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常说的“猴鼠龙三合”,到底是什么讲究?
82 2025-07-03
【小编提示】福利来了,请认真读完!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保留着不少古地名,一个名字即一段典故。那些你觉得“奇怪”的地名也许大有来头。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此地有名》 作者:罗鸿
作者罗鸿在此书中,以历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杭州市所辖三十九个古地名的由来,文字优美,雅俗共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发掘了历史传说中的思想内涵。
欢迎大家品读《此地有名》系列故事,从即日起至连载结束,将对在该栏目评论区的评论进行评奖。每两周针对该阶段发表的故事综合评奖一次,评论质量最佳者有机会获赠《此地有名》作者签名书一本。
评论内容要求在20字以上,我们将参照评论质量精选出3条评论,同时参照该条评论点赞量,取居同期评论点赞量首位者获奖。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评论哦!话不多说,上正文!
元宝街:“和气生财”留古街
元宝街在杭州市上城区中河路以东,牛羊司巷以西,是杭州城罕见的、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青石板路。很多人以为元宝街得名是因为形似:巷内两侧有高墙如元宝的双翼,中间石板路光滑像元宝心。也有人认为元朝时候的省府富藏库在此地,“元宝”因富藏库而得名。
其实,它的名字的来由,与红顶商人胡雪岩有关。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字雪岩,是安徽省徽州人。幼年时候家境贫寒,十二岁那年,父亲病逝,家中更是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为了寻找出路,胡雪岩孤身闯荡到杭州。他先后到过很多家杂货铺或者商行当学徒。每到一家,他总是任劳任怨地做最苦最累的杂活,即使大冷天,常常也忙得满头大汗。他在这些店里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就这样一直干到十九岁。
后来,他被杭州阜康钱庄的于老板收为学徒,他的人生也出现了转机。于老板非常欣赏聪明而踏实的胡雪岩,认为这个勤恳质朴的小伙子日后一定大有作为。他把胡雪岩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毫无保留地教他各种经商的技巧。胡雪岩也虚心学习,不敢有丝毫大意。后来,于老板年老体弱,卧病在床,无法打理店里的事务,就把钱庄全部交给胡雪岩管理。胡雪岩没有辜负于老板,他把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账目一清二楚,没有丝毫疏漏。每天早晚,胡雪岩还要为于老板煎药、喂药、擦洗身体,像亲生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于老板。虽然很辛苦,但他从不抱怨一句,把一切视为分内之事。于老板被深深地打动了,临终前,他毫不犹豫地把阜康钱庄全部托付给胡雪岩。
这个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成为胡雪岩在商海中的第一桶金。他扩大经营,先在周边的城市设立阜康钱庄的分号,后来辐射到全国各地。人们很信任阜康钱庄,愿意把钱存到这里来,有了资金上的困难,也会第一个想到阜康钱庄,甚至,清政府许多官员也来向胡雪岩借债。短短几年里,胡雪岩的名号越来越响亮,人们把他称作“活财神”。
发了大财的胡雪岩已经不满足于旧宅的狭小,他决定修建一处奢华气派的“胡公馆”。他命人找来一位风水先生,希望寻到一块风水宝地,既能让自己住得舒适,又能给子孙后代造福,让子子孙孙都能在其中安居乐业。风水先生拿了丰厚的赏钱,开始在杭州城里寻找宝地。几天后,他告诉胡雪岩,望仙桥以东这块土地是最上乘的宝地,住在这里,平安吉利,财源滚滚,还可以庇荫后世子孙。
胡雪岩一听大喜,立刻叫人买下它,并且按照风水先生的要求来筹备:地基要呈正方形,因为“宝地一方”,大门必须要朝正南方向,因为“朝南享福”,门前必须是大块的青石板铺路,比喻“青云之路,生财有道”。
然而,刚打算动工,负责设计测量的人就来找胡雪岩叫苦。原来,地基根本无法做到正方形,这块“宝地”的西北角住着一户人家,这家人的房子刚好占据了“宝地”一角。胡雪岩大手一挥:“这有何难,你去买下他家房子,多少钱都行。”然而,劝说搬家的人去了一拨又一拨,那户人家就是不愿意搬。胡雪岩不相信还有钱办不了的事情,他疑心手下办事的人不会说话,便亲自登门拜访。他送了很多礼物,也说了很多客气话,然后才转入正题:“这杭州城里,你看上哪处宅子,我就帮你买下哪处宅子,你换一处好房子住,我也可以顺利地修胡公馆,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嘛,为什么不愿意搬呢?”那户人家也很客气,他们的当家人说:“这是祖宗留下的宅基地,虽然庭院小,但毕竟是好几代人住过的地方,我们在此可以追念先人的遗德。倘若卖了,我们就成了不肖子孙。您出再多的钱,我们也不会卖的。”胡雪岩愣住了,他根本没想到礼物送不出去,还碰一鼻子灰,只好恼怒地拂袖而去。
回家后,他越想越生气。管家见此情状,就出了个主意:“老爷不如上衙门告他去,就说他影响我们修宅院。官府里都是和您熟识的人,肯定会替您说话。”胡雪岩觉得不妥当,这个根本不能算作罪名嘛,但他实在太迫切地希望修宅院了,犹豫再三,他还是采纳了这个馊主意。他的一个朋友一直很关注这件事,得知他没有说服对方,又匆忙地要打官司,赶紧马不停蹄地来到胡府。“使不得!切不可告上衙门!”这个朋友还没进屋,就大声喊道。此时,递状纸的人正要出门,胡雪岩连忙把他叫回来。朋友语重心长地说:“胡兄,你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要是为这个事和普通百姓打官司,别人会说你气量小,以强凌弱。你一个做生意的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一旦失了好名声,损失就大了!”胡雪岩一听这话,立刻冷静了很多,特别是“和气生财”这四个字,也是当年于掌柜多次教导他的。他低头思索了半晌,问道:“依你之见,此事应该怎样做才妥当?”朋友说:“我也没办法。我建议,再把风水先生请来,让他出出主意。”胡雪岩眼前一亮:“怎么给忘了,马上去请!”
风水先生也告诉胡雪岩:“和气生财,不能打官司。”他和胡雪岩再次来到望仙桥附近察看地势。后来,风水先生说:“我已经想好了良策,西北处的人家不用搬走,只需要在宝地的东南角放一个大元宝来‘压财’,两头呼应,照样大吉大利。”胡雪岩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他又纳闷地问道:“哪里去找那么大的元宝呢?”风水先生说:“这有何难,把大石头雕刻成元宝的形状就行了!”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可以解决问题!胡雪岩大喜。于是,择吉日破土动工。这天,附近的百姓都来看热闹,他们早已经听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对胡雪岩的气量和胸怀连连称赞。
胡公馆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之中造好了,一切就像风水先生说的那样:大门朝南,青石板铺路,元宝状的大石头倒扣在路的东南角“压财”。人们亲切地称呼这里为“元宝街”。
此后多年里,胡雪岩的生意像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他更加意识到“和气生财”的重要性。
胡雪岩大富大贵之后,却从不忘本。除了开钱庄,还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造成药,免费送给生病而无钱救治的百姓。他因仁慈厚道,还赢得“江南药王”的美名。
一百多年光阴转瞬即逝,望仙桥附近的繁华景象早已是今非昔比。不过,人们感念胡雪岩的仁爱与功德,这条由一百多块青石板砌成的元宝街也一直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胡雪岩追求财富、讲究“和气生财”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本期编辑:游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