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蕉,遗落在人间的芭蕉扇
109 2025-08-2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李嘉诚给亡妻修栋楼,本意是想留个念想,结果传出来的版本一比一个玄。
什么电梯只上不下,说是“困魂”;楼梯扶手用的是做棺材的木头;整栋楼从天上看像口棺材,有人说半夜厕所还会自己冲水。
这些话听着像是恐怖小说,但偏偏传了十几年,愣是没散。
说到底,庄月明楼是给谁盖的?是庄月明,是李嘉诚的妻子。
她不是普通人,出身豪门,是香港金融界的大姓庄家的后辈,读书在港大,家底厚,教养好。
那时候李嘉诚还在卖塑料花,家里穷得叮当响,靠打工养活弟弟妹妹。
两人是表亲,青梅竹马,从小认识。
按现在话讲,这婚姻门不当户不对。
但庄月明认定了他,还真是一路陪着他拼下来的。
李嘉诚当年从塑料起家,搞塑胶厂,庄月明就帮他算账、管钱,不是挂名,是实打实的参与。
说她是“贤内助”都轻了,是合伙人,是战略顾问,也是他人生最重要的那根定海针。
后来李嘉诚发了,成了华人首富,富可敌国,但他这一生只娶了庄月明一人。
外面多少人给他介绍名媛、社交名流,他都拒了。
他讲那句话:“她在,是太太;她走了,我不想再有别的太太。”听着不煽情,但背后那劲儿,不是演出来的。
1990年,元旦那天,庄月明在家突发心脏病,走得特别突然。
那时候她才五十多岁,人还挺健康,没任何预兆。
李嘉诚当时的状态,谁都看得出是伤透了心。
原本一周七天都在公司转的他,突然停了下来,几个月都不太抛头露面。
葬礼上,他眼泪哗哗地往下掉,不顾别人怎么看。
不久之后,他捐了大笔钱,在庄月明母校——香港大学,盖了栋教学楼,取名“庄月明楼”。
本来说是纪念亡妻的,结果楼一建好,流言就来了。
最先被人盯上的,是电梯。
整栋楼的电梯只往上开,不往下走。
要下楼,只能走楼梯。
有人说这是风水局,叫“封魂阵”,说是让人的魂魄上去之后下不来,永远困在里面。
再一查,这种设计其实以前在老香港的办公楼里挺常见,为的是省电。
电梯只接送上楼,下楼靠走,节能环保还省成本。
但大家不听,非说是“镇魂”。
还有楼梯的扶手,用的是柳州木。
这木头细腻好看,但太滑,手一搭容易打滑。
问题是,这种木头在传统工艺里,的确被用来做棺材,这一下就引来了说法,说是“棺材木镇魂”,听着就瘆人。
再加上整栋楼的造型,从空中拍下来,确实有点像个棺材盖。
楼里还有种玻璃雕花,看起来像道“金钱剑”,说是风水道具,用来斩断财运之外的“杂气”。
这一下,坊间的说法就多了:李嘉诚是信风水的,这栋楼盖的不是纪念,是锁住庄月明的灵魂,为了保住自己家运。
但真要说起来,这些设计都有得解释。
电梯节能,木材耐用,玻璃图案纯属装饰。
可这些解释,抵不过一张嘴的人传人。
尤其楼里晚上人少,灯光暗,有人上厕所听到水声,就传成“鬼冲水”。
十多年过去,真没出过什么事,但这种传闻越说越真。
说白了,李嘉诚盖这栋楼,是情感使然。
他没再婚,也没大张旗鼓地搞什么纪念活动,就悄悄捐了钱,盖了座楼。
这种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懂,但他自己觉得合适。
不过话说回来,李嘉诚这人,后面做的事也引发不少争议。
比如后来那场“港口出售”风波,社会上骂声一片,媒体也不留情。
有人说他曾经的那点情义,也挡不住后来那些操作。
但李嘉诚自己倒不说什么,继续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看报纸,照样去办公室,照样打高尔夫,外头再怎么吵,他不表态。
庄月明楼,今天还在港大,那块牌匾也是李嘉诚亲手题的字。
楼里上课的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听说过传闻,有的根本不知道这楼背后的故事。
电梯还是那样,只上不下,楼梯扶手还是那种木头,玻璃图案也没换。
李嘉诚依旧没再娶,身边还是几个老员工陪着,开会、谈项目。
有人说他老了,也有人说他看得开。
不管怎么看,那座楼还在,牌子也没动过。
参考资料:
《李嘉诚传》,彭浩翔著,中文大学出版社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资料档案(1990-2000)
《南华早报》专题报道:庄月明楼风水传闻与建筑设计解析(2011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