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建筑师,需要相信“风水”嘛?
143 2025-07-16
霉运之门
各位听众朋友们,今儿个咱们聊点儿玄乎的,带您走进一个架空的时空,去听听那茅山脚下的奇异事儿。
在那片被云雾缭绕的古老村落里,有一户人家,姓李,是远近闻名的厚道人。
这李家啊,世代务农,日子虽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安稳。
可就在那么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一件怪事儿悄没声地找上了门。
这事儿啊,得从一个年轻女子的进门说起。
这女子名叫婉儿,长得那叫一个水灵,眉眼如画,身段儿跟柳条儿似的,一看就不是凡人。
李家的小儿子李柱子,外出打工时一眼就相中了她,俩人感情升温得跟春天的草似的,嗖嗖地往上长。
没多久,婉儿就跟着柱子回了村,成了李家的新妇。
起初啊,村里人都夸李家好福气,娶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
可谁承想,这婉儿一进门,李家的日子就开始不对劲儿了。
先是老李头,也就是李柱子的爹,下田时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把腿给摔瘸了;接着是李家的母猪,好端端地不生小猪崽儿了;再后来,连那院子里的老槐树,都一夜之间枯了半边叶子,跟被啥抽干了精气神儿似的。
村里人私下里开始嘀咕,说这婉儿怕是带了啥不干净的东西进门。
可李柱子不信邪,一口咬定是巧合,对婉儿那叫一个百依百顺,半点怀疑的心思都没有。
婉儿呢,也是温柔贤惠,对公婆孝敬,对邻里和气,一点看不出有啥不对劲儿的地方。
可越是这样,李家的霉运就越发地止不住了。
这天,李家的大儿子李梁从城里回来,一进门就瞧见娘坐在门槛上抹眼泪,爹则躺在炕上唉声叹气。
一问之下,才知道家里这阵子都快揭不开锅了。
李梁是个有见识的,心想这事儿不对劲,便决定去趟茅山,找那传闻中的道长帮帮忙。
茅山上的道长,人称玄机子,据说有通天彻地之能,能驱邪避凶,保一方平安。
李梁爬了半天的山路,终于见到了这位道长。
道长穿着一身素袍,须发皆白,眼神却锐利如鹰,一看就不是凡人。
“道长,求您救救我家吧!”李梁一进门就跪下了,把家里的事儿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
玄机子听完,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从袖中掏出一面铜镜,对李梁说:“你且将这镜子带回,夜深人静之时,悄悄照那婉儿,切记不可被她发现。”
李梁接过镜子,心里七上八下的,但也顾不得了,谢过道长,匆匆下了山。
回到家中,天色已晚,他按照道长的吩咐,等到全家人都睡下后,悄悄摸进了婉儿的房间。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婉儿恬静的脸上,更添了几分超凡脱俗的美。
李梁心中一软,差点儿就忘了此行的目的。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铜镜,对着婉儿的额头轻轻一晃。
这一照,可不得了!
镜子里,婉儿的身影竟渐渐模糊,仿佛被一层雾气笼罩,而那雾气中,隐约可见一张狰狞的脸孔,正恶狠狠地盯着他!
李梁吓得差点儿扔了镜子,心脏砰砰直跳,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他赶紧跑出房间,直奔爹娘屋里,把这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
老李头和老伴儿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连夜就把玄机子道长请到了家里。
玄机子一到,先是围着婉儿转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接着又是一番掐指推算,最后叹了口气,对李家众人道:“此女非人,乃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妖所化。
她虽无害人心,但身上自带的妖气,却与凡人格格不入,这才引得你家霉运连连。”
“啥?
狐妖?”李柱子一听,登时就急了,“不可能!
婉儿她……”
“柱子,你先别急。”老李头打断了儿子的话,看向道长,“道长,那可有解法?”
玄机子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解法自然是有,但需一番周折。
那狐妖既已化为人形,必有未了的心愿。
若能满足她,或许能化解这段恩怨。”
“心愿?
