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匠说“这些植物晦气,不吉利!不能养!”,该不该听他的话
最近刷到一篇文章,说老花匠劝人别养几种“晦气”植物,这事儿挺有意思。我也算在花堆里泡了些年,今儿就跟大伙儿唠唠这“该不该听”的事儿。

先说彼岸花,红的叫曼珠沙华,白的叫曼陀罗华,听着就带点神秘感。

老一辈说它长在阴间,可现在城市绿化里也常见。

我倒觉得,这花不过是石蒜科的普通植物,花叶不相见的特性让它多了层传说滤镜。

要是喜欢它的独特,养在院子角落也无妨,就是别往客厅摆——毕竟家里老人见了,保准念叨“这不吉利”。

再看槐树,“槐”和“坏”同音,老一辈忌讳。可我家楼下就有棵老槐树,夏天能遮阴,春天还能摘槐花做饼,香得很。其实这说法更多是谐音梗,就像有人忌讳“伞”(散)、“梨”(离),图个口彩罢了。

真要论实用,槐树皮实好养,当绿化树再合适不过。

扶桑花被嫌弃,就因为名字谐音“服丧”。可这花本身特别皮实,光照足了能四季开花,红的粉的特别热闹。我邻居大妈就养了一盆,说“管它啥名儿,看着高兴就行”。

倒是要提醒,扶桑夏天爱招虫,养的话得勤检查叶子背面,别让蚧壳虫钻了空子。

茉莉在广东被说“没利”,可北方人爱得不行。我表姐在山东,院里种了一片风车茉莉,夏天一开花,风里都是甜丝丝的香。这事儿吧,就像不同地方的方言忌讳,广东朋友在意“没利”,北方人图个“茉莉香”,各有各的讲究,没必要非争个对错。

杜鹃花因为“杜鹃啼血”被说晦气,可我觉得冤。

这花颜色多,从粉到红能开满枝,尤其西鹃,花瓣层层叠叠跟小牡丹似的。

老一辈知识分子可能在意传说,但年轻人更看重颜值——毕竟好看的花,谁见了不心情好?

最后说罂粟,这必须听老花匠的!

甭管啥传说,它全株有毒,果子里的汁液能提炼毒品,这是法律和健康的底线,碰都不能碰。

说到底,这些“晦气”说法,有的是老辈人的口彩讲究,有的是文化传下来的忌讳,还有的是实际安全考虑。养花这事儿,自己喜欢是第一位,但也得考虑家里人的感受。比如送长辈花,避开“没利”“服丧”这些谐音;养在自己屋里,图个开心也无妨。

毕竟花是死的,人是活的,养得开心、看得舒服,才是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