,后者想要流量无可厚非,但首先要有敬畏和尊重。
文| 和光
这两天因为一个男网红的cos事件,福建游神民俗文化爆火出圈。“赵世子宅男”“原来神仙都有自己的小癖好”“刘涛演妈祖 掷圣杯”,微博等社交平台的热搜一个接一个。
关于男网红cos神仙如何犯了众怒,事情的原委其实很简单。2月19日,在福州游神活动现场,一男子身着类似“赵世子”的服饰走在“赵世子”身旁。其间,有“马夫”对该男子进行“鞭打”动作,但该男子并未离去。
“赵世子”是福建本土神明“五福大帝”之一赵公明的儿子。在福建的民间传说里,“五福大帝”曾经为救世人免受瘟疾而牺牲生命,一直被当地人视为保护神。他们的儿子也因此成为当地游神活动的主角之一。
这位男网红穿着全套衣服cos赵世子也就罢了,还抢C位受路人的香火和跪拜,被“马夫”多次“鞭打”都不走。
这种行为不仅引来现场民众侧目,视频传到网上,也被网友认为是一种很冒犯且不尊重的行为。
舆情汹涌,涉事男网红和摄影师删除了参与游神活动的相关视频,同时也为自己不了解当地文化的行为道歉。
福州长乐区文旅局出来澄清,并没有邀请过这名网红。从社交平台传播的一些信息来看,这名网红去之前和当地策划游神活动的相关人士有过沟通,在发现他的行为不妥并且引发不满后,相关人士也很后悔。
对于这名网红的行为,有人打了一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这就像你正祭祖呢,有人装扮成你祖先的模样站在一边,接受你们的香火,赶都赶不走,当地人怎么可能不恼火?
作为外地游客,他说不了解当地文化,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也是事实,但只要是有点常识的成年人,看到当时隆重又虔诚的场面,不说有点敬畏心,至少也不敢这么往前凑。
说白了,还是为了发视频、蹭流量,没想到能引来如此大质疑的声浪。
福州春节游神活动,这两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参加,从网上能看到不少游客攻略。
这次偶然事件也提醒我们,所谓入乡随俗,当传统民俗遭遇直播新事物,后者想要流量无可厚非,但首先要有敬畏和尊重。
涉事网红道歉,当地文旅部门澄清后,这件事也算暂时告一段落了。不过福建的神仙们却引起了外地网友极大的讨论热情,他们在吃瓜看热闹的同时,也被当地人科普了一遭当地的神仙文化。
福州游神民俗活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正月初十及正月二十六准时举行。每年在初十这天,会有三百多尊“神将”和一尊金身英烈王参与游神。
游神活动起初由村镇自发参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尤其以长乐区厚福村的游神活动,规模最为宏大,已经形成了“福州游神看长乐,长乐游神看厚福”口碑。男网红这次去参加的正是厚福游神。
当地的游神活动有严格的流程。以这次上了热搜的“赵世子”为例,当地人需要先去他的庙里掷杯请神,经过允许,才能抬装扮成他的神像,出庙游神。
这也就是很多网友质疑网红cos的一点,你在游神当天装扮成他的模样,掷杯经过他同意了吗?
所谓掷杯,其实就是一种法卦,也叫“圣杯”,是一种竹木或者牛角做成的占卜用具,仪式时举过头松手让茭杯落下,如果一正一反就是“圣珓”,表示神明认同,或者行事会顺利。
游神当天,各路神明的前面有“马夫”开道,各村村民会在指定好的地点设八仙桌贡品供奉各路神明,再加上当地舞龙、舞狮、板鼓、肩头戏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热闹非凡。
其实传统民俗向来是各地春节庆祝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像福建游神活动这样,不仅规模大,还能如此深刻影响当地民众生活的,并不多见。
这种特殊文化的成因,如果要溯源,当然还要回到福建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靠山吃山,靠海出海,捕鱼等传统生存方式,让福建人民对自然环境格外敬畏,所以当地除了有广受华人爱戴的妈祖娘娘,还有张圣真君、镇海王陈文龙、临水夫人以及本次出圈的五福大帝、世子等非常复杂的神仙体系。
伴随而来的游神等活动,除了能寄托当地人美好的祝愿,对于有众多侨乡的福建而言,也是当地人和漂泊在外的亲人一种感情和精神力量的纽带。
之前我在泰国游玩时,偶然碰见一座偌大的关公庙,庙里除了供奉关公等各位神仙,两边的廊宇里挂着当地福建籍华侨的照片,以及对他们生平的介绍——正是他们在当地的后代修建了这所寺庙,以此来纪念先辈,释放乡愁。福建人浓厚的神仙文化,可见一斑。
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火爆,作为传统旅游大省,福建在各省的数据也名列前茅。
而网红cos 的小事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想必也与今年游客多、旅游市场火爆大有关系。
比如,当地的村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没想到当天的游神活动能受到那么多外地游客的关注。
对于这种神仙文化,不了解的人也许有不同的观点,就像网上也有人质疑现代为什么还有人搞这些“迷信活动”。
有分歧并不奇怪,但是分歧之外也应有基本共识,就是只要这些活动总体是引人向善、不对社会造成负面冲击,那就不妨多一些包容。
可以敬而远之,但是像网红这样跑过去蹭流量,就是很愚蠢的冒犯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