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聚财咒

147小编 103 2025-07-31

早年间,柳树屯西头住着个叫王三懒的汉子。三十啷当岁,还打着光棍,守着三间东倒西歪的破草房。他那日子过得呀,比咸菜还寡淡——太阳晒屁股才睁眼,灶台冷得能冰鱼,田里的草长得比苗还高,家里穷得连耗子搬家都绕道走。

这天,屯子里来了位姓周的游方先生,据说能断吉凶,知祸福。王三懒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心里那点指望像火星子似的,“噗”地就冒起来了。他赶紧把周先生请到自家那四面漏风的草屋里,把仅有的半瓢白面烙了张饼,又狠心宰了只不下蛋的老母鸡,炖了锅清汤寡水,毕恭毕敬地招待。

周先生一看王三懒这人,除了懒点,倒没什么大恶,就是那眼神儿,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没点活泛气儿。心里便琢磨开了:这懒病得治,还得让他心甘情愿地治!

吃饱喝足,周先生装模作样地拿出个黄铜罗盘,煞有介事地围着王三懒的破房子转悠起来。转到房后,见那里有片杂草丛生的洼地,再远处就是屯子里人来人往的土路。周先生停下脚步,眉头紧锁,对着洼地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嘴里还“嘶……啧……”地吸着凉气。

王三懒跟在屁股后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搓着手小声问:“先……先生,您瞅出啥毛病来了?是不是这破地方克我?”

周先生猛地转身,一脸凝重:“老弟啊,你这宅基,藏风聚气本是不错,奈何……”他指着那片洼地,“此地有一处‘困财穴’!财神爷走到这儿就陷进去打盹儿了,所以你这日子才越过越没劲,姻缘也迟迟不到!”

王三懒一听,急得直跺脚:“哎呀妈呀!那可咋整?先生您可得救救我!”

周先生捻着稀稀拉拉的几根胡须,沉吟半晌,猛地一拍大腿:“法子倒有一个!就是……怕你吃不了这个苦,没那个恒心呐!”

“有有有!”王三懒把胸脯拍得山响,“只要能翻身娶媳妇,上刀山下油锅我都干!先生您快说!”

“好!”周先生指着洼地,“你这‘困财穴’,得靠‘阳气’来冲!阳气最旺是啥?是人的生气,是勤快的动静!这样,你在房后对着这洼地,起一座石磨!记住,要青石整料打的磨盘,磨眼儿得正对着‘穴眼’!”

王三懒听得一愣一愣的:“起……起石磨?我家也不磨豆腐啊……”

“莫急!”周先生神秘地压低声音,“此磨非为磨粮!乃是一道‘聚财符’!我教你一句咒语,唤作‘勤如流水,财似云来’。从明日起,你每天必须赶在屯子里头一声鸡叫前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推这座石磨!推够整整九九八十一圈!一边推,一边大声念我教你的咒语!记住,一天都不能断,要连续推满三年!让早起下地的乡亲们都能看见你推磨、听见你念咒!他们看得多了,问得多了,这阳气、这勤快劲儿,就能把财神爷从‘困财穴’里喊醒喽!到时候,财源滚滚,媳妇自来!”

周先生顿了顿,眼神变得极其严肃:“王三懒!这可是你唯一翻身的机会!三年里,但凡你偷懒一天,少推一圈,这咒就破了!神仙也救不了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打死也不敢忘!”王三懒脑袋点得像捣蒜,把周先生的话当成了金科玉律。

送走周先生,王三懒不敢有半点马虎。他咬牙掏空家底,又东挪西借,真就打了一座敦敦实实的青石磨,稳稳当当地安在了房后洼地前。从此,柳树屯的清晨就多了一道奇景:

每天,头遍鸡叫刚起,天还墨黑墨黑的,王三懒那破草房后头就准时响起“呼噜噜……呼噜噜……”的推磨声,伴随着他扯着脖子、带着困劲儿却不敢含糊的喊声:“勤如流水——财似云来——!勤如流水——财似云来——!”

起初,早起下地的乡亲们听见动静,都好奇地探头看:

“哟!三懒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起这么早干啥呢?”

