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这些村庄地名都是谁起的村名?有知道的吗?

147小编 71 2025-07-02

村庄,是我国农村人口聚集生活的区域单元。

吾先祖琅琊台村迁县城

山东诸城,辖区内多则村庄过千,少则数百。一个村庄,多则人口数千,少则百十人。有的村是杂姓村,有的村往往以一姓为主。每一个村都有一个村名,这些村名背后的文化、承载的历史值得探究。

诸城的村庄大集

  诸城村庄起名,大体分类,有的以姓氏命名,如臧家庄、李家庄之类的;有的以山川河流命名,如小峨眉、两河村;有的以名人或较大的事件命名,如公冶长村;有的以树木花草命名,如柳林村、桃林村等;有的以方位命名,几个村村名相同,村名缀上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上下,如南三里庄、北三里庄等;有的以距离命名,如十里堡(因距县城10里路)五里堡,八里庄等;有的以村庄大小区分,如大水泊村、小水泊村等;有的以数目区分,如孔戈庄一村、二村等;有的则寄托着村民的理想愿望,如民主村;有的以建筑物命名,如普桥、土楼等;有的以村庄的产业特征命名,如辛家窑、吴家窑等;有的与宗教有关,如双庙村、龙王庙子村、姑子庵村等。

  还有一些村名带有沟、峪、山、河、夼、湾、埠等字样,多与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等有关。综观林林总总的村名,有的起名比较随意,像以姓氏起名,或在其他村名的基础上冠以方位、数字。有的则很有学问,很有历史厚重感。许多村庄的名字很响亮,很有气势,也很有文化底蕴。有的以历史名人命名,如郝戈庄镇尚庄村,周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吕尚姜子牙读书的地方,齐国第一位国君。相传因殷商时期年少的姜子牙曾在此读書而得名。

有的村名很儒雅。元末在潍水有一客店,佃户聚集在此,名招户店子村。最著名的是石桥子镇都吉台村,据说因秦末时期汉王刘邦伐秦时在此筑台招贤点将而得名。皇华镇相家沟村,据考,王姓迁此沟立村,因沟中橡树多取名橡家沟。据《丁氏族谱》载,清顺治时期,丁耀亢迁入,听信风水先生言,此沟建别业,更为今名。

还有原诸城县许孟镇仁里村,元末明初,单姓迁此立村,以“仁德”“兰花”取名仁兰。清雍正年间,臧姓由诸城辛家窑迁入。至清同治年间,臧姓有人做官,以“仁人故里”之意,将仁兰改为仁里。有的村名与皇家、军事相关。曹陈村、曹寺村、皇庄等等。

  有的村名出乎意料,但又合乎情理。还有原诸城县户部乡户部村,与旧时的机构——户部并没有关系。据考,明初别姓立村,以北岭桲椤林的谐音取名户埠村,《诸城县志》记有此名,后演变为户部岭。1944年后简称户部。

有的村名比肩名城,如 西安村,位于枳沟镇,是诸城唯一与市名同名的村庄。此外,还有和省同名的村,如九台镇有个山西村,皇华镇有个河北村。

  有的村名令人费解,甚至忍俊不禁。诸城南湖区有个我乐子村,明洪武年间,张姓迁此立村。因东南西三面丘陵环抱,村居洼地,取名张家窝乐子村。明末,臧姓迁入,改名前窝乐子村,后窝乐子村,演变为我乐子。相传明洪武年间,张姓迁此建村。一说因立村于凹地,村南有山,故名窝落子。另一说有张姓三口人逃荒走到这里时,到河崖前边大崖头下的一个窝落头宿下,故称窝落子。但文字让人很难联系到一起。

有许多村,村名有共同特征。现举几例:带有“官庄”字样的村。万家庄乡官庄地名始于宋。一般而言,官庄耕地属官方所有,是官府圈占田地、召民开垦、相传元末明初是诸城千户所招来佃户在此垦种官地,后成一村,万家庄乡的官庄村。还有官庄村前的官庄店村,明末宋氏来此定居,定村前,官庄前面此处是客店,属官府所管,立村时,加店字,取名官庄店村。

有许多村,村名有共同特征。现举几例:还有因村里有客店得名。如城南注辅店村,皇华店村,柳树店村等。相传于明洪武二年因有客店逃荒移民在迁此建村。

  还有其他原因。南湖区北王家庄子村,明成化年间王姓来此建村。还有南湖区丁家庄子,因丁姓迁入,遂得丁家庄子村。还有九台镇山西村,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到,因官方移民建村得名。

带有“庄子”字样的村。此类村大多因建新村演变而来。如马庄乡的臧家庄子,明弘治年间,崖上臧姓迁此定居,以新建之意取臧家庄子,现改龙宿村。还有城关镇的臧家庄子,其村名来历均与臧家有关,是臧家城后的菜园子,后种菜佃户解氏到此定居耕种,取村名为臧家庄子。

带有“窑”字样的村。几千年来,农村家庭大量使用瓷盆、罐、瓮、坛、缸等器具,而窑,一意就是烧制这些器具和砖、瓦等的建筑物。许多村庄农户有窑专制陶瓷用品,其村名自然而然带有“窑”字。如城关镇就很多带窑的村,元朝辛姓在此建村,取村名辛家村。后吴姓、黄姓、徐姓相继迁入,更名为窑上村。清顺治年间,辛姓建窑以烧制陶器为业,改村名为辛家窑。另外还有黄家窑,黄姓于明初迁此立村,以前叫黄家庄。后以烧木炭窑为业,故改名黄家窑。城关镇还有徐家窑、吴家窑,村名与辛家窑来历相似。如今,金属和塑料等制作的生活用品替代了陶瓷用具。村名犹在,窑已不存。

  诸城还有许多村,村名有共同特征,谁还知有哪些?请在评论区留言,共同学习一下。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物质表征,“记得住乡愁”为内在文化与精神诉求。

诸城历史文化名村,龙都街道臧家庄。

现在的农村普遍在村头立了石碑,介绍本村历史。许多村建立了“乡村记忆馆”。读着这一个个熟悉或者陌生的村名,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幼时故乡的小村。

上一篇: 寺庙高僧提醒:这样的家,才是人生真正的风水宝地,才是真幸福!
下一篇: 一命二运三风水,之什么是风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