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助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但这8种茶最好别喝

147小编 180 2025-07-07

在杭州西湖边的一条老街上,62岁的王建国每天清晨都会泡上一壶绿茶,坐在自家小院的藤椅上,细细品味茶香。他端着青瓷茶杯,笑眯眯地说:“这茶啊,是我的‘长寿秘方’!”老王是个退休的语文老师,年轻时爱爬山、写书法,身体底子不错。可前几年查出高血脂和轻度动脉粥样硬化,医生叮嘱他得注意心血管健康。从那以后,他听朋友说喝茶能护心血管,索性把喝茶当成了每天的“功课”。

老王的生活习惯挺规律:早上一杯绿茶,下午来点乌龙茶,晚上偶尔喝口红茶。他觉得自己精神头足了,体检时胆固醇数据也好看了不少。可最近,他在网上刷到一篇文章,说有些茶喝了反而伤身,比如浓茶隔夜茶,甚至霉变茶,让他有点慌:“我这喝了几十年的茶,不会喝错了吧?”

老王的故事,戳中了不少爱茶人的心。喝茶在中国是门学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关于的健康话题火得不行,尤其是“喝茶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说法,让很多人端起了茶杯。可茶也有“讲究”,不是随便喝喝就行。哪些茶真的护心?哪些茶最好别碰?

喝茶护心,真有科学依据吗?

一、茶为什么能护心?茶多酚的“超能力”

老王最关心的是,喝茶到底能不能真帮他的心血管少点麻烦。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茶里的“宝贝”——茶多酚说起。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占干茶重量的20%-30%。它就像个“多面手”,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多种本领。简单来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血管壁上堆积了“坏胆固醇”(LDL-C),时间长了形成斑块,堵塞血管。而茶多酚能阻止LDL-C氧化,减少斑块形成,还能让血管更“有弹性”,降低破裂风险。

喝茶确实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田颖曾在科普讲座中提到。她引用了《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的一项研究:研究跟踪了8万多名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随访6年后发现,长期喝茶的人HDL-C(也就是“好胆固醇”)下降速度更慢,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约8%。这说明,茶多酚不仅能“清扫”血管垃圾,还能保护“好胆固醇”,让血管更健康。

老王听了这话,估计得乐呵呵地再泡一壶茶。可别急,茶多酚的功效虽然靠谱,但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喝对了茶,效果加倍;喝错了,可能适得其反。

二、哪些茶最护心?绿茶、乌龙茶有讲究

既然喝茶有护心效果,那是不是所有茶都一样?答案是:还真不一样!不同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和加工方式,决定了它们对心血管的“贡献”大小。

绿茶

:护心“尖子生”

绿茶是不发酵茶,保留了最多茶多酚(尤其是儿茶素),抗氧化能力超强。《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显示,女性长期喝绿茶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降低约10%,比男性略高。这可能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茶多酚

有协同作用。

老王爱喝的西湖龙井就是
绿茶,清香扑鼻,每次喝完都觉得神清气爽。他这样的选择,确实挺科学!乌龙茶

:男性的“心头好”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茶多酚含量稍低于绿茶,但它有独特的芳香物质,能放松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研究发现,男性喝乌龙茶心血管的保护效果更明显,尤其是能降低血压血脂

老王下午常喝点
铁观音,既提神又护心,简直一举两得。红茶

:温和的“护心选手”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多酚部分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口感更温和,对胃刺激小。适合老年人或胃肠敏感的人。《Journal of Nutrition》指出,红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梗

风险。

老王晚上偶尔喝点
祁门红茶,暖胃又安心。黑茶普洱茶

:降脂“后起之秀”

黑茶(如安化黑茶)和普洱茶经过发酵,含有独特的多糖微生物代谢产物,能显著降低血脂胆固醇。对老王这样的高血脂患者来说,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

营养学专家李博士提醒:“不同茶叶各有千秋,但绿茶乌龙茶的护心证据最足。关键是长期坚持,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还建议,每天喝3-4杯(每杯220-230毫升),每周至少4-5次,量力而行,别贪多。

三、这8种茶最好别喝,小心伤身

老王喝茶多年,自以为是个“老茶客”,可他没想到,茶也有“雷区”。网上说的浓茶隔夜茶,真有那么可怕?田颖医生列出了8种不建议喝的茶,老王得好好对照一下。

浓茶

:刺激心脏,伤胃

浓茶含高浓度咖啡因茶碱,喝多了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失眠,甚至引发心律失常。对老王这样的心血管患者来说,尤需小心。浓茶里的鞣酸还会与食物中的结合,影响吸收,长期喝可能导致贫血

