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除了郝堂 还有哪些村庄值得去? | 豫记
178 2025-07-01
本篇主讲:朱伯玉
《中易》(周易改革版)以“中孚卦”为堪舆风水之卦,但是中孚卦主要说的是”理“,”法“在”中孚“的下一卦”节卦“的卦爻辞里面(按《中易》的卦序),我们详细聊一聊。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关于“卜居”的记载,但是“堪舆”这个术语最早见于西汉的《淮南子·天文训》,“堪舆家”这个称呼则出自汉文帝时褚少孙为《史记》补撰的《日者列传》。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堪舆”的定义,正式确立是在汉代。
不过,汉代的“堪舆”之义,并不是今天理解的风水,东汉许慎说:“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意即堪舆是天地之道。具体而言,按《淮南子·天文训》所说“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这里的雄雌不是岁星和太岁,而是阳建(月建)和阴建(月厌)。
月建就是根据北斗星勺柄所指的方向确定的节气月,也就是农历上按节气划分的十二个月的月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月厌,是月建逆行的“另一面”,子午两个月,月厌和月建同在,其余的月份,月建在丑则月厌在亥,月建在寅则月厌在戌……以此类推。
那么,堪舆所谓的“天地之道”,就是“时空之道”,十二个节气月是时间,建日、厌日走的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是地气的代表,也就是空间的范畴。
至于“雄以音知雌”,如汉代的“图宅术”所说,宅舍和主人的姓氏都有“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行之音,两者相生为宜居,两者相克则有灾祸。那么,阳建和阴建代表的时空,就是通过五音(五行)生克建立起来的。
综合而言,汉代的堪舆之道,大体是基于十二地支,通过五行生克来实现人和天地之间的平衡。如果落到《周易》上,准确说是落到《中易》(周易改革版)上,这就是”中孚卦+节卦“的全部含义。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回顾之前,温馨提示:《中易》是象数易学中的占筮体例,和儒家易学大相径庭,请不要代入儒家易学的思想来看待中易的卦爻辞解读。关于中孚和节卦的中易体例卦义详细含义,请查阅本号已发表的相关文章。
【中孚】
下卦泽是“止水”,上卦风是“感通之气”,而“气,界水而止、遇风则散”,气感天道之规则,动而通则信从于风,静而止则信守于泽(池塘),水陆之物皆得吉。
初九爻讲的是地理形法的核心要义,也就是“舆之道”(俯察地理),“察地”,有没有让人不安的风水问题;
九二是“堪之道”(仰观天文),“观天”,古人认为命运起伏由天定,所以运气好时要多做积累应对背运走衰;
六三说的是“阳宅”的状态,生气(行于地中的阴阳冲合之气)的几种表现;
六四说的就是“阴宅”风水,阳气全隐的“纯阴”状态,就是最佳的阴宅风水状态,要用筹马来匹配亡人,“筹马”一种类似“签条”的东西,上面刻有天干地支和五行。
九五爻强调堪舆的最高原则是“以孚德系应上苍”,这和后世“德行是最好的风水”之观念殊途同归;
上九爻辞明确表达若无诚信之德,刻意用手段以风水增运改运,其实是致凶之道。
【节卦】
让事物保持适度、适当、合适的状态,叫“节”。中易依帛书周易,以上卦坎为“赣”,意思是“赐”,自上而下的给予,而下卦兑为“夺”,不断“脱失”。节的卦象是“上予、下失”,这是生活之道,也可用于风水之道。按风水论,就是天地给予人家的“气”,是怎么流失的,这是堪舆的战术层面。
初九说不出正房屋门,指的是让“给予”流于“家庭的主要部分”,也就是把获得的生机之气,全部用于家庭。风水就是将“流失”化成“保证不流失的手段”。
九二说消息不能出于爻辰,象喻风水格局不对,生气无法正常散布以滋养主人,这是凶象,需要扶助生气才行。
六三说风水格局失衡,无法做到“气”的得失平衡,可能出现的问题已经让主人产生了抑郁情绪,需要从主人的反省自修开始。
六四说风水调整好了可以安居,调整的方法是将得到的生气(得也),恰到好处地分配给家宅(失也),这是亨通之道。
九五是户主,风水调节好了,就能在事情的得失之间取得平衡,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甚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许。风水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上六说风水在调无可调的时候,就不要调整了,要改变生活方式和规律,重新和上天建立基于德的感应。
