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头像|风水头像:福禄双至,福瑞聚财、财如流水,蒸蒸日上
149 2025-09-12
在中国传统文化范畴内,“入土为安”的理念备受尊崇。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葬先人,在风水学,这一行为被定义为“寻龙点穴”。
所谓“寻龙点穴”,需先探寻到一处吉祥之地,随后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精准无误的测算,于该区域内找出生气最为旺盛、适宜修筑坟墓与建造住宅的具体点位。“点穴”这一操作,是依托龙脉的地层结构,在龙脉之中探寻蕴藏脉气能量的地层,进而沿着该地层寻觅脉气能量最为集中且便于人们高效利用(接收)的位置。通常而言,吉祥之地呈现为一片区域,而“穴”则是这片区域里最为吉祥的特定点。风水学观点认为,生气正是从这个点自地下蓬勃升腾而出。“点穴”意味着在全面综合考量山水的态势之后,精准地定位山环水抱区域中“龙”“砂”“水”等景观意象达到至善至美境界的那个点。当人们置身于这个点时,能够获得最为丰富的心理体验。
然而,中国有一句古训流传至今:“寻龙容易点穴难。”正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在实际操作中,需先审慎审视龙脉明堂,而后才能确定穴位。稍有偏差,便会导致结果谬以千里。黄妙应在其所著的《博山篇》中提及:“穴有高、低、大、小、瘦、肥等不同形态,其规制需恰当适宜。地势高者宜避开风口,地势低者宜避开积水,面积大者宜进行宽阔的规划建设,面积小者宜采用狭窄的布局设计,地势瘦者宜向下挖掘,地势肥者宜向上堆筑。阴阳相互权衡,精妙之处全在于人的心思。”
在寻觅“穴”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种辅助性的方法——相土石,也就是通过考察土质的优劣来判断该地点生气的旺盛与衰弱程度。当“穴”被准确确定之后,它将成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例如城镇主街道的十字交叉处、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厅、宅舍的中堂等。
风水家认为,“真龙穴”数量颇为众多,但不同的“真龙穴”所蕴含的能量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千里来龙且龙脉未断的“真龙穴”,其能量远远超过十里来龙且龙脉未断的“真龙穴”。“真龙穴”的能量越大,所能带来的富贵程度便越高。不过,无论如何,只要是“真龙穴”,至少能够确保宅主达到县团级的富贵水平。
穴场,指的是穴位的外围区域。穴位如同核心,而穴场则类似保护层,恰似皮肉对内核的守护。穴位面积最大不超过两平方米,与之相比,穴场的范围则广阔得多。构成穴场,需满足以下条件:
其一,来龙应当生动且活泼。龙行灵动,方能彰显生气充盈、生机勃发之态。
其二,需呈现峰腰鹤膝之象。此为束气之处,犹如经络的枢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峰腰鹤膝能够使龙气得以凝聚,流转顺畅。
其三,穴星应达到完美秀丽的状态。穴星的形态关乎气场的优劣,唯有秀丽完美的穴星,才能够汇聚祥瑞之气。
其四,确定穴场时,务必选择有龙气的地方,这是极为关键的环节。若龙气不至,即便景色绝美,也不过是徒具其表的虚假之“穴”。诚如古人所言:“穴下若无真气脉,面前空有万重山。”龙气是穴位的根本所在,若无龙气,穴位便缺乏生气,难以实现藏风聚气的效果。
其五,站在穴星的顶端,极目远眺,四周的景象应如同固若金汤的城堡一般,层层护卫,关键环节众多,能够藏风聚气,坚不可摧。古人将这种景象称作“回应”。初落山祖,近山前来朝拱,局势应当开阔;腰落之处的余枝,可形成城郭之象,吉气在此汇聚;分落后龙,擘脉而去,贯穿之处也有可取之处;脉落曲折,皆是龙行的迹象,气势豪迈雄浑。初落穴的后方,群山环抱穴位;未落之处位于穴位前方(龙虎砂之外);分落之处位于穴位左右;靠近祖山落脉的山,环抱穴位;腰落之处环抱于末落之处的外围。同时,还需认清四势:一是要详细观察前后情况,谨防出现空旷之处导致吹胸劫背的情况;二是要仔细审视左右状况,切忌出现凹缺之处造成割耳射肓的现象。
站在穴星顶上环顾四周,前方应平整开阔,呈锅钳状,有九曲水或玉带水蜿蜒流过,或者存在聚水之处。并且有龙虎砂在左右护卫,有斜坡从穴星一直延伸至水边附近。穴位适宜选择在这一斜线上,但一般不可选在顶部。