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古易:三合局里的太阳月亮位置关系

147小编 118 2025-08-06

命理基本上都以时间和空间的划分为依据,而时间和空间是以太阳的回归年周期及朔望月周期为载体的,这就决定了地球上的生命由太阳月亮的周期运动所决定。

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轨道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出没方位和时间反映彼此的位置关系,正是这一周期的体现,黄道吉日命理四柱大六壬勘舆,都是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基础,虽然它们的专业术语不同,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合局里,太阳和月亮的位置关系如下:

申子辰合水局,月亮在子,太阳由辰向申出入。

亥卯未合木局,太阳月亮在卯,由未向亥出入。

寅午戌合火局,月亮在午,太阳由寅向戌出入。

已酉丑合金局,太阳月亮在酉,由丑向巳出入。

以北半球为视点,太阳出没方位与十二地支的关系: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出巽入坤,为子月;太阳,出辰入申,为丑月;太阳,出乙入庚,为寅月;太阳,出卯入酉,为卯月;太阳,出甲入辛,为辰月;太阳,出寅入戌,为巳月;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出艮入乾,为午月;太阳,出寅入戌,为未月;太阳,出甲入辛,为申月;太阳,出卯入酉,为酉月;太阳,出乙入庚,为戌月;太阳,出辰入申,为亥月。

十二地支与先天八卦的关系:子月:坤;丑月、寅月:震;卯月:离;辰月、巳月:兑;午月:乾;未月、申月:巽;酉月:坎;戌月、亥月:艮。

月亮在十二个月里的出没时间也是不同的:

三辰五巳八午升,初十出未十三申。

十五酉时十八戌,二十亥上记其辰。

二十三日子时出,二十六日丑时行。

二十八日寅时出,三十加来卯上轮。

一天的起始时间是子时,始于夜半23时到次日1时,以此类推,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译文:

初三日,月亮辰时(7—9时)升;初五日,月亮巳时(9—11时)升;初八日,月亮午时(11—13时)升;初十日,月亮出现在未时(13—15时);十三日,月亮申时(15—17时)升。

十五日,月亮酉时(17—19时)升;十八日,月亮戌时(19—21时)升;二十日的(升空)时辰是亥时(21—23时)。

二十三日,月亮子时(夜半23—次日1时)升起;二十六日,月亮丑时(1—3时)运行。

二十八日,月亮寅时(3—5时)出没;三十日(及过后),从卯时(5—7时)重新开始轮转。

实际上,太阳(一日)升落的周期与月亮运行周期不一致,导致出现一定的时间差——每天迟升约50分钟,一个月一轮回(50×29.5=1475分≈1天)。

《春秋古法读易经》、《春秋古法读焦氏易林》(暂订名)两书,由著名出版社投资今年出版。

上一篇: 从古天文学的角度解读地支三合局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篇: 风水:理气派相关术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