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6不装,装了泪汪汪”,过来人的经验,装修尽量别踩坑!
68 2025-08-23
步入腊月,街头呈现出堆积如山的年货,人们更能感受到年丰岁稔的欢乐气氛。除了准备敬神祭祖的各种供品外,还要张罗自己半个正月里的“大鱼大肉”,以此款待亲友或家人享用。
新年新寓意,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有着诸多的讲究,稍不留神就会沾惹上不吉利的因素。
有些人并不当回事,认为自己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不需要讲究这些封建糟粕文化。但话说回来,传统节日不就是过传统味儿吗?不讲究这些习俗禁忌,这些节日又有什么意义?
笔者在这里提到诸位经常容易犯的错误——除夕之后杀鸡,这是绝不能犯的大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除夕,为何要以此作为时间节点?
“下箸频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和合家欢”,在沉甸甸的年里,除夕代表着月穷岁尽,象征着人们对神明、祖先以及万物的感激。
看似喜人,但在封建时代它却有着另一层含义。缺乏科学依据的年代,这种感激全部变成了香火、肴馔以及人们虔敬的目光和谨慎的言行,因为他们对鬼神有着一种敬意。
除夕是一年之终,又是一年之始,一方面要告别过去,另一方面还要迎接未来,这种情况下便产生了诸多的习俗禁忌,必须除夕之后莫动鸡。
最初看到这一说法的时候并不意外,因为很早就听说过“年初一,不杀鸡”的短句。
新年新气象,这还没怎么,就开始了杀生?风水学中必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古时候更是将其视为刀灾、兵灾、血灾等祸患。如果是你,你愿意沾惹这种不吉利的因素吗?
其实这里我们说得有点局限,除夕之后什么动物都不允许杀。
很多人认为,那如果想吃了怎么办?这可得问你自己了。
从腊月开始到除夕结束,全部都是置办年货的时间,这都不够自己准备?现在新年刚开始,还在这哭诉委屈,这只能怪自己了。实在想吃得不行,那就用来年的好运去“置换”。
再者,诸位不妨留意这样一个细节,除夕之后是没有杀鸡需要的。
笔者在前面曾写过一篇关于正月的饮食讲究,鸡鸭鱼肉、年糕、饺子、油炸食品、屠苏酒、香肠、挂面等等,全部都排得满满当当,根本都没有机会让你吃鸡,你又怎么会杀鸡?
有了这两者,“年初一,不杀鸡”的习俗人们也不难理解。
除此之外,笔者倒认为这种说法是时代发展之必然。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在信奉之时仍避免不了一点,那就是风水学,这块咱们以“谐音文化”为例。
杀鸡必然会流血,除了我们前面所说到的血光之灾外,还有“削”的说法。人被“削弱”了,那就代表着破财。别人都在这图大吉大利,你却在这图人生衰败,实在忍不住想夸你两句。
再比如“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杀鸡”即“除去吉祥”,你真愿意成为晦气的眷顾者?
当然,人们还有“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这涵盖了多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人与动物之间。家畜也好,野生动物也罢,一旦被人捕获,最先想到的就是“放生”。
平时就这样讲究,过年时更应该注意。你不仅不放生,反而选择杀生,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方式,实在让人有些不解。
在笔者看来,这些习俗讲究有些封建迷信,但诸位决定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图得吉利更像是一种精神动力的支持,来年的生活也会越来越有干劲,何乐而不为?
我是大眼,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