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周易风水星宿月建方位推算下葬的吉凶之择葬月篇永乐大典8199

147小编 199 2025-07-06

原文:

《周礼》云:“天子七个月,诸侯公卿五个月,大夫三个月,士庶亦三个月。”凡五姓年中要选吉月,要亡者安存者稳,使生人无妨要,与宅气更得三轮月。时气与宅,旺月大利,看得节未得节。常以降娄加月建天梁下为蒿里,地梁下为黄泉,九天下为光明,魁梁下为沐浴,用之吉。又阳牵牛,阴月未朱,加月建功曹传送临墓大吉。以斗神加月建已酉丑临墓,名曰受杀,大凶,以得天覆地载月子孙代代富贵不绝。

译文:

《周礼》记载:“天子去世后,停灵七个月后下葬;诸侯、公卿去世,停灵五个月后下葬;大夫去世,停灵三个月后下葬;士人和普通百姓去世,同样停灵三个月后下葬。”

凡是依据五姓选择年份后,还需挑选吉利的月份,目的是让逝者安息、生者安稳,确保对生者没有妨害,并且要与住宅的气场相契合,最好能有三轮月的时间。时令节气与住宅气场相匹配,在旺月进行下葬极为有利,同时要留意是否到了相应的节气。

通常将降娄星加在月建上,天梁之下对应蒿里,地梁之下对应黄泉,九天之下对应光明,魁梁之下对应沐浴,按照这种方式选择月份下葬是吉利的。另外,阳月时以牵牛星、阴月时以未朱星加在月建上,若功曹、传送临于墓地,是非常吉利的。要是用斗神加在月建上,出现已酉丑临于墓地的情况,就叫做 “受杀”,是大凶之兆。若能得到天覆地载的月份下葬,子孙后代将代代富贵,绵延不绝。

解释:

《礼记.礼器十》记载: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sha,遮蔽棺椁的装饰物,形如扇,放在棺的两旁);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此以多为贵也。礼记是春秋时期的作品,而风水基本是在秦汉朝以后才起步的(当然追溯可到远古,但当时并未成体系,这里就不跟杠精抬杠了)。所以此文记载的是源自于礼记所载。礼记的作用是用礼仪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对应各个阶级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下葬要停尸七个月,诸侯五个月、大夫三个月,站在当时的科技水平,天子诸侯大夫等贵族阶层应该能达到,大不了多放点石灰啥的。士庶不是指现在意义的老百姓,士族也是贵族阶层,也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只是没有达到大夫这个级别而已。庶族还不是指老百姓,庶族又称寒门,绝大多数是指没落的贵族,随着历史的发展才逐渐包含咱们这些普通百姓。当时要停尸至少三个月一般的人估计有点难度,特别是在七八月份。古代停尸一段时间是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避免假死,其次是为了灵魂过渡期、给与缅怀周期、方便从容的安排葬礼等等。

月建是古代依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月份的一种方法。斗柄所指的地支即月建,比如斗柄指向寅位,即为寅月(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来划分月建。)。月建是以地球为中心,观察北斗星的位置来确定月份,而月将是观察太阳在黄道上每月所处的位置,如太阳进入亥宫,亥就是正月的月将。

月建对应的关系如下:正月建寅对应立春方位东方、二月建卯对应惊蛰方位东方、三月建辰对应清明方位东南方、四月建巳对应立夏方位南方、五月建午对应芒种方位南方、六月建未对应小暑方位西南方、七月建申对应立秋方位西方、八月建酉对应白露方位西方、九月建戌对应寒露方位西北方、十月建亥对应立冬方位北方、十一月建子对应大雪方位北方、十二月建丑对应小寒方位东北方。当然月建不光对应古代的天文历法、时辰、方位,还对应了中医,其主要目的还是围绕古人自身,为古人的日常生活做一定的指导。

文中的天梁、地梁、九天、魅梁、嵩里、黄泉、光明、沐浴八个词没有搞懂其对应关系。可能是天梁星,这里暂且认为前四个可能是古人对天上星星的一种特定描述。嵩里、黄泉可能是指选的墓地和墓地下面的地质等,光明、沐浴就不得而知了。有清楚的可留言指点一二。

上一篇: 安葬造屋吉凶:古人如何选风水宝地?
下一篇: 三合局,源于星辰变化,终于地脉止聚,黄天雄新派风水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