“推磨念咒呢!周先生说,推三年,能发财娶媳妇!”王三懒一边喘着粗气推磨,一边大声回答。

“哈哈哈!三懒子想媳妇想疯了吧?”众人哄笑着走开。

王三懒臊得脸通红,可一想到周先生的警告,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继续喊。

日子一天天过去。推着推着,王三懒觉着不对劲了:这每天起个大早,推完磨浑身是汗,再回去睡回笼觉?好像……有点睡不着了。而且,推完磨天也快亮了,看着自家那荒得不成样子的地,他破天荒地扛起了锄头:“闲着也是闲着,顺带手刨两下吧……”

推着推着,他又琢磨:这石磨空转也是转,要是泡点豆子磨成浆,是不是还能换俩钱?说干就干!他真就弄了点豆子试着磨,磨出的豆浆挑到屯里卖,居然真有人买!

后来,他推磨时发现洼地那片杂草滩其实挺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推完磨就开荒!荒地开出来,种上了耐活的杂粮。豆浆卖得好,他就多养了几只鸡,鸡蛋也能卖钱……渐渐地,那“勤如流水——财似云来——”的喊声里,似乎也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底气。

三年时光,就在那石磨“呼噜噜”的转动声中悄然溜走。

这天,周先生云游归来,特意绕到柳树屯。离老远,他差点没认出王三懒的家!那三间破草房早没了影儿,取而代之的是三间亮堂堂的青砖大瓦房!房前围着整齐的篱笆院,院里鸡鸭鹅成群,菜畦绿油油,房后那片洼地也变成了平整的庄稼地,那座青石磨依旧矗立着,磨盘被磨得油光水亮。

王三懒一见周先生,激动得三步并作两步跑出来,身边还跟着个抱着胖娃娃的媳妇!他一把拉住周先生的手,声音都哽咽了:“周先生!您真是活神仙啊!您看,这咒语真灵!乡亲们天天看我推磨念咒,真把我的财运给‘喊’出来啦!房子、地、媳妇、娃……都有了!”

周先生笑眯眯地坐下,接过王三懒媳妇递来的热茶,慢悠悠地问:“三懒啊,跟先生说说,这三年,你是怎么‘喊’来这财运的?”

王三挠挠头,憨厚地笑了:“先生,不瞒您说,开始就是死记您的话,鸡叫就起,推磨念咒,雷打不动。后来吧,推着推着,觉得不能白费力气,就试着磨豆浆卖……再后来,起得早,看地荒着心疼,就顺手拾掇……再再后来,磨豆浆得用豆子,我就自己种豆子养鸡……这日子啊,就像那磨盘,推着推着,就转起来了!钱也攒下了,房子也盖了,隔壁村的老丈人看我勤快肯干,就把闺女许给我了!”

周先生听罢,捋须哈哈大笑:“王三懒啊王三懒!你现在还以为是那咒语和乡亲们‘喊’醒了财神爷吗?”

王三懒一愣:“啊?那……那是啥?”

周先生指着那座磨得发亮的石磨,语重心长地说:“是你自己‘推’醒了你自己啊!财神爷从来不在那洼地里打盹儿,他就在你自己这双手上、这双脚上!你不起早,不推磨,不磨豆浆,不开荒地,不勤勤恳恳流下那些汗珠子,哪来这青砖瓦房?哪来这媳妇娃娃?那咒语,不过是给你个起床的由头;那石磨,不过是治你懒病的药引子!真正聚财的‘符’,是你这三年来一天没断的‘勤快’二字!”

王三懒呆呆地看着自己布满老茧却充满力量的手,再看看身边温顺的妻子和咿呀学语的孩子,又望望满院的生机勃勃,恍然大悟!他扑通一声跪在周先生面前,不是谢他那“聚财咒”,而是谢他点醒了自己这个梦中人!

从此,柳树屯没了“王三懒”,多了个勤快能干的“王三勤”。那座青石磨依旧在,只是不再需要“咒语”催动。每当磨盘转动,那“呼噜噜”的声音,仿佛都在讲述着一个懒汉被一座石磨“推”上勤劳致富路的故事。

上一篇: 民间故事:一个人的财运好不好是什么决定的呢?
下一篇: 《七十年代小村奇闻:兄弟俩的天地之别,风水轮流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