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美苏争霸
学习目标: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整理1 美苏对峙
(1)美国
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1)戴维营会谈: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形成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和民主德国沿西柏林四周修筑起一道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
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秘密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此后,美苏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深度点拨] 美苏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美苏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当时美苏的实力变化决定的。二战以后,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连遭挫折
,而苏联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实力大增,于是苏联开始着手调整其外交政策,开始加紧与美国的争夺,形成美苏争霸的局面。
教材整理2 从对峙走向缓和
(1)侵越战争大大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2)苏联的综合国力提高。
(1)尼克松调整政策
①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②措施: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从越战中脱身,主动同中国、苏联协调关系。
(2)苏联的“缓和”战略
①在外交上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②随着实力的增强,在争夺世界霸权上采取了更为积极的进攻战略。
③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出兵阿富汗为标志,霸权主义发展到顶峰。
(3)美苏开始在限制和裁减核武器方面达成一些协议。
(4)美苏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把“缓和”推向高潮。
(1)美演变”策略,向苏联、东欧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
(2)苏联:勃列日涅夫提出不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深度点拨]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①陷入侵越战争泥潭,引起国内经济和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②西欧、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③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④1973年中东地区石油输出国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美国的经济危机。
⑤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美苏双方处于对峙局面,主要包括U—2飞机事件、柏林墙修筑、古巴导弹危机。
—2飞机事件使“戴维营精神”转瞬之间烟消云散,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美苏双方从对峙走向缓和,在美苏搞“缓和”的同时,双方都没有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
探究点美苏争霸
史料
解读
史料一我对您1962年10月27日信中所做的声明表示尊重和信任,这个声明就是不会对古巴进攻和入侵……那么,促使我们对古巴给予这种性质援助的动机也就不存在了。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1962年10月28日)
根据史料一中“1962年10月”“古巴”及出处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