啥心愿?”李梁追问。
“这我就不得而知了,需得你们自己去问。”玄机子说完,从袖中取出一颗丹药,“此丹可暂时压制她身上的妖气,让她恢复几日人形。
你们趁此机会,好好与她谈谈吧。”
李家众人接过丹药,心中五味杂陈。
当夜,他们悄悄将丹药喂给了婉儿。
次日清晨,婉儿醒来时,眼中闪过一丝迷茫,但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柔。
“柱子,我……我好像做了个很长的梦。”婉儿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柱子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没事,有我在呢。
咱们谈谈吧,你到底有啥心愿?”
婉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低下了头,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其实,我本是山中一只小狐狸,因机缘巧合,得了一缕仙缘,修炼千年,终化人形。
我本无意打扰你们的生活,只是……只是想找到我的恩人,报答他的恩情。”
“恩人?
啥恩人?”李家人一听,都愣住了。
“很多年前,我还是只小狐狸时,曾被人追捕,险些丧命。
是一个路过的书生,救了我一命,还帮我包扎伤口。
他说他叫李慕白,是茅山脚下的一户人家。
我修炼成人后,便下山寻找,可找了许久,也没找到。
后来,我遇到了柱子……”
说到这儿,婉儿已是泪光闪闪。
李家人一听,心里也不是滋味。
老李头叹了口气,说道:“这事儿啊,我听说过。
那李慕白,是我远房的一个侄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
他一生行善,没想到还救过一只狐狸。”
“原来如此……”婉儿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感慨。
“婉儿,你放心,咱们李家会帮你完成心愿的。”李柱子坚定地说。
婉儿抬头,感激地看着李柱子,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而这一切,只是故事的开始,真正的波折和挑战,还在后头等着他们呢……
各位听众朋友们,咱们今儿个就聊到这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要说这李家啊,自打知道婉儿是狐妖后,心里头那是五味杂陈,有害怕的,有好奇的,还有那么点子感激。
毕竟,婉儿除了带来点儿霉运,还真没干过啥坏事儿,对李家那也是实心实意的好。
老李头琢磨着,这事儿得找个法子解决,不能让霉运一直这么缠着李家。
于是,他带着柱子、梁子还有婉儿,一块儿上了茅山,去找那玄机子道长。
道长一听,捋着胡子直点头,说:“这事儿啊,不难办。
那李慕白既是你们李家的远亲,又救了婉儿一命,这便是缘分。
你们只需在山中建个庙,供奉李慕白的牌位,再请婉儿每日诵经祈福,便可化解这段恩怨,也能让婉儿身上的妖气逐渐消散。”
“建庙?
诵经?”李家人一听,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事儿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但一想到能摆脱霉运,还是咬咬牙答应了。
回到村里,李家人便开始忙活起来。
柱子带着几个兄弟,在山里选了个风水好的地方,开始建庙。
婉儿呢,则留在家里,每日诵经祈福,那经文念得跟唱歌似的,悠扬动听,村里人都说,这庙建好了,肯定能保佑一方平安。
庙建好了,李家人选了个吉日,请了全村的人来祭拜。
婉儿穿着素衣,站在庙前,手里拿着香,一脸虔诚。
那香烟袅袅升起,仿佛真的把婉儿的祈福带到了天上。
祭拜完了,村里人都夸婉儿是个好媳妇儿,李家人也跟着沾光,觉得脸上有光。
可谁承想,这霉运啊,还真就没那么容易走。
庙建好的头几天,李家的日子还真有点儿起色,老李头的腿伤也慢慢好了,家里的猪也开始下崽儿了。
可没过几天,村里就开始出现怪事儿了。
先是村里的井,莫名其妙地干了,再是庄稼地里,成片成片地枯黄,像是被啥东西吸干了水分。
村里人又开始嘀咕,说这都是婉儿闹的。
李家人一听,心里头那个急啊,赶紧又去找玄机子道长。
道长一听,眉头紧锁,说:“这事儿啊,怕是没那么简单。
婉儿身上的妖气虽被压制,但她的身份毕竟特殊,容易引起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注意。
你们得再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李家人一听,心里头那个忐忑啊,这找来找去的,啥时候是个头啊?
