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丨这枚中国首金,十几个国家的运动员都在点赞转发!

147小编 113 2025-07-21

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周

中国选手潘愚非

堪称全球最受关注的攀岩运动员

6月15日

他在2025年攀岩世界杯伯尔尼站中

以0.1分的微弱优势

(即攀爬尝试次数少一次)

逆转夺得男子攀石项目金牌

这是即将25岁的潘愚非

征战国际赛场十年来

获得的世界大赛首金

也是中国攀岩队

在攀石项目上收获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

6月15日,潘愚非庆祝夺冠。新华社发(刘升 摄)

而潘愚非夺冠的故事

之后被多达十几个国家的选手转发、点赞

巴黎奥运会男、女两项全能冠军——

有“攀岩界大魔王”之称的

斯洛文尼亚名将亚妮娅·加恩布雷特

和英国名将托比·罗伯茨

均发来“贺电”

加恩布雷特:“太鼓舞人心了!”

还有奥运铜牌得主、奥地利传奇名将

雅各布·舒伯特

舒伯特:“看到潘愚非在这项赛事中坚持了这么多年终于成功,真是太棒了!这是个关于努力和坚韧的故事。”

大洋洲冠军、“海洋姐”欧西安妮娅·麦肯齐

麦肯齐:“真为中国队高兴!尤其是潘愚非!多么棒的表现!”

以及在伯尔尼和他同场竞技的

巴黎奥运会亚军、日本“天才少年”安乐宙斗

世锦赛亚军、法国名将沙尔克

美国名将、两届奥运会选手科林·达菲……

达菲:“不可思议的表现和旅程,你是一名真正的冠军!”

国际攀联的官方主持人马特·格鲁姆

连发多条社交媒体帖文

还在国际攀联官方账号上

为潘愚非制作了一条英文专题片

(片中潘愚非全英文接受了采访)

教练圈也参与庆祝

“大魔王”的教练,也就是奥运会金牌教练

罗曼·克拉伊尼克第一时间激动转发:

“我太为这个孩子骄傲了”

“我一直知道他能做到!”

这些让网友们惊呼:

攀岩圈在潘愚非的评论区开始团建了!

克拉伊尼克(左)发了自己和潘愚非早年间的合影,他曾指导过潘愚非训练

攀岩世界杯

是国际攀联旗下最高水平的系列赛

每年,速度、攀石、难度三个项目

各要举办6站分站赛

也就是说

每年的分站赛冠军

最多可以达到18名之多

作为1/18

为什么潘愚非的这块金牌

感动了全球如此多的攀岩名将

6月15日,潘愚非(右二)夺冠后接受祝贺。新华社发(刘升 摄)

第一层原因是

潘愚非在现场的攀爬

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几乎瞬间就征服了现场所有人

来看一段潘愚非在决赛

最后一条线路中的攀爬↓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而赛后

潘愚非透露

自己当时的小臂、腰部都已受伤

攀爬时承受着极大的身体痛苦

“左腿因为腰伤已经疼得有些抬不起来”

“眼前的视野已经有点变黑了”

但凭着坚韧的意志

他在最后阶段

三次出手

三次高昂头颅

三次燃烧生命般地呐喊

最终征服了这条路线

也奠定了自己的领先优势

单是看这一段攀爬

就已经令伯尔尼现场的观众看得热血澎湃

也让许多守在直播前的中国攀岩迷热泪盈眶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而潘愚非的故事

还不止于此

赛后

他在社交媒体上

发长文回顾了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这些文字

他还一点一点敲成了英文

和全球攀岩圈分享

于是引发了这场跨越国界的分享潮

即将年满25岁的潘愚非仍然年轻

但今年已是他征战国际赛场的第十个年头

在中国攀岩界

他一直被视作

男子难度、攀石项目的领军人物

但如同他自己所说

东京奥运会后

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本处在一个攀岩运动员的黄金年龄

却没有迎来预想中的黄金时代

赛训计划因疫情被打乱

重返国际赛场后

那个曾经能站上领奖台的人

却常以四五十名

甚至七八十名的排名离场

这种情况持续了几乎两年

他对自己的信念开始崩塌

2023年11月11日,潘愚非在于雅加达进行的国际攀联亚洲区奥运资格赛男子两项全能决赛中。新华社发(维里摄)

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

心态有时比能力起到更加决定性的作用

就像潘愚非自己所说

“输不可怕

怕才可怕”

不过,他没有就此沉沦

从2023年起

他主动寻求改变

和小团队独自前往欧洲训练

经历了赛训水平和社会经验的双重成长

2024年

他搭上了巴黎奥运会的“末班车”

并最终名列第12

当时,记者在现场问他

“大家都说要享受奥运会

你现在能做到享受攀岩了吗?”

