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南阳卧龙岗 感受深厚文韵 鉴赏历代墨宝【文化印记·362】

147小编 188 2025-06-14

凭吊南阳卧龙岗 感受深厚文韵 鉴赏历代墨宝【文化印记·362】

南阳卧龙岗,这里是三国时期 “智圣” 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处,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的圣地,也是承载千年中华文脉的文化高地。

南阳市城西不远,北倚伏牛山余脉紫山,南接南阳盆地,白河、梅溪河、三里河三水环抱,形成 “回龙顾主”,这片岗丘因山势蜿蜒如卧龙得名“卧龙岗”。卧龙岗海拔仅 120 米,却孕育了改变三国格局的智慧传奇。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年(197 年),诸葛亮随叔父避乱至此,结草为庐,躬耕陇亩十年,晴耕雨读间洞悉天下大势,被称为 “卧龙”。

日前山人有幸亲临现场实地凭吊这座名传华夏的千年祠庙,“ 武侯祠”建筑群。 这座占地 15.3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自魏晋始建,经元明清三代扩建,形成 “一轴九进” 格局,现存 267 间殿堂房舍,融合了祠庙、园林与民居风格。

古朴的景区大门,门前的刘备骑马前来“三顾茅庐”的雕像,旁边还有诸葛亮的“黄牛庙记”石碑;

景区内雕刻有三国故事的石墩;

千古人龙石牌坊:高 9 米,四柱三楼式,题额 “千古人龙” 寓意诸葛亮是人中之龙,两侧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概括其生平。

再向前就是最主要的建筑“大拜殿”,主体建筑分为拜殿与大殿,中塑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殿内匾额 “伊吕允堪俦” 将诸葛亮比作伊尹、吕尚,岳飞手书《出师表》碑刻分列两侧,狂草间可见 “还我河山” 的家国情怀。大殿前碑碣林立,各朝代的君王名人众多墨宝,难得一见的文韵值的好好鉴赏;

“草庐”是八角尖顶茅亭,郭沫若手书 “诸葛草庐” 匾额高悬,内额 “诸葛庐” 为民国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这里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 “三分天下” 战略的核心场景。

“宁远楼”祠内最高建筑,取《诫子书》“非宁静无以致远” 之意。顶层藻井绘有明代二十八宿星象图,与诸葛亮夜观星象的传说呼应,登楼可俯瞰南阳城全景。这里还可以看到近代塑造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武侯祠景区内还可以看到其它很多景观,恕不一一赘述。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的故里所在地曾有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之争,延续数千年之久。山人以为清朝的顾嘉衡说的绝妙,顾嘉衡是湖北人,当时却在南阳当郡守,面对多次两方争讼。他于是写下了一副著名的对联,和了一手好稀泥:“身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静远山人

上一篇: 论风水,你可能从未看懂豪宅园林
下一篇: 重庆界石鹿角片区自然环境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