但一想到婉儿,一想到李家的未来,还是咬咬牙,决定再去找找。
这次啊,他们不光是找,还问。
问遍了村里的老人,问遍了周边的村子,终于,在一个老猎户的嘴里,得到了点儿线索。
那老猎户说啊,这山里啊,原本有个妖怪,被李慕白给除了,但那妖怪的魂魄一直不散,一直在找机会报仇。
如今婉儿来了,又是狐妖,怕是那妖怪把账都算到婉儿头上了。
李家人一听,心里头那个惊啊,这事儿咋还越扯越大了呢?
但想到婉儿,想到李家的未来,他们还是决定,不管咋样,得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于是啊,他们又回到了茅山,找玄机子道长。
道长一听,叹了口气,说:“这事儿啊,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那妖怪的魂魄既然不散,咱们就给他超度了,让他早日投胎转世。
至于婉儿嘛,她既然有心向善,咱们就帮她一把,让她彻底摆脱妖气,成为真正的人。”
“咋超度?
咋帮?”李家人一听,眼睛都亮了。
道长微微一笑,说:“这事儿啊,得靠你们自己。
你们得去找那妖怪的坟墓,把坟墓修缮一番,再请个和尚来念经超度。
至于婉儿嘛,她得在庙里修行三年,每日诵经祈福,洗涤心灵。”
“行!
我们干!”李家人一听,都拍板了。
于是啊,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柱子带着几个兄弟,在山里找那妖怪的坟墓,婉儿呢,则留在庙里,开始正式的修行。
那坟墓啊,还真不好找,柱子他们爬遍了山,找遍了沟,才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找到了。
那坟墓啊,早已经被风雨侵蚀得不成样子了,他们赶紧动手修缮,还特意刻了块碑,写上那妖怪的名字,算是给他个名分。
坟墓修好了,他们又去请了个和尚来念经超度。
那和尚啊,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经,才算是把那妖怪的魂魄给超度了。
村里人都说啊,那四十九天里,山里的风都柔和了许多,像是妖怪终于放下了仇恨,得到了解脱。
至于婉儿嘛,她在庙里修了整整三年的行。
那三年里啊,她每日诵经祈福,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净化。
村里人都说啊,那庙里的香火啊,自从婉儿开始修行后,就越来越旺了,像是真的有神灵在保佑着大家。
三年后啊,婉儿终于走出了庙门,回到了李家。
那时的她啊,已经不再是那个带着妖气的狐妖了,而是一个真正的、有着菩萨心肠的好媳妇儿。
李家的日子啊,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老李头的腿伤彻底好了,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村里人都说啊,这都是婉儿的功劳,是她用自己的修行换来了李家的幸福。
至于那庙啊,也成了村里人心中的圣地。
每逢初一十五啊,村里人都会去庙里拜拜,祈求神灵保佑。
而婉儿呢,也成了庙里的义工,每日打扫庙宇,诵经祈福,像是真的成了神灵在人间的使者。
所以啊,这事儿啊,虽然曲折离奇,但也算是有个圆满的结局。
咱们啊,也就别再多说啥了,就祝李家和婉儿啊,日子越过越好,幸福安康吧!
