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收视排名前30、豆瓣评分前10名、网播破百亿,共计43部剧的出品公司中,华策影视及旗下的克顿影视、剧芯文化、剧酷传播、辛迪加影视独占9部,包括《解密》《锦绣未央》《亲爱的翻译官》《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稳坐民营电视剧第一股的位置。从数量上说,华策影视榜单综合数量相当于后三家之和。
北京完美世界影视共计3部剧上榜,包括《咱们相爱吧》《神犬小七2》《麻辣变形计》。
根据2016年A股影视公司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华策影视总营收超15亿,同比增长27%,其中,电视剧和网剧贡献最大,达10.34亿,占总营收67%;完美世界上半年影视剧业务营收2.66亿,增长率为29.08%。
在综合榜单中,占有两部剧名额的出品公司包括,出品《猎人》《老公们的私房钱》的华录百纳,出品《麻雀》《青云志》的欢瑞世纪,出品《小丈夫》《女医明妃传》的新丽传媒,出品《好先生》《小别离》的柠萌影业,以及出品《美丽的秘密》《旋风少女2》的观达影视。
其中,A股上市公司华录百纳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9028万,同比增长37.02%;欢瑞世纪于11月9日借壳星美上市成功,实现了与A股对接;相比之下,新丽传媒上市之路命运多舛,从2012年申请IPO,至今年9月才进入预披露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仅成立两年的柠萌影业和观达影视风头劲健。柠萌影业今年推出的《小别离》《好先生》也取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重认可;观达影视通过出手公司全部股权,成为上市公司思美传媒的全资子公司,今年观达影视出品的《美丽的秘密》《旋风少女2》收视上佳;号称国产剧门面的正午阳光团队,今年出品了《欢乐颂》《如果蜗牛有爱情》,保持了一贯水准。
除此之外,A股涉及电视剧业务的公司中,唐德影视上半年度营业收入2.66亿,同比减少0.96%,2016年该公司出品的《结婚为什么》《天伦》上星播出,成绩不如预期;慈文传媒今年播出的《老九门》《谜砂》数据表现良好,上半年取得31%的营收增长;
北京文化出品的《少帅》《我的岳父会武术》在今年上星播出后,市场反馈良好,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80.35%;新文化传媒出品的《潜伏在黎明之前》《两个女人的战争》在卫视播出,上半年该公司营业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06%;
而老牌电视剧制作机构华谊兄弟上半年利润下滑近四成,今年出品的电视剧《还是夫妻》《五鼠闹东京》等,反响一般。
新三板涉及电视剧业务的公司中,唐人影视和耀客传媒表现良好。唐人影视今年出品了《女医明妃传》《旋风十一人》《青丘狐传说》等剧,上半年实现营收3.66亿元,同比增长791.7%;耀客传媒凭借《幻城》《女不强大天不容》的良好销售,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0.84%。
从制播关系来说,在今年11月北京电视剧“秋推会”上,总局领导提出推动电视剧从制播分离向制播联合的转型。事实上,在近两年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中,不少平台与机构早已开始了行业纵向整合。
2016年播出的电视剧中,《芈月传》《亲爱的翻译官》《好先生》出品机构中包括乐视网,山东卫视参与出品《继父回家》《搭错车》,爱奇艺参与出品《老九门》,尚世影业参与了《致青春》,幸福蓝海参与了《中国式关系》。播出平台从项目初始阶段介入,与制作机构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减少了供求信息损耗,降低了投资风险和交易成本,正在构建一种良性制播关系。
卫视全年9部电视剧网播破百亿
2016年,国产剧整体收视出现下滑。抛开跨年剧《芈月传》不算,截止目前仅有3部剧CSM52城最高收视破2。同时,一线卫视电视剧播出效果差距缩小,收视扁平化明显。
从卫视层面入手,“看电视”对2016年截止到12月10日的CSM52城电视剧平均收视排名、2016国产剧豆瓣评分排名进行了梳理:
2016年CSM52城电视剧平均收视排行榜TOP30(卫视)
(数据截止12月10日,跨年剧只计算2016年度数据)
2016年卫视国产剧豆瓣评分排行TOP10(卫视)
从收视排名可见,湖南卫视在2016年卫视电视剧平均收视前30名中,占据11席,江苏卫视占据6席,东方卫视占据5席、北京卫视占4席,剩下浙江卫视、山东卫视各占2席。
