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龙脉传说

147小编 133 2025-08-18

一直以来,都有网友私信,让我聊聊关于福州“龙脉”的传说。

说起“龙脉”,就有必要说一下,为什么福州被称为“龙兴之地”?

“龙兴之地”的说法,可追溯至2200多年前的闽越国。

当年,秦始皇派屠雎征百越,攻占了闽越故都冶城,无诸无奈只能带着王族逃往闽越国东南临海。

那么,无诸为什么不逃向闽越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呢?

据说,战国时,有一座山从越国的会稽飞向闽越东南临海,闽越国先祖勾践说,此山为“飞山”(如今叫升山,位于新店),飞山所在之处便是“龙兴之地”。

故而,无诸才往东南临海逃窜。

后因屠雎穷追不舍,无诸只能投降,被秦始皇降为君长,继续管理着闽地,还在离飞山约十里处建一新城,名曰:东冶。

专栏
闽越演义
作者:看鉴福州
39币
10人已购
查看

十几年之后,无诸出兵中原,与项羽、刘邦等人灭了秦朝;后,无诸又帮刘邦打败了项羽,被刘邦重封为闽越王。

闽越人对“龙兴之地”在东冶更加深信不疑,此后,闽越国便以“东冶”为都。

无诸也就成了现在福州城(东冶)的创始人。

在闽越国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余善。

余善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王,当年他自立为“武帝”与汉朝分庭抗礼。汉武帝派兵将他打败,战败后被侄子居股所杀。

余善这样一个称帝的天子,杀了之后葬在哪里呢?

《闽都记》说:越王余善冢在宁基里。

宁基里便是今天的战坂(古战场名,以后有机会深入介绍战坂),也就是说余善墓葬在战坂。

明朝诗人赵明椿写过《越王墓下怀古》,从侧面说明了,余善墓在明朝的时候还能找得到。

那么余善墓为何会葬在战坂呢?

《闽都记》说:龙窟山在五都,其在涧田山之南。

在福州火车站背后,有一个村叫涧田村,也就是说,涧田山就在涧田村

涧田山的南边是龙窟山(在西园)。所谓龙窟,便是龙居住之所。

据说,龙窟山的巨龙出山后,龙头在北,龙尾在南,化作了一条龙脉。

龙头在战坂,就是现在龙头路、战坂一带。

龙腰便是屏山,《闽都记》记载:龙腰山即越王山。

在现在龙腰的一颗大榕树旁,有一口泉叫苔泉,又叫龙舌泉。

现在还留有“苔泉”两字的碑刻,相传是北宋时,福州知府、书法家蔡襄的笔迹。

龙须在东街口。

老福州,特别是住在东街口的老福州,一定还记得东街口虎节路有一条叫“龙湫”的小巷子,“龙湫”便是龙须之意。

只是现在“龙湫巷”已经成为了历史。

龙尾在台江的大庙山,相传余善在大庙山上钓鱼,一不小心钓上来一条白龙。

我估计当时是发生了“龙吸水”的自然现象,当时人们不懂,以为就是一条白龙。

因此,那一条江就被称之为“白龙江”,与个别的乌龙江共同汇成了闽江。

上一篇: 通渭高山寺的传说
下一篇: 风水宝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