李家和婉儿的故事啊,在咱这十里八村儿那是传得沸沸扬扬,比那冬天的雪还白,比那夏天的日头还热乎。
婉儿修行三年后,回到李家,那真是大变活人似的。
原先那股子妖气,一丝丝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宁静和安详,瞅着就让人心里头舒坦。
村里人都说,婉儿这是修成正果了,成了活菩萨。
李家呢,也像是转运了似的,干啥都顺风顺水。
老李头的身子骨儿硬朗了,下地干活儿跟小伙子似的;柱子、梁子哥俩也争气,种的地年年丰收,养的猪个个膘肥体壮;家里的日子,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里人都羡慕,说李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儿。
可李家人心里头明白,这都是婉儿的功劳,是她用自己的修行换来了李家的幸福。
婉儿在村里头,那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她不光在庙里诵经祈福,还时常帮村里人看病解难。
村里有个头疼脑热的,找她一瞧,保管药到病除。
村里人都说,婉儿这是得了菩萨的真传,成了活神仙。
婉儿呢,也不在乎这些虚名儿,她就觉得能帮上村里人,心里头就高兴。
她每日里除了打理家务,就是到庙里去诵经,晚上还得教孩子们识字儿。
村里头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管她叫“婉儿老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一年冬天。
这天儿啊,冷得跟刀割似的,地上都冻了一层厚厚的冰。
村里人都猫在屋子里,不敢出门。
可婉儿呢,还是跟往常一样,天不亮就起来,到庙里去诵经。
这天,庙里来了个老头儿,穿得破破烂烂的,冻得直打哆嗦。
婉儿一看,赶紧把他领进庙里,给他烧了壶热茶,又找了件厚衣服给他穿上。
老头儿感激涕零,说婉儿是他的救命恩人。
婉儿一问,才知道这老头儿是外乡的,家里遭了灾,逃难逃到这儿来的。
婉儿一听,心里头那个难受啊,赶紧给他准备了些吃的喝的,又找了些干草,让他在庙里对付一宿。
老头儿在庙里住了几天,身子骨儿也暖和过来了。
他跟婉儿说,他是个风水先生,看婉儿面相,就知道她是个有大福报的人。
他还说,婉儿不光救了他的命,还救了整个村子的命。
婉儿一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大爷,您这话从何说起啊?”
老头儿叹了口气,说:“这村里啊,原本有个大煞气,是你们李家先祖留下的。
这煞气一直压着村子,让村里人日子不好过。
可自从你嫁到李家,这煞气就一点点地散了。
特别是你修行三年后,这煞气彻底没了,村里人的日子才越过越好。”
婉儿一听,这才恍然大悟。
她想起自己刚嫁到李家时,家里的霉运,还有玄机子道长的话,心里头不由得感慨万千。
她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不光是为了报恩,还肩负了这么重大的使命。
老头儿又说:“婉儿啊,你是个有大福报的人,以后还得多做善事,多积功德。
这样,不光你自己能修成正果,还能惠及子孙后代。”
婉儿点点头,说:“大爷,您放心,我会的。”
老头儿走后,婉儿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她不光在庙里诵经祈福,还时常到村里去帮衬那些贫困人家。
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只要找到她,她都会尽力帮忙。
村里人都说,婉儿这是菩萨转世,是来普度众生的。
婉儿听了,只是笑笑,说:“我哪儿是什么菩萨啊,我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能帮上大家,我心里头就高兴。”
日子一天天过去,婉儿也一天天地老去。
可她的心,却始终像年轻时那样纯净、善良。
村里人都说,婉儿这是修来的好福气,到老都享福。
李家呢,也始终保持着那份淳朴和善良。
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婉儿带来的,所以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他们时常告诫子孙后代,要牢记婉儿的教诲,多做善事,多积功德。
就这样,李家和婉儿的故事,在咱这十里八村儿传了一代又一代。
每当人们提起这个故事,都会感慨万分,说这是上天对善良人的最好回报。
如今啊,那庙还在,香火还挺旺。
村里人都说,那是婉儿在保佑着大家。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站到庙门口,还能听到那悠扬的诵经声,像是婉儿在低声细语,讲述着那段传奇的故事。
所以啊,咱们也得记住,善良的人总会有好报。
只要你心存善念,多做善事,你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
就像李家和婉儿那样,用善良和信仰,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