从豆瓣口碑排名来看,2016年电视剧排名前十的卫视中,东方卫视占有7席,北京卫视占有6席,浙江卫视、江苏卫视、辽宁卫视占有2席,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东南卫视各占有1席。
综合收视数据及口碑评价,东方卫视及北京卫视在2016年的电视剧购播中成绩较为突出,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数量较多。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电视剧收视表现良好,而一线卫视中,浙江卫视电视剧编播成绩相对欠佳。
从网络播出量来看,根据Vlinkage数据统计,截止今年12月10日,视频网站历史上共有16部剧网络播放量突破百亿,有9部剧为今年上线播出,比往年所有电视剧之和还要高。
2016年网络播放量破百亿电视剧
(Vlinkage数据,截止到12月10日)
这16部播放量破百亿的剧,全部为电视剧的网络播出,没有网络自制剧,可见,纯网自制剧和电视剧在制作、传播度上的整体量级上还存在差别。而今年这9部播放量过百亿的电视剧,其电视播出平台基本集中在湖南、江苏、东方三家卫视,收视表现同样不差。
《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电视观众约12.8亿,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用户9.09亿,电视、PC、手机端用户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占比逾50%,电视剧复合渠道观众规模约11亿。可以看到,网台联动可以实现有效共振,在传播声量上互为补充。而能否打通多个渠道,在不同终端攻城拔寨,也将成为衡量电视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数据同样表明,视频网站在现象级大剧传播中,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极,一网与一星也完全可以等量齐观。坐拥资本优势的视频网站,在消化大剧成本方面作用已经凸显,因此国产大剧成本及售卖价格,也会逐渐提高,不会降低。
话语权的加重,也带来网台博弈中势能的浮沉,2016年《剑侠传奇》《老九门》等剧尝试的“先网后台”等播出模式,在未来也将成为网台联动中的重要播出形态。
周播:
一线卫视集体试水周播,市场模式尚不成熟
2016年,周播剧市场继续养成。继2011年湖南卫视在国内首次推出周播剧模式,以及2015年东方卫视推出“心跳80分”剧场之后,2016年,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也先后启动周播剧场。
周播剧播出模式在2016年受宠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一剧两星”后卫视购剧成本增大,晚间黄金剧场不得不重新进行差异化的战略布局;其次,周播剧的广告招商可以进行类似季播节目的项目化操作,而非单纯依赖时段广告的模式,较长的播出周期,也可以充分吸附广告价值;另外,经过湖南卫视的多年培养,周播剧模式在国内的认可度在提升,观众基数逐渐增大。
2016年,湖南卫视周播剧场主要由三个板块构成,包括“钻石独播剧场”“青春进行时”以及“超级独播剧场”。播出的剧目主要以古装玄幻类及青春偶像类居多,包括《青云志》《幻城》《青丘狐传说》《相爱穿梭千年2》《旋风少女2》等。
东方卫视周播剧场每周一晚22:00播出,主要以探险、悬疑类为主,今年播出了《老九门》《如果蜗牛有爱情》《新婚公寓》等剧,该剧场还将于12月26日播出《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江苏卫视和北京卫视周播剧场都是从三季度开始播出,纵贯暑期档。江苏卫视播出了《九州天空城》,北京卫视先后推出了《新边城浪子》和《卧虎》。
整体来看,2016年国产周播剧题材类型聚焦玄幻、偶像,目标收视群体以年轻观众为主,很多重点剧目如《青云志》《老九门》《幻城》《九州天空城》都选择了学生群体居多的暑期档播出。
2016年,国内周播剧的另一个特点是与视频网站捆绑联动较为紧密,部分电视剧进行了“先网后台”的模式运营。如《老九门》《青云志》《如果蜗牛有爱情》在网播平台,都采用了“付费会员抢先看”的方式。
暑期档结束后,周播剧收视集体走低,事实上这也反映了国产周播剧的一些瓶颈。目前,观众对国内周播剧最多的诟病是情节强度不够,节奏拖沓,剧集过长,只是将已经制作好的日播剧按照周播模式播放,非专门为周播剧场打造。
另一方面,周播剧国际上通行的制作方式是“边拍边播”,伴随观众口味和收视效果变化随时调整,这种情况在国内现行审核制度下,暂不具备操作可行性。