您可能会问了,这也没有风水的技术手段呀?技术手段在爻辰消息中,中易以六爻纳十二地支,所有关于卦爻辞的释义都是从爻辰地支的变化之象中得来。
明代的《地理人子须知》中说:阳生于子而极于午,阴生于午而极于子,故其阳在南,其阴在北,所以对待阴阳,櫜钥天地者,六十四卦之用也。堪舆之所用卦者,不外乎此……以周易而乘地气之吉凶。”即子午消息的地支爻辰,和周易六十四卦结合起来,就是“乘地气”之道。
所谓“乘地气”,落在中孚派风水的技法上,就是着眼于十二地支的五行生克,即主人的生肖五行和地理五行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们具体聊聊:
十二地支的五行本气是:
木在寅卯,火在巳午,金在申酉,水在亥子,土在辰戌丑未。其中,未戌为干土(土中藏火),丑辰为湿土(土内含水)。
十二地支的五行长(zhǎng)生是:
木生于亥,火生于寅,金生于巳,水生于申,未戌干土长生在寅,丑辰湿土土长生在申。注意,木、火、水、湿土是“旺长生”(相生之长生),金、湿土是“衰长生”(相克之长生)。
十二地支的五行余气是:
木旺寅卯,辰土为三月,月令仍为木,故辰为木之余气;余者类推,未为火余气,戌为金余气,丑为水余气。
十二地支的五行墓库是:
木墓在未,火墓在戌,金墓在丑,水墓在辰,土墓在辰、戌。注意,墓神不分阴阳,比如寅卯木全都墓于未,以此类推。
十二地支的五行死地是:
木死于午,火死于酉,金死于子,水死于卯,土死于酉。
十二地支的五行绝地是:
木绝于申,火绝于亥,金绝于寅,水绝于巳,土绝于亥。
接下来看用法,先记住十二地支的方位:
十二地支方位
按照节卦的中易体例,天地给予人家的“气”就是十二地支,和主人的生肖的配合,就是“坐根以得气”,令天地给予的气,耗失在人身上。
比如生肖为子鼠,看上面“十二地支的五行本气”,“水在亥子”,所以生肖五行是水。所谓“坐根得气”,就是坐本气位“亥子”和长生位“申”,“丑”是余气位,虽有益但无力,属于可有可无的选择。但要避开墓死绝的方位。注意,所谓“坐根”,比如“坐子位”,就是“坐北朝南”,人在正北方,面向南方“午位”,余者类推。
接着看节卦:
按初九爻,在家宅正房内,主人要常居于本气位和长生位,也就是接受天地“给予”的生机之气。
按九二爻,主人若无法以生肖受气,即家宅的相关方位不是主人可以常呆的地方,这就不好,需要扶助家宅内其他方位的生气,即将主人常居之处调整为长生位,比如主人生肖子鼠为水,水长生于申,申是阳金,需要用明确的金属物品(比如常坐金属椅子),而不能用象意,比如用白色物品那是酉(阴金)。家中其他成员的生肖和主人相克的话,也可以用此思路调节。注意,节之九二只说了不能出爻辰受气则凶,这些调整思路是按照中孚六三的爻义衍生出来的。
按六三爻,无法坐到做到“常居于本气位和长生位”,风水格局失衡了,此时家宅中因此出现的问题无法通过人为手段调节,那就只好让主人“修德”,从“反省自修”开始。这是由中孚卦的九五、上九两爻来的。
按六四爻,调整好了,可以安居本气位和长生位,这是亨通之道。说喂亨通,就是气的流动,比如主人是子鼠之水,那么墓死绝的方位可以多用木制品,把主人得自本气位和长生位的生气“流动”过去。
按九五爻,风水调节的思路,也要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即做事情要注意得失之间取得平衡,比如妻子做家务或者管孩子更多,丈夫是户主,见妻子有“失”,怎么主动去做些什么让妻子有“得”。注意,得失要平衡,“给予”过多也不是好事,打破平衡会有咎。换句话说,这就是堪舆中的“心气”之“节”,恰到好处就是“节”。
按上六爻,说风水格局无法调整,比如家宅的厕所就在本气位,没有办法改变上下水的线路,这就不要调整了,这是失去了上天之德的结果,不然的话,身带上天之德,就不会摊上这倒霉事儿。此时要做的是改变生活方式和规律,重新和上天建立基于德的感应,其他的不用管。
注意,六三和上六类似,但不同,六三说的是可以调整但怎么调都不适合,适合丈夫就不适合妻子,或者适合夫妻但不适合孩子,等等,上六说的是格局无法调整,都是“失了上天之德”的原因,六三是家中成员失德,但主人不失德,上六是主人失德。
抛砖引玉,周易中的风水卦(中孚+节)就是这个思路。温馨提示,古人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请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相信科学,不要迷信。
朱伯玉,紫光院成员,风水气运兴趣小组组长,紫光院号“紫承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