他答

“目前来说,还不太能

心理上的槛儿还没有完全迈过去

但我已经看到了希望

2024年8月7日,潘愚非在巴黎奥运会攀岩项目男子两项全能半决赛中。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于是在今年

所有人就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潘愚非

用他自己的话说

他开始享受攀爬过程里所有的瞬间

“不管好的,坏的

我都接纳

怎么样都是我”

抛下了外界的期待、质疑

不去想排名、时间、结果

潘愚非在伯尔尼站迎来了浴火重生

6月15日,潘愚非庆祝夺冠。新华社发(刘升 摄)

夺冠后

潘愚非在现场接受采访时

就简单谈起了自己过去几年的经历

当他说到

“我一度觉得自己可能不擅长比赛”时

伯尔尼现场的观众给了他热情的欢呼

鼓励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年轻人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很多人都说

攀岩是项需要自己与自己对话的项目

许多顶尖运动员

都经历过与自己的“心魔”斗争、

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因此

潘愚非的坚韧和成长

是一种能够超越国界的体育语言

赢得了国际攀岩界广泛的共鸣和尊重

赛场之上

选手们之间存在竞争

但在场外

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常常超越国界

毕竟

在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墙之下

他们是一群共同向上的攀登者

2024年6月21日,潘愚非在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布达佩斯站攀岩男子两项全能比赛中。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事实上

攀岩项目中

跨越国界的交流与友谊故事

还有许多

2024年8月10日,巴黎奥运会女子两项全能颁奖仪式上,冠军斯洛文尼亚选手亚妮娅·加恩布雷特(中)、亚军美国选手布鲁克·拉布图(左)和季军奥地利选手杰西卡·皮尔茨合影。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很多第一次看攀岩比赛的观众

都会被一个特殊的场景感动

在攀石和难度决赛前

运动员被允许集体观察线路

并可以在观察中相互交流、讨论

这便形成了攀岩赛场上独特的景观——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原本存在竞争关系的对手

却能在上场比试之前分享“解题”灵感

潘愚非就在巴黎奥运会赛后的采访中

提到过这一点,认为

这是对团结协作的攀登精神的传承

图为2016年世青赛女子难度决赛前,参赛选手一同观察、讨论线路。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而在赛后

选手们也会被安排坐在一起

共同等待其他对手完赛

虽然其他人的发挥会影响到自己的排名

但选手们还是会情不自禁地为他人加油

毕竟

高空中一个小小的人类身影

凭着血肉之躯在庞大的岩壁上奋力向上

那种场面在现场观看

是十分震撼的

很难有人不被打动

2024年8月9日,巴黎奥运会攀岩项目男子两项全能决赛中,西班牙选手阿尔贝托·希内斯在难度赛中脱落的瞬间。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而完赛的运动员们

也常常会一起交流攀爬感受

你刚才到底怎么失误的

线路中的难点到底应该怎么爬……

今年的世界杯吴江站

记者就拍到了许多运动员们热聊的场景↓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在速度攀岩项目中

中国、印尼、美国等多队之间的友谊

也一直是段佳话

中国攀岩队速度组主教练钟齐鑫

是全球许多现役队员的偶像

这张巴黎奥运会后

获得奖牌的印、中、美三国运动员

和钟齐鑫的合影

被视作速度攀岩界的经典时刻

上图中的美国选手沃森

也是现世界纪录保持者

他和家人多次来中国训练、比赛

常在场外和中国选手聊得火热

还计划要去一个沉浸式训练营苦练中文

而在五月的世界杯巴厘岛分站赛

美国队赛前就约着要和中国队一起合影

但就在快门要按下的一瞬间

法国、日本、西班牙等队伍的队员

也一起拥上来

笑着加入了这张“全家福”

或许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这就是攀登的魅力

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记者:王沁鸥、王梦

上一篇: 磁场很干净的十大表现!磁场决定命运,不要让任何人破坏你的磁场
下一篇: 水果越甜≠糖分越多 如何科学选水果一文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