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楼带花园和顶楼带露台的房子哪个好?看完两者对比后,懂了
76 2025-09-12
元帅林,并不是元帅植树造的林,而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为其父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修建的陵寝,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章党镇高丽村,在抚顺东约35公里处,坐落于大伙房水库岸边的高丽营子小山岗上,占地面积12.54万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里只是一座空墓,张作霖最终没有葬到这里,而是葬到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南驿马坊村。
元帅林入口一侧的石狮和石牌坊
元帅林入口的一对石狮
走近元帅林,就可以看到一座石牌坊,路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元帅林坐北朝南,南与铁背山相望,周围山峦叠嶂,风光秀丽。铁背山,史称“界藩山”,是著名的“萨尔浒大战”的古战场,战后努尔哈赤在山上筑有界藩城。
元帅林山门
1931年秋,正当元帅林工程初具规模时,爆发了“九一八事变”,停止了营建。元帅林的工程虽未完全竣工,但建成的部分已相当可观,陵园仿沈阳东陵建筑,有帝王陵寝的风格,又有中西结合的新意,主要由方城、圆城、宝顶三部分组成,陵园绕墙高筑,南面为祭祀区,北部为墓葬区。
元帅林墓室门上方两侧是西方的天使
元帅林在建筑风格上,打破了中国陵寝的建规,既沿袭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点,又有中西合璧之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元帅林冬季风景
元帅林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夏季园城正门前已成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园内苍松翠柏、松涛飒飒、禽鸟声鸣,游人络绎不绝,这里已成为辽宁省著名的文物旅游区。
关东碑林山门
为发扬光大中华书法艺术,发展文旅事业,抚顺市政府在元帅林景区兴建了“关东碑林”。元帅林现为AAA级旅游风景区,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元帅林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帅林山门前的台阶
元帅林山门前的台阶
台阶下方就是大伙坊火库
台阶前曾是翁仲神道,已被水库淹没
元帅林,是给东北王张作霖修的百年风水福地。一百年前,在东北如果提到张作霖这个名字,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张作霖天生北人南相,看老照片天生儒雅,个头不高,相传只有158cm,被称为:张小个子或张老嘎达。但是当时威震四方,如果谁家的孩子哭闹,大人就说:张作霖来了!小孩立马停止哭闹,其威力可想而知!
张作霖
著名史学家金毓黻(金玉甫)先生在《张作霖别传》中这样写道:“雨亭,身短小,目炯炯有光,精悍之色见于眉宇。虽出身武弁,恂雅如一儒生。遇事剖决如流,机警过人,及其怒也,须发毕张,辟易千人,故人畏其威而怀其惠”。
当时的张作霖不仅是称霸一方的东北王,而且在奉军入关后在北京就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当时中华民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帅,却被险恶的日本人给算计了。1928年6月4日,从北京返奉(辽宁)的张作霖,途经沈阳皇姑屯时被炸身亡,历史上称“皇姑屯事件”。
张学良 于凤至
张作霖去世后,其子张学良成立大元帅葬仪筹备处。陵寝选址期间,有风水先生勘定,选中了抚顺东60华里的高丽营子村南的一处向阳的山岗。风水先生说:此地前照铁背山,后坐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是金沙滩,地脉好,是风水宝地,宜作大帅陵寝”。
于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寿夫人(张作霖的五夫人)以及大帅的拜把子弟兄张作相、汤玉麟等人来到这个地方,众人一看,果然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在征得于凤至和寿夫人等人的同意后,张学良定下在此处修建墓园,并派人进行总体设计,定名为“元帅林”。
元帅林山门楼匾额
元帅林山门
元帅林山门
做为陵园,元帅林为何不叫“元帅陵”或“元帅墓”?在古代,墓葬制度也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只有皇帝死后埋葬的地方才能称为“陵”,有身份有钱的死后埋葬地叫“墓”,老百姓死后埋葬的地方只能叫“坟”,只有圣人死后的埋葬地才能称之为“林”,比如孔子的墓地称为孔林,孟子的墓地称为孟林,关羽的墓地称为关林。
在近代,还有袁世凯的墓地,被称为“袁林”。称之为“墓”不能显示身份,叫“陵”又过于牵强,干脆就叫“林”吧!