老王年轻时爱喝浓茶提神,现在得改改了,淡茶更健康。
霉变茶

:细菌“温床”

霉变茶受潮后滋生青霉曲霉等微生物,泡出的茶汤没香味,还可能引起腹泻头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霉变食品可能含黄曲霉毒素

,长期摄入有致癌风险。

老王家有几罐放了几年的老茶,表面有白斑,得赶紧扔了!
串味茶

:毒素藏身

茶叶容易吸味,和油漆、樟脑丸放一起,可能吸收有害物质。
串味茶喝了可能引发肠胃不适

,严重的甚至伤肝肾。

老王爱把茶叶塞杂物柜,得换个密封罐,单独存。
久泡茶

:营养流失,细菌多

茶叶泡太久,
茶多酚维生素氧化殆尽,茶汤变苦,还容易滋生细菌。《Food Microbiology

》研究显示,茶汤放置4小时以上,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

老王有时泡一壶喝一天,今后得现泡现喝。
生茶

:伤胃“刮肠”

生茶(未经揉捻的烘青绿茶)含大量单宁,刺激性强,喝了可能胃痛反酸

。老年人尤其不适合。

老王胃还算硬朗,但也得悠着点,别碰这种茶。
过烫茶

:烫伤食道

过烫茶(超过65℃)可能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长期喝增加食道癌风险。《Lancet Oncology

》指出,热饮是食道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老王爱喝滚烫的茶,得等等再入口。
焦味茶

:营养没了,还致癌

焦味茶因烘烤过度,茶多酚破坏严重,还可能含多环芳烃

等致癌物。喝起来一股糊味,健康价值几乎为零。

老王买茶得挑靠谱商家,别贪便宜。
隔夜茶

:氧化严重,细菌滋生

隔夜茶茶多酚氧化殆尽,营养没了,还可能滋生细菌和霉菌。喝了可能引发肠胃炎

老王有时懒得倒茶,第二天接着喝,这习惯得改!

田颖医生强调:“喝茶是辅助健康,不是万能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还是得遵医嘱吃药、定期体检。茶喝对了是宝,喝错了可就糟了。”

四、怎么喝茶才护心?老王的“科学茶经”

知道了护心茶和“雷区茶”,老王跃跃欲试,想把喝茶这件事干得更漂亮。李博士给他开了几条“茶经”,普通人也能照着做:

选对茶,适量喝优先选绿茶乌龙茶红茶,每天3-4杯(每杯约230毫升),每周4-5次。别贪多,太多咖啡因

可能伤睡眠。

老王决定早中晚各一杯,种类换着来,喝得开心又健康。
现泡现喝,温度适中

茶叶别泡太久,5分钟内喝完最佳。水温控制在60-80℃,别烫嘴。

老王买了个带温控的电水壶,泡茶更省心。
存茶有讲究

茶叶放密封罐,避光、避潮、避异味。别囤太多,现买现喝最好。

老王清点了茶柜,把旧茶清理干净,换上新罐。
搭配饮食,别空腹

空腹喝茶可能刺激胃,饭后半小时喝最佳。少吃高糖点心,配点坚果或水果,营养更均衡。

老王现在喝茶时加几颗杏仁,味道好又不胖。
因人而异,听身体胃病失眠贫血的人,喝茶前问问医生。孕妇儿童

少喝浓茶。

老王体检时顺便问了医生,确认自己适合喝淡茶。

用了半年,老王的血脂稳了,血压也正常了不少。他逢人就夸:“喝茶这事,科学点还真不一样!不光护心,连心情都好了!”

结尾:一杯好茶,健康相伴

老王的“茶杯人生”,从有点慌到满满自信,靠的不是别的,正是科学的指引。喝茶护心的说法,确实有道理,但前提是喝对茶、喝对量。绿茶乌龙茶是好帮手,可浓茶隔夜茶得敬而远之。健康没有捷径,一杯好茶,配上规律生活,才能让心血管更硬朗。

你是不是也爱喝茶?有没有被浓茶呛过,或者不小心喝了隔夜茶?别害羞,留言分享你的“茶故事”吧!咱们一起学着喝出健康,喝出快乐!

上一篇: 真心奉劝大家,家里不要再养茶花了,都是过来人的经验教训
下一篇: 如果有个院子,你种花我泡茶,可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