综合来看,国内周播剧离市场成熟还有距离,中国电视剧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不久前曾说,就目前部分周播剧的播出、收益以及广告商的踊跃情况来看,周播模式气候与接受惯例尚未形成。
类型:
古装剧遇冷,迎合中产趣味成就“现象级”
过去几年,古装剧通常是卫视收视保障。2015年,以《芈月传》《琅琊榜》《花千骨》为代表的古装剧,成为国产剧扛鼎之作。但2016年,古装剧收视下滑严重,在平均收视排名前30中,古装题材仅有5部。
2016年,卫视平台播出的古装剧包括《青云志》《女医明妃传》《幻城》《天天有喜2》《寂寞空庭春欲晚》《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武神赵子龙》《五鼠闹东京》《锦绣未央》等,其中不乏收视不错的剧目,但从品质认可度和话题讨论度等层面来说,离现象级还有一步之遥。
遇冷也是情理之中。2016年的古装剧以IP剧居多,情节套路化较严重,制作略显粗糙,人设平面化,缺少人性纵深开掘,留给观众槽点很多。这说明单纯依赖大IP、高颜值、重投入已经很难以成就古装剧爆款,整体制作的不留短板才是成功的前提。
2016年CSM52电视剧平均收视排行榜TOP30(类型)
(数据截止12月10日,跨年剧只计算2016年度数据)
2016年卫视国产剧豆瓣评分排行TOP10(类型)
综合CSM52城及豆瓣评分数据可见,2016年,真正实现口碑收视双赢,同时广泛引起社会讨论的电视剧,基本均是现实题材,包括《欢乐颂》《小别离》《好先生》《中国式关系》《小丈夫》等,这些剧目除了品相精致外,风格上也与中产趣味较为合拍。
中产趣味代表了社会中产阶层的审美趣味,这个群体有自己较为成熟的世界观和处世规则,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追求,对现实社会痛点也具备反思能力。在电视剧中,中产趣味更多体现对婚姻、情感、职业、社会问题的思考,参与设置社会议题,与迷恋家长里短的市民趣味和快餐化的大众趣味形成区隔。
如《欢乐颂》展示了五位女性的情感困惑和职业困惑,呈现了当代职场生态的真实图景,从更大视野中对新时期女性的成长轨迹、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了观照;《小别离》中呈现的是典型中产家庭的生活烦恼,以孩子留学作为主要线索,深层次展示了人到中年,面临的情感和职业危机;《中国式关系》中,通过对不同年龄阶层、年龄、背景人物的刻画,隐喻了中国式的人情世故。
谍战剧在2016年依旧保持类型强势,包括湖南卫视《解密》《麻雀》,东方卫视《胭脂》,江苏卫视《双刺》等都取得了不俗表现。
今年的谍战剧的明显特征,是用青春偶像化手法进行包装,如《解密》中的陈学冬、《麻雀》中的李易峰以及《胭脂》中的赵丽颖,均是一线艺人。可以说,这种方式是互联网思维之于电视剧创作的体现,自带流量的艺人,既能在网络实现人气收割,也能助力卫视年轻观众回归。但偶像演员演技的孱弱,也引来诸多非议。
主创:
资深导演打造精品,港台导演“承包”古装偶像剧
纵观2016年卫视大剧主创,一个明显特征是,大部分古装类、偶像类电视剧的导演工作,被港台导演承包。
(看电视统计)
从上表可见,2016年电视剧市场中,港台导演的作品占有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湖南卫视,全年近半数的电视剧由港台导演执导。
从类型来看,表中所列除《搭错车》为情感伦理剧外,其他基本都集中于古装、玄幻、偶像类。另外,这些电视剧中IP剧占有相当比例,如《诛仙青云志》《幻城》《微微一笑很倾城》《锦绣未央》等。
从产量上来看,刘俊杰、林玉芬、鞠觉亮、黄灿然、吴锦源等港台籍导演,在2016年至少有两部剧在卫视播出,较为高产。
事实上,港台导演北上拍戏并不新鲜,如导演林玉芬早在1997年就来内地发展,但如此规模化的北上潮却是近两年才发生的。丰厚的回报、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宽松的创作自由度,是港台导演北上拍戏的主要原因。
港台导演的集体北上,反映了两岸三地影视制作行业正在发生的嬗变。他们的加入,促进了国产剧类型化的成熟,尤其在偶像、玄幻等类型创作方面,近两年国产剧进步明显。
内地导演中,2016年有两部剧在卫视播出的导演有安建(《解密》《姐妹兄弟》)、沈严(《中国式关系》《太太万岁》)、袁晓满(《神犬小七2》《麻辣变形计》)、余丁(《潜伏在黎明之前》《两个女人的战争》)。
在平均收视TOP30中,一些连续多年占据高收视榜单的资深导演也再次出现,如郑晓龙《芈月传》、孔笙《欢乐颂》、张黎《少帅》、刘江《咱们结婚吧》、汪俊《小别离》等,他们经验丰富,艺术风格成熟,作品底蕴也较为深厚,2016年为观众奉献了难得的精品之作。
上一篇:【雷达头条】2016传媒行业影视相关上市公司半年财报大起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