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带你游绍兴上虞

147小编 134 2025-07-10

“浙东唐诗之路”是1991年由新昌学者竺岳兵经过考察酝酿提出,自钱塘江经绍兴,而后经上虞曹娥江至剡溪、嵊州、新昌,直至台州天台以及温州等地的诗意之路,其中绍兴段占整条诗路一半以上,人文荟萃,是“唐诗之路”精华地段。

“唐诗之路”

与绍兴文化资源带相契相合

她从西兴出发,经萧山到绍兴鉴湖,

沿浙东运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剡溪,

再经新昌天姥山,最后抵天台石梁飞瀑

文脉沿着诗歌蜿蜒而下

梦回千年,醒来又见盛世

跟着诗人的足迹

一同游历绍兴吧

唐诗之路带你游绍兴——上虞篇

东 山

《忆东山》

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谢安,字安石,是东晋名士,年少时崇尚清谈,避世隐居今上虞上浦之东山。谢安从小才学很好,进入宰相府里担任左著作郎,20岁左右辞职离开建康,回到东山来隐居。公元360年,谢安回到朝中主持大局,史称东山再起。

东山位于上虞上浦镇,灵秀山水间

青瓷、东山、虞舜三大文化涵养

谢氏家族在此固守着恬淡也创造了辉煌,

登东山寻游十景,拜谒谢安墓,

参观东山国庆寺、东山太傅祠,

凭吊东晋名士谢安,感受这位“江左风流”

宰相隐居二十年的风水宝地,

寻觅谢安的侄孙、南朝宋时

“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故里

曹娥庙

《世说新语.捷悟》

蔡邕

魏武(曹操)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古字作“辤”)。所谓绝妙好辞也。

《三国演义》言曹操兵出潼关,过蔡家庄,见曹娥碑拓,并“黄绢”等八字。曹娥庙又称“孝女庙”,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曹娥投江寻父的故事,自东汉流传至今,盛传不衰,远播海外。汉朝时端午节,曹娥父亲曹盱在我们所见的这条江上祭祀潮神,不幸的落水身亡。曹娥悲痛欲绝,为寻父尸昼夜沿江号哭,17天后便投江寻父而死,孝行感动乡里,众乡邻为其立碑建庙以示表彰。

曹娥庙坐西朝东,

背依凤凰山,面向曹娥江,

建筑分布在三条轴线上。

整体建筑规模恢宏、布局严谨,

以雕刻、楹联、壁画、书法(古碑)

“四绝”饮誉海内外,

被世人称作“ 江南 第一庙”。

舜 井

《舜井》

朱庆余

碧甃磷磷不记年,

青萝锁在小山巅。

向来下视千山水,

疑是苍梧万里天。

唐宋时上虞大舜庙曾盛极一时,大舜庙后有舜井。据史籍载,吴越王曾派人疏掘,挖出许多古器。相传大舜曾耕于此,天使大象为之替耕,飞鸟为之代耘,其孝感动天地。上虞舜耕公园便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体现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这一主题。

舜未登上天子位的时候,他的异母与弟弟为图占家业几次要谋害他,一次竟将舜推入水井,但被舜巧妙逃脱,当异母与弟弟看到舜安然回家时悔恨、羞愧不已,舜显得若无其事,微微一笑,说:“我并不计较。”

当班小布:洛季

审核:张琳

资料:绍兴文创大走廊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编发

上一篇: 绍兴上虞,有个与千座坟墓为邻的村庄,一起探寻这有趣的人文
下一篇: 绍兴上虞2天1夜旅游攻略,这4个景点必打卡,好玩不累,请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