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家里哪些位置不能养龟,难怪这么多事
162 2025-07-21
咱老百姓买房,总爱琢磨点“讲究”,像13、14、18楼这些数字,不少人一听就犯嘀咕——13是西方忌讳,14像“要死”,18又让人联想到“地狱”。可话说回来,现在都21世纪了,这些说法更多是图个心里舒坦,真住进去能有多大影响?反倒是有些楼层,看着普通,住进去才知道啥叫“踩坑”。
先说顶层。
好多人图个视野开阔、采光好选顶层,可住久了才明白,顶层的麻烦藏得深。
头一个就是漏水,再好的防水工艺,年久了也扛不住日晒雨淋,墙角渗水、天花板发霉,修起来麻烦不说,修完过两年保不齐又犯。
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直灌风,空调得24小时开着;要是赶上停电,爬十几层楼腿都打颤,老人小孩更遭罪。
再看底层。
给老人买房的,总觉得底层方便,不用等电梯。
可住进去才发现,采光差得离谱,大白天都得开灯;楼下要是有绿化带,夏天蚊虫多到能“开派对”,窗户都不敢开;雨季更糟心,地板潮得能拧出水,家具、墙面全发霉。
要是楼离马路近,汽车喇叭声、行人说话声,从早吵到晚,想睡个安稳觉都难。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坑”——腰线层。开发商建楼时,为了外观好看,会在某几层做个凸出的“腰线”。这玩意儿看着漂亮,实际住起来可遭罪。腰线凸出的部分容易积灰、藏垃圾,一下雨还可能渗水到墙里;窗户被腰线挡着,采光和通风都打折扣,屋里总觉得闷闷的。关键这层没半点实用价值,买的时候可别被“美观”俩字忽悠了。
其实买房选楼层,真不用太纠结数字忌讳。
手头紧的,避开顶层、底层和腰线层,中间楼层住着踏实;预算够的,挑个采光好、通风佳的,住着舒服才是正经。
有老人的家庭,底层要是能做好防潮、隔音,也不是不能考虑;年轻人怕爬楼,选中间层最省心。
说到底,房子是用来住的,自己住着舒坦、家人满意,比啥数字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