元帅林墓道入口前的石碑坊
元帅林墓圆丘宝顶
元帅林墓圆丘宝顶
元帅林墓圆丘宝顶
元帅林墓道
元帅林墓道
元帅林棺床
元帅林的建筑形制为中西合璧,土洋结合。山门、牌坊、石刻造型为明清陵寝风格,而坟丘、台阶、围墙等又是西式砖石混凝土的。台阶是随着山势而建,每十步台阶有一个缓台,共有120磴。
陵寝修建前,铁背山下为浑河河道,为通往铁岭、长白山的要道。58年修建大伙房水库后,这里成为了库区。因此,原来陵墓的山门、圆城、隆恩殿等建筑已经被淹没在水库之下。
元帅林翁仲神道
元帅林翁仲神道
元帅林翁仲神道
元帅林中有许多精美的石刻,除了石翁仲,还有石马、骆驼、狮子和影壁石刻,非常精美。这在东北非常少见,一是没有如此精美的汉白玉石料,二是也没有这样的雕工。看造型工艺,都是明代的遗物。
元帅林石翁仲-文臣
元帅林石翁仲-武将
“石翁仲”,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也有人叫“石像生”。“石翁仲”与“石像生”有一定区别,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统称石像生,但只有石雕人物才能称为“石翁仲”。石翁仲又有文臣(持简者)、武将(持剑者)之分。
传说,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无敌,曾驻守临洮(今甘肃岷县),镇服匈奴有功。死后,秦始皇为了纪念他,便铸了阮翁仲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远看见这尊铜像,都畏惧不敢靠近。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铜像、石像通称为“翁仲”。
当代诗人赵华维为元帅林作诗一首:
《秦楼月·元帅林》
秋风瑟,陵园寂寂心悲切。心悲切,漭漭烟水,朦朦山色。
此身何难入空穴,石人石兽泪犹血。泪犹血,家亡国破,凄风残月。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西90华里北小洼村,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奉系军阀首领、陆海军大元帅。绿林出身,民国五年(1916年)起,任奉天督军兼省长等职,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直奉战争中击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民国十七年(1928年)同蒋介石作战失败,从北京返回奉天时,被炸身亡。
李雪健饰演的张作霖
一座元帅林,中西合璧的建造形式,风光秀美,群山环抱,山青水秀。墓主人本是一代枭雄东北王,曾经威名显赫,最终落得一个空冢的结局,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元帅林石翁仲-文臣
文臣(明代) 袍笏肃肃,头戴方冠,凝神静气,温良恭顺,喻意帝王文治昭昭。
元帅林石翁仲-武将
武将(明代) 顶盔贯甲,足着战靴,手执钢鞭,威风凛凛,喻意帝王武功烈烈。
元帅林-石牵马侍
元帅林-石牵马侍
牵马侍(明代) 雄烈战马在古代征伐中,勇立奇功,立石马以示王师之威傲临天下。
元帅林-石骆驼
元帅林-石骆驼
骆驼(明代) 俗称旱海之舟,是帝王远征沙漠时运输工具,喻意武威达于广袤千里。
元帅林-石狮
元帅林-石狮
石狮(明代) 传说兽中只有猛狮能与勇虎搏斗,立雄狮以示震慑护卫之意。
元帅林-石羊
元帅林-石羊
石羊(明代) 羊与阳同音,所谓三羊开泰或三阳开泰,喻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元帅林-石虎
元帅林-石虎
石虎(明代) 古代衙门高悬虎头牌树堂威,以达肃静回避,立石虎象征帝王武威盖于众生。
石望柱(残缺、明代) 统称华表,一般立于神道首尾两端,柱顶有兽,曰“望天吼”属装饰物。
本文作者张凤明
作者/摄影:张凤明
国家风景摄影师
吉林省作家协会 会员
吉林省摄影家协会 会员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会员
中国风景区摄影网高级特约摄影师